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后进学生,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关注后进学生,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诉说,他们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但对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而言,失败是失败之母。不正当地交友,因而染上社会恶习,是一些孩子成为“后进学生”的重要原因。体质较弱或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以致成为“后进学生”。

关注后进学生,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后进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方面的原因

①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是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在百依百顺的“温柔”中习惯于“朕即真理”;要么是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棍棒也疏远了感情,养成了懒惰也养成了散漫。

②家长行为不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已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为数不少的“第一任老师”却不知不觉地以自身并不美好的言行影响着孩子。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生活平庸、言谈粗俗、热衷赌博、沉迷色情,如此等等都是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③家庭离异: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中的“后进学生”。

2.学校方面的原因

①教师的歧视。这是我在一次对“后进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惊人”发现。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诉说,他们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所为,但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

②教学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上的“一刀切”。“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学优良传统,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习惯于让所有学生“齐步走”,必然出现并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生”。

③多次尝试失败。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对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而言,失败是失败之母。面对他们的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帮助,以致使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学得不错的学生,成了教师眼中的“瘟猪子”!

3.个人方面的原因

①街头结交。不正当地交友,因而染上社会恶习,是一些孩子成为“后进学生”的重要原因。

②身体状况。体质较弱或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以致成为“后进学生”。

③智力状况。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落后的原因。

以上只是粗略地将“后进学生”的成因作了个大致的划分。我认为,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者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占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后进学生”时,却应该也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

班主任工作而言,我们在转化“后进学生”时,必须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根据我多年工作的体会,转化“后进学生”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学生”们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后进学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看”。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www.xing528.com)

第二,唤起向上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学生”同样适用。每当我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

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每当读到或听到关于某一位班主任如何如何长期无微不至关心或苦口婆心帮助某一“后进学生”的经验时,我总是纳闷:怎么帮助“后进学生”成了教师一人的孤军奋战呢?集体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事实上,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学生”的转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第四,讲究有效方法。我这里没有说“科学方法”而说“有效方法”,当然不是不讲“科学”,而是更强调“有效”。“有效”的方法往往包含有“科学”的因素,但有时“科学”未必“有效”(比如: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具体针对性等等);另外,这里的“有效”,还包含有“艺术”的意思(让我们的方法更新颖而使学生易于接受)。总之,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

在我与“后进学生”长期磨合的过程中,我采用过的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有:

1.写“家校联系本”。让“后进学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学生”的当天表现(纪律、作业、进步、问题等)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后进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

2.填“报喜单”。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便印制好一沓“学生进步报喜单”,然后在每周末发给本周进步明显的“后进学生”,让他们带回去向家长报喜。

3.游玩。我常常利用节假日,邀约班上的“后进学生”和他们的“帮助人”一起去公园或野外游玩,有时我还把这样的活动当作对进步学生的奖励。当学生忘记了我是他们的老师而和我“摸爬滚打”时,我的教育已成功了一半。

4.集体评议。不定期由全班学生评选“最近表现最差的同学”,再让班长当场公开结果,并对有关同学提出批评和希望;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在班上评选“最近进步最大的同学”,仍由班长当场公布结果,并对进步大的同学发奖或“报喜单”。根据我的体会,这样前后两次评选活动的当选者往往是同样的学生。

5.写“每日九问”。引导“后进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6.写《灵魂的搏斗》。引导“后进学生”自己战胜自己并体验其中的乐趣。我常常在某一“后进学生”做了一件他以前不容易做到的事之后,请他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然后在班上朗读,以激励更多的学生。

7.安排当干部。为了让“后进学生”也有体现自己尊严和才能的机会,我有时鼓动班上同学选他们当班干部,或者给他们安排一个“助理”“干事”之类的“职务”。他们一旦有较好的工作成绩,及时让全班同学给他们以褒扬和鼓励。

8.对手竞赛。让每一个“后进学生”都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展开比赛,并定期让全班评比。

9.学生作文表扬。经常向全班学生布置写《同学进步大》的作文,后在班上大张旗鼓地朗读或张贴这样的作文,以形成一个催人向上的集体舆论氛围。

10.推荐好书。有针对性地给有关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并定期和他们一起讨论阅读体会,以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活。

下面,我想以我和一位名叫张超威的高一“后进生”打交道的经历,来展示一下我转变“后进学生”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