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说课技巧及内容要求

幼儿园说课技巧及内容要求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就此问题,引领大家学习幼儿园说课的内容和要求。从广义的角度看,幼儿园“说课”可以指向说各类教育活动,如说集体教学活动,说游戏活动,说区角活动,说主题活动等。确切地说,幼儿园说课应称为“说教学活动”,以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二)幼儿园说课内容幼儿园说课从中小学发展而来,借鉴了中小学说课的模式。幼儿园说课大体有两种模式。

幼儿园说课技巧及内容要求

问题情境

说课最初产生于小学,后发展到幼儿园。在一次招聘幼儿教师的说课中,有的教师报完说课题目后,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名称。很显然,这是参考了中小学的说课要求。幼儿园和中小学说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幼儿园说课中的“课”指的是什么活动形式?本节就此问题,引领大家学习幼儿园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二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按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按活动的地点分为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按活动的性质分为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教育活动包含教学活动。

二、幼儿园说课的内涵

幼儿园说课的内涵包括幼儿园说课的广义与狭义界定。

从广义的角度看,幼儿园“说课”可以指向说各类教育活动,如说集体教学活动,说游戏活动,说区角活动,说主题活动等。

从狭义的角度看,幼儿园“说课”特指说集体教学活动。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全体幼儿参与的活动。它以“游戏”情境和方法为手段,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有效达成教师预设的目标为目的。

幼儿园把“课”称为教学活动,以体现幼儿学习的特点。确切地说,幼儿园说课应称为“说教学活动”,以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但在教育实践中,沿袭了中小学“说课”这一称谓。用“说课”来阐述幼儿园教学的相关问题比较符合大家的习惯。另外,本书从狭义的角度来阐述幼儿园的“说课”,不涉及说幼儿园其他类型的活动。因此,把幼儿园说课内涵界定为:幼儿园“说课”指幼儿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向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用口头语言和相关辅助手段阐述对某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三、幼儿园说课的内容

(一)说课内容

说课内容是关于说什么的问题。原则上说,凡是教师在教学前所做准备及教学实施中的一切要素都可以进入到说课内容中。中小学说课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说课内容要素,形成了说课的基本模式,如“四说”和“六说”模式。“四说”模式是把说课内容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部分,这是说课最基本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抓住了教学中的基本要素。教材是载体,教法与学法是手段,教学程序是框架。“六说”模式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除此之外,在中小学说课中,作业的布置、课时的安排等因素也被关注。

(二)幼儿园说课内容

幼儿园说课从中小学发展而来,借鉴了中小学说课的模式。幼儿园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教学内容不像中小学必须来自于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第二,幼儿的学习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幼儿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材料准备尤为重要。第三,幼儿园教学设计中,有活动延伸这一项,要求教师将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延伸到其他活动中。

幼儿园说课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同中小学的“四说”模式,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部分。还有一种是按照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内容所说的模式,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最后,说活动延伸。下面结合案例对这两种模式予以说明。

案例1

中班科学活动 “小蜗牛”说课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来自于我园园本教材科学领域(中班上期)。幼儿天生对小动物有一种喜爱之情,当他们发现地上的蚂蚁、墙角的蜘蛛、树上的蜗牛,往往就会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因此,蜗牛作为幼儿观察的对象,幼儿会很感兴趣。教材中是一个关于蜗牛的系列活动。本次教学是蜗牛主题中的一个教学活动,主要让幼儿观察蜗牛。

2.学情分析

关于蜗牛,我班幼儿已有一些知识经验。如他们知道蜗牛身上有壳,会慢慢爬行。他们对小蜗牛充满了好奇,蜗牛有眼睛吗?蜗牛有嘴巴吗?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中班幼儿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有所提高,但观察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蜗牛的实际接触,让他们在观察中获得更多的关于蜗牛的经验和信息,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目标定位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即通过教育,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在此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及幼儿的认知能力,制定的教学活动目标是:(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2)能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伴交流。(3)体验观察小动物的乐趣。上述目标把对幼儿科学认知、科学方法、科学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落实在本次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是: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观察蜗牛的爬行。因为现场观察时不一定能看到蜗牛爬行的情况,而且蜗牛爬行时贴着桌面,幼儿无法看到其腹部。我通过播放蜗牛爬行录像及提供给幼儿透明塑料板来解决这一难点。

4.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要有助于达成活动目标,我作了以下准备:(1)经验准备。前期组织幼儿进行了捉蜗牛活动,幼儿对蜗牛生活的环境有所了解。(2)材料准备。2人1只蜗牛。1张蜗牛图片、蜗牛录像资料;每桌几块白色透明塑料板、一个鞋盒、干沙和湿土若干。多种直观材料为幼儿的观察提供了条件,2人1只蜗牛既能满足幼儿观察需要,也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交流。

二、说教法

直观教学法。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录像等,支持幼儿的观察活动,使幼儿获得对蜗牛的直接认知。此外,采用演示法来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幼儿科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探究,要让幼儿历经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中,运用以下学法。

1.观察法。活动中让幼儿充分观察蜗牛,先自由观察,然后再重点观察,使幼儿获得丰富而全面的信息。

2.操作法。通过让幼儿给蜗牛造家的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呈现蜗牛,导入活动;观察蜗牛,获取认识;动手操作,给蜗牛造家。

1.呈现蜗牛,导入活动

教学开始,我说:“小朋友们,前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捉了一只小蜗牛,现在就请出蜗牛朋友,来看一看它长得什么样子。”以简洁明了的话语直接将幼儿带到观察蜗牛的活动中,目的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探究。

2.观察蜗牛,获取认识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观察,使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在此,我设计了两次观察。第一次是让幼儿自由观察,目的是给幼儿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来获取信息。教师则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观察时间,并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和幼儿一起观察,注意倾听幼儿的一言一语并给予幼儿恰当引导。之后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与同伴、教师分享自己的认识。第二次观察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观察。目的是使幼儿观察得更深入、细致。我针对幼儿观察有遗漏的地方提出一些问题,如:“蜗牛背上的壳是什么样的?”“壳上有什么?”“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蜗牛是怎样走路的?”观察蜗牛的爬行是难点。我利用透明塑料板,让幼儿把蜗牛放在上面,竖起板子从后面观察蜗牛的腹部及爬行。此外,再通过播放蜗牛爬行的录像帮助幼儿获得认识,来突破难点。

(2)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这一教学步骤,我先通过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经验。请小朋友想一想在哪儿捉住了蜗牛并说一说。然后,让幼儿进行“给蜗牛造家”的活动。具体做法是请每组幼儿把鞋盒两边装上湿土、干沙。把蜗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就会更深入地认识到蜗牛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同时也培养了幼儿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上述环节的活动,达成目标,解决了重点。

请幼儿把鞋盒放在自然角中,提出问题:“你们猜一猜明天蜗牛会在干沙边,还是湿土边。”活动自然结束。

我设计的延伸活动是:第二天组织幼儿观察蜗牛是在干沙处,还是在湿土处。并将蜗牛养在自然角,开展探索蜗牛食性的后续活动。

评析

上述说课采用了“四说”模式,即(1)说“教材”。包括内容出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准备。(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程序设计。最后是幼儿园教学特有的说活动延伸。幼儿园都有选用教材,如《渗透式领域课程》《建构式课程》等,有的幼儿园用的是自编教材。幼儿园教材中包括各年龄班教育内容及教案,教师备课时对教材中的教学方案进行分析。因此,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可以放在说教材中,教学准备也是教材的一部分,也可以放在说教材部分。说课中,要分析幼儿的学情,学情分析放在说教材部分是可行的,因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制定都需要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也有人提出“说学情”应放在说教法与学法后、说教学过程设计前,这也合理。通过分析学情,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案例2

大班科学活动 “声音从哪里来”说课

一、说教学内容

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是让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即感知振动产生声音。关于声音,大班幼儿已具有很多知识经验,而且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不满足于知道“是什么”,想知道“为什么”“怎么来的”。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虽然比较抽象,但大班幼儿能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隐蔽的因果关系,动手能力强。因此,教学内容对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加深、拓展幼儿的经验。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根据总目标的要求、通过分析大班幼儿认知特点及教学内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感知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初步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与发现并与同伴交流。

3.积极参与探索声音的活动。

上述目标兼顾了科学情感与态度、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经验三方面。(www.xing528.com)

教学重点:感知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初步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振动产生声音是难点。因为对物体用力了,物体会振动,振动产生声音,理解这种间接的因果关系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定为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纲要》中科学领域教育内容与要求提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围绕活动目标,准备了以下操作材料:

(1)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铛、铃鼓、沙锤、口琴等各种小乐器(每组一套)。

(2)纸片、米粒若干。

(3)乐音、噪音及各种声音资料。小乐器是典型的感知声音材料,发出声音时振动现象明显,有助于幼儿观察。提供的乐器种类丰富,数量多,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需求。

四、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好玩的小乐器,让幼儿感知声音。设计“跳舞的米粒”“震动的三角铁”的小实验。通过启发性提问将幼儿的探索引向深入。

2.说学法

在教学中以幼儿为活动主体。通过让幼儿玩乐器来感知声音,做实验来观察振动现象,在表达交流中获取认识。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以下教学流程:猜声音,导入活动;玩乐器,发现声音;做实验,感知振动现象;分享交流,了解声音产生原因;区分乐音和噪音。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课堂。

1.环节一:游戏《猜声音》

以《猜声音》的游戏导入活动。播放声音请幼儿听辨。幼儿猜出各种声音后,我则引入课题:“小朋友,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乐器,小朋友玩一玩,让它们也发出声音。”导入紧扣活动内容,有效激发了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环节二:玩乐器,发现声音

请幼儿自由玩鼓、铃铛等乐器。这一环节分为两个教学步骤。

步骤1:幼儿玩乐器,让乐器发出声音。幼儿在玩乐器的过程中发现敲、摇、碰、晃、吹能让乐器发出声音。之后,提出问题使幼儿思考并交流:“小朋友们,怎样使这些乐器发出声音?”这一教学步骤的目的是使幼儿知道只有对物体用力了,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步骤2:提问,将幼儿的探索引向深入。问小朋友:“吹口琴时,嘴有什么感觉?”“敲打三角铁时,握三角铁的手有什么感觉?”使幼儿从关注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发展到关注乐器发出声音时的振动现象。为下一环节幼儿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做好经验准备。

3.环节三:做实验,感知振动产生声音现象

发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是教学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抽象概念转化成幼儿可以感知到的现象。请幼儿分别做两个实验:一个是会跳的米粒。将适量米粒放在鼓面上,请幼儿拍打鼓面并观察鼓面上的米粒有什么变化?教师提问:“为什么米粒会跳动?”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再请幼儿把手放在鼓面体验敲鼓时手的振动感觉。另一个实验是让幼儿用手轻触敲打后的三角铁,幼儿用触觉感知振动现象。通过实验,幼儿获得了振动产生声音的感性认识,突破了教学难点。

4.环节四:区分乐音及噪音

《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提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结合本次活动内容我设计了这个环节。播放优美的乐曲和刺耳的噪音。让幼儿听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叫乐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噪音会破坏听力。因势利导教育幼儿在生活中用轻的、好听的声音说话和唱歌,不要大声喊叫,避免产生噪音。这个环节既紧扣活动内容,拓展了幼儿关于声音的知识经验,又自然渗透了环保教育。

六、说教学延伸

本次活动结束了,但幼儿对声音的探索兴趣仍然浓郁。我设计的延伸活动是:寻找声音。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各种各样的声音,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声音探索的兴趣。

评析

上述说课是按照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的思路说的,所说内容和教案内容基本一致,因此,在幼儿园说课中比较常见。上述说课,对幼儿的学情分析没有单独列出来,而是放在说教学内容中加以阐述。加上说活动延伸一共有六个部分内容。也可以称为“六说”模式。在文字表述上,也可以和幼儿园教案一致,如“说教学目标”称为“说活动目标”,“说教学准备”称为“说活动准备”,说“教学过程”称为“说活动过程”等。

四、幼儿园说课的变式

说课有一定的模式可以参照,但并非要千篇一律,如八股文一样走向僵化,失去活力。在说课实践中,教师应把握住说课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通,使说课具有特色和个性。现列举几种做法。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说课过程。说课时,也可以把教育理念单独列出来说。

案例3

说设计理念 大班绘画活动“奔跑的马”说课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如何看待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与幼儿表达表现的关系,对此看法各不相同。我认为绘画更应该以发挥幼儿的艺术天性和创造力为主。对幼儿而言,喜欢绘画、愿意绘画和绘画表现的过程比绘画结果更重要。本次活动,我尝试改变以往国画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教师示范,幼儿临摹”的做法,尽力让幼儿摆脱教师示范画的束缚,大胆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奔跑的马”的说课者开篇先说教学设计理念。说课者鲜明地亮出自己设计幼儿绘画教学的指导思想:要发挥幼儿的艺术天性和创造力。给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定下了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说“教学特色”

说课时还可以说“教学特色”。其目的是促使教师梳理、提炼自己设计的活动在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过程设计等方面有无亮点,“亮点”是什么,凸显教师的教学特色。说教学特色,会对整个说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案例4

说教学特色 大班艺术欣赏活动“皮影戏”说课

本次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我选择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皮影戏。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了皮影戏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欣赏到其中蕴含的知识、品性等文化内涵,陶冶了幼儿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吸引幼儿从小就关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这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价值。

上述案例是某教师在说课最后所陈述的教学特色。她抓住教学内容有特色这一点加以阐述,将其上升到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为其说课增色不少。说教学特色一般放在说课最后,说的时候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否则,也就不成为特色了。

(三)说“设计思路”

说课开始,教师把如何依据目标选内容,对内容的分析,对幼儿学情分析综合在一起,总称为说“设计思路”。

案例5

说设计思路 大班健康活动“心情播报”说课

《纲要》中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幼儿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明显外露。当一些情绪得不到满足时,经常大哭大闹,不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不知道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大班幼儿情绪情感进一步发展,情感丰富,对人的情绪“喜、怒、哀、乐、悲”等都有所认识。根据《纲要》精神和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借助轻松有趣的电视节目式播报,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情,使幼儿了解不同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提高幼儿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上述案例以说“设计思路”作为说课开篇。设计思路中主要阐述了教师对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对幼儿相关能力的分析,阐述了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体现了教师对本次教学的总体考虑。这种开篇说设计思路的说法,在幼儿教师说课中也可以见到。

说课有基本模式可以遵循,目的是使教师把握说课内容。但说课又不应该遵循固定模式。说课者的教学观念、教改意识,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上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这是说课的灵魂。因此,无论选用什么说课模式,只要说出水平,说出自己的独到之处,就是好的说课。

思考与练习

1.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说课的?

2.幼儿园说课常用模式有哪两种?

3.搜集一篇幼儿园说课稿,阅读并分析其说课内容。

4.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说课意义的认识。

一位教师的说课体会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说课比赛。开始准备的时候,我认为说课无非是说出教学设计,然后再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自己已经从教十年,说一节课还是很容易的。然而随着准备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说课”并非如我原先所想的那样简单。上课时,我往往凭经验和直觉来实施教学,说课却需要思考“为什么”。撰写说课稿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向自己发问,如:“为什么采用这个导入形式?这样导入预期会产生什么效果?教学环节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有时甚至是痛苦,因为必须从理论上给出解释,当解释不了“为什么”时,说课稿就写不下去。我再次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照理论研究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答案。例如,以前上课时,我并未觉察到隐藏于头脑中的教育观念是如何影响教学设计的,说课促使我把它提炼并阐述出来,当我从理论层面审视教学时,感觉自己对教学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越,驾驭教学的能力显著提高。这次说课是我教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促使我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