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继续给大家讲“爱,你准备好了吗”。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李老师讲到什么地方了?
(学生说:“讲到‘且听下回分解’。”)
分解什么?我昨天讲到男女同学之间怎么相处?
(学生答:“亲密有间。”)
答得非常好,“亲密有间”。(板书)如果是“亲密无间”,无非这么几种情况,要么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如果亲密无间会造成同学的误解,也不符合自己的角色身份。“有间”,就是要有一定的距离、分寸。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有时候你可能没有任何意思,但是由于你说话动作不注意,可能给对方造成误解,甚至让他失眠了。(学生笑)怎么做到“亲密有间”?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等距交往。在一个班当中,我做为一个男同学,我对所有女同学一视同仁,女同学也一样,而不是过分与某一个异性同学接触。有同学说了,是不是说,我们要按学号轮流,今天和这一个异性同学说话,明天和那一个异性同学说话?(学生笑)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则,我是说,平时尽可能跟某一个异性同学平等交往。我女儿读初二的时候给班上数学不好的同学补课。我跟她讲,你给同学补课当然好,但是要“博爱”,要给尽可能多的同学补,假如你只给某一个同学补,其他同学难免有误解。当然,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与某个同学接触得相对多一些,也是正常的。
第二,坦然交往。本来你心中无鬼,但就是因为某种原因,与别人说话扭扭捏捏,就会给别人想像的空间。落落大方最好。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女学生,她性格非常大方,当时有一个组的同学非常调皮,但对她非常服。我有一次跟男同学聊天,为什么你对她就服气?他们说,她对我们很好。后来过去许多年了,都毕业了。这些男生来见我,聊天时,我问,你们当时有没有哪个男同学有什么非分之想。他们说,李老师,不可能,她平时跟我们谈话很坦然很大方,跟大人似的,你不可能这么去想。男同学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有些男同学说话不注意,容易引起误解。
第三,公开交往。如果有一天,你对某一个女同学很神秘地说,今晚锦江大桥下河边第三棵柳树下见。(学生大笑)可能你去了以后也没有说什么,无非就是问这道数学题怎么做。(学生又笑)我是说本来没有什么,但你偏要做出很神秘的样子,还发暗号:“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土豆土豆,我是地瓜!”(学生爆笑)这像话吗?当然我这只是开个玩笑。我是说大家必须公开交往,可能你没有这么去想,但是客观上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因此,我主张男女同学公开交往。(www.xing528.com)
我认为,做到这三点,完全可以正常交往。原来在我带的班里,暑假除了郊游外,鼓励相互串门。我认为,有了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在我们这个阶段我们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男女之间有和对方交往的欲望,这是非常正常的。过去有一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央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还男女搭配呢!如果两位都是男的,那不是主持人,是在说相声。(学生笑)咱们分班为什么有男有女,这也是符合心理学的。开学的时候大家坐得随意,我做了点调整,让男女混合坐,也是这个原因。
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和异性交往的时候,你可能没有什么想法,但要有分寸。为什么那次中秋晚会上,有的男同学也想和王老师拥抱?这些男同学没恶意,但这和我们的身份不相符。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民族习惯的问题。说起这个问题,我还可以讲一个故事。一九九八年我去北京开一个关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次见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当时我做了一个发言,我谈了我十几年如何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当时很多与会者都很感动,有一位山西的校长含泪说,太感动了。这是中国式的表达。但也是在当时,苏霍姆林斯基中学的女校长,一位乌克兰女士激动地一下子抱住了我,并且吻了我一下,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结果让我很是难堪。(学生爆笑)其实别人是很自然的,欧洲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这样奔放。这里面就涉及表达感情时不同民族习惯的差异。我不习惯于这种方式,也就忽略了这种细节。因此尤其在对待异性上,中西不同。
下面又有一个问题,有人向我们表示好感怎么办?昨天我举了我女儿的例子。实际上,如果我们同学处理得比较好,别人不会对你这样表示。我昨天说了,我女儿绝对不会这样,平时你的谈吐已经告诉别人你是怎么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般还是主张,如果别人递条子,一定要尊重,但态度要明确,我刚才说了,我女儿写了一封信,找他谈,公开表明态度。我在《爱心与教育》里谈到我教育一个学生的故事,当时我教初中,那时候我对学生们说,当别人对我们表示我们怎么办,还有我们有这种想法怎么办,我说只能战胜自己。这个学生很信任我,她在一次作文中写道,一次看电影,碰巧和他挨在了一起,她特别兴奋,又特别难为情。她心里爱恋这个男同学,于是她盼望着灯光马上熄灭。她以第三人称写的,写完后写了个后记,说这个女生就是我,你说怎么办。我给她写了一封信,问她爸爸妈妈知道不知道,她说不知道,我说不要对爸爸妈妈说。我告诉她男女不同,当时我送她一本书:《磨亮女性智慧的宝剑》。我希望她定一个目标,然后看自己现在的行为是妨碍还是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后来我给她做了许多工作,过了一段时间,问她还想他吗,她说没意思,不想了!这个话绝对不是她的虚言。我这次暑假回到乐山,碰到了她。孩子已经七岁了。我感慨万千,许多年以后再看初中的经历,只是人生长河中的几朵浪花。后来高中他们考到另一所学校了,她发现这个同学作弊了,就非常气愤,还写了一封信谴责他。
不是说男同学就一定不会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我要说,不管男同学女同学,你有这个想法并不可耻,这很正常,不要有负罪感,李老师当年也一样,但关键是战胜自己,你人生的航线怎么把握的问题。我也说一个男生的故事吧!他比较典型,高一特别调皮,进校第一天就甩飞刀。有一段时间他特别喜欢一个女同学,我找他谈,我从意志谈起,我更强调男子汉志在高远。比如登峨眉山,我的目标在金顶,不能走到中途就不走了,比如到了万年寺就觉得风景好,便停下脚步。泰戈尔有一句诗:“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的确如此,继续一路走过去吧,不必留恋路旁的鲜花,前面鲜花多的是。如果在少年时代被风景迷住了,停住了脚步,会很遗憾的。后来我写《爱心与教育》,准备写他,他帮我列关于他高中成长的提纲。提起当时对那位女生的迷恋,他说,我当年真是昏了头。他后来给自己下了目标,高中三年一定要做一千道高难度课外物理题。如果他在高一阶段就被自己所谓的浪漫感束缚住,就不可能有成就。后来毕业时,他考到中科大了。
我讲这些,如果按有些人观念,会说李老师是不是太保守,思想不解放。我在大学时代看过一本书,这本小说我最近还在看。中间有一篇中篇小说叫《晚霞消失的时候》,写“文革”中一对青年男女,后来两个人参加了不同的派别。男青年的父亲是共产党高级将领,女青年的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两个人经历了很多感情波折;多年后他们偶然遇到了。女主人公叫南珊,她说了一段话非常好:“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是呀,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因而有不同的幸福。这些阶段应有的主题或者缺失或者错位,我们的人生都将是悲剧!比如幼年失去父母的呵护,这不是悲剧吗?李老师九岁就失去了父亲,对此很有体会。又如,少年时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是悲剧。我过几天要给同学们放一个片子,写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父母生病,不得不担起重担,每天挣两三块钱,他父亲医药费很大。还有,在你青年时代不能享受爱情也是悲剧,中年事业无成也是悲剧,晚年孤苦更是悲剧。你二三十岁还在读小学,也是悲剧。我觉得,我们什么时代该做什么事,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
明天我想给大家谈一谈怎样的女同学或者男同学算是优秀的。今天就谈到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