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第一次求助,珍惜信任与心灵沟通

孩子的第一次求助,珍惜信任与心灵沟通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乘火车去北京。她的失败之处在于:第一,她没有珍惜学生对她的信任。正是在和孩子的一次次谈心中,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在了一起。特别是第一次和孩子谈心,更是要特别讲究。高一新生进校一周后,我收看孩子交来的随笔本。还有什么比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幸福的呢?毕竟是第一次和我谈心,也许她有点紧张。比起坚持学校的纪律,我感到保持和孩子的沟通更为重要。

孩子的第一次求助,珍惜信任与心灵沟通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乘火车去北京。邻座是一位刚刚中师毕业的女孩子。她听说我是教师后,便和我聊起教育。她说得最多的是她的班主任。记得当时她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我刚进学校时,因为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很不适应;再加上进入青春期,我感到自己心中有许多苦闷得不到排遣,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到班主任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找她谈心,我想给她倾诉我的种种困惑,期待老师给我的帮助。

但是,我的话刚刚开了个头,老师便打断了我的话:“你是不是太娇气了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战胜各种困难。何况你说的这些还谈不上什么困难。当然,对你来说,第一次住校也许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你应该想想,你的这点儿困难难道比张海迪姐姐还要大吗?”

我至今记得当时这个女孩子对我说了这件事之后激烈的评论:“老师说得对,我的困难的确不如张海迪大,但老师的话根本不能解决我的任何问题!我并不是张海迪呀!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找班主任谈心了!”

很难说这位老师不负责任,相反,说不定她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师呢!但这样和学生谈心显然是失败的。她的失败之处在于:第一,她没有珍惜学生对她的信任。学生找老师谈心,不管老师是否能够圆满解决学生的困难,这份信任应该珍惜,这是日后和学生保持心灵交流的基础。第二,她对信任她的学生缺乏尊重,学生的话都还没说完她便自以为是地打断了学生的话,这样的谈心很难说是真正平等的心灵交流。第三,她缺乏对学生的理解。有些在成人看来算不了什么的事,但学生看来却是天大的困难,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第四,她用“原则”取代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用所抽象的“人生的意义”取代学生这个具体的困难,用远在天边的“榜样”取代了近在眼前的学生,用看似毋庸置疑的说教取代了富有针对性的开导,于是,学生向她永远地关上了心灵的大门。

应该说,这位班主任还是很想帮助学生的,但因为语言的隔膜造成了心灵的隔膜。不,准确地说,首先是因为心灵的隔膜才造成了语言的隔膜。

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怎么办”,其实都是通过语言来解决的。正是在和孩子的一次次谈心中,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在了一起。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也许正是因为语言不当,结果班主任不但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反而离孩子的心灵更远。

走进孩子的心灵,仅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特别是第一次和孩子谈心,更是要特别讲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第一次谈心将决定孩子的心灵大门是否随时愿意为你打开。

高一新生进校一周后,我收看孩子交来的随笔本。黄微微同学在她随笔的后面加了一句话:“李老师,我想和你聊聊。”

这是我最喜欢听的学生对我说的一句话。还有什么比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幸福的呢?

我在批语中写道:“吃了晚饭到我办公室来吧!”

晚饭后,她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本来是她主动提出要找我聊,但进了办公室,她却没有说话。毕竟是第一次和我谈心,也许她有点紧张。

我知道她找我决不会只是随便“聊聊”,肯定有什么在她看来是要紧的事需要对我说。但是,第一次和她谈心,我不能够单刀直入,只能慢慢引导她说出心里话。

我先问她新学期感觉怎样,她说还好。我又问班上的情况,她也说挺好,她挺满意的。我问开学几天来有没有不满意的,她说住宿条件还不太满意,主要是新床还有点味儿,另外感到睡眠时间不够。

我很心疼我的学生,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的女儿。我对我女儿的睡眠要求很严,必须保证睡眠时间。因此,我便对她说,我争取给学校领导研究一下,调整一下作息时间。

也许是我的关切让她感动进而觉得我值得信任,她终于开始对我诉说。她对我说她特别恋家,希望我同意她每周星期三回家一次。她说了很多很多,向我说了她的家庭,她的性格,她的生活习惯等等,特别给我强调她特别特别想家。

在她的倾诉过程中,我一直静静地倾听,没有打断她的话,直到她说着说着眼泪流下来了,我才赶紧给她找了张纸,叫她把眼泪擦一擦。

看着她擦泪,我想,她这么想家,连一个星期都不能坚持,那以后读大学怎么办?(www.xing528.com)

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娇气的女孩子。但我显然不能直接批评她娇气,那样她可能就不会和我继续聊下去了。于是我给她开玩笑:“那以后你考大学最好考西南交大,西南交大离你家最近(她家住在成都万福桥),这样你回家就最方便,呵呵!”她也破涕为笑了。

一个玩笑,不但委婉地表达了我的批评,同时也轻松了气氛,缓解了她的悲戚的情绪。

我看她笑了,感到可以把话说得直一些了,便说:“你希望每周三能够回家一次,我完全可以同意你的这个要求。但是,这对你成长不利呀!你早晚得离开爸爸妈妈的呀!因此,你还是不要周三回去,而是和大家一样周末回家,好吗?战胜自己!”

她点点头:“好吧!”但眼泪又流下来了。

嘴上同意我的话,但依然流泪,说明她并没有完全想通。这时,我完全可以搬出“学校纪律”来要求她。但是,如果那样,我很可能就堵死了和她交流的心灵通道。既要坚持必要的原则,又不能过于死板。比起坚持学校的纪律,我感到保持和孩子的沟通更为重要。再说,同样是平时不回家,她是迫于外在的纪律呢,还是出自内心的自律?表面结果相同,但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境界。

于是我说:“这样吧,我同意你每周三可以回去一次,但你自己控制好自己,如果能够不回去最好。如果到了星期三你坚持不回家,第二天早晨起来你会非常自豪,因为你战胜了自己。当然,如果你忍不住想周三回去,也没有什么,你就回去吧!然后第二个星期又开始考验自己。我觉得,如果是因为我不准你回去而你没有回去,这并不能算你自己战胜了自己;只有当你可以回去却不回去,这才是了不起的。你尽量试试看能否战胜自己,好吗?”

她又点了点头,说:“其实,这个星期我就没有回去,已经六天了,我从来没有这么久不回家。”说着她有些自豪地笑了。

“就是嘛!”我鼓励道,“你完全可以战胜自己的!祝你成功!”

三周后,黄微微对我说:“李老师,我已经连续两周都是只在周末回家。我现在终于可以坚持一周都不回家了!”

对她来说,通过这次谈心,收获的是“战胜自己”的忠告;对我来说,和她谈心,收获的是她对我的信任。在以后的日子里,黄微微一直对我很信任,愿意在随笔中给我谈心,每次看她的随笔,我都能得到一种源于信任的幸福。

假设一下,如果她来找我的时候,我不是先给她聊其他的而是急躁地追问:“有什么要对我说的,怎么不说话呢?快说呀!”在我的追问下,她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困难和要求,然后我语重心长而又严肃地和她谈“学校的规定”,谈“坚强”谈“毅力”,那么,我不但不能解决她的困惑,反而会让她从此不再主动向我谈心倾诉。

孩子不愿意找老师谈心,这是我的教育中一直努力避免的结果。

还是继续分析和黄微微的那次谈心。那是一次非常普通的谈心,但正因普通所以蕴含着一些走进孩子心灵的普遍原则——

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这是成功谈心的前提。可以想像,孩子第一次主动找老师谈心,一定有过犹豫甚至有过思想斗争,如果不是遇到了困难,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找老师的。因此,在这里,“尊重”首先应该体现于对孩子善解人意的体贴与关切。当孩子叩开老师的办公室的时候,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求助,我们应该以真诚的眼光给孩子以心灵的安全感,进而自然而然向我们敞开心扉。

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在一些班主任的眼里,所谓“谈心”就是“老师谈,孩子听”。其实,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善于倾听。必须摆正师生关系,不能仅仅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还应该认识到,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而言,教师一般来说远在孩子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孩子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既然是平等的朋友,那么当朋友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耐心地倾听,并用温和的眼神鼓励孩子畅所欲言,一吐为快;通过“倾听”走进孩子的心灵。没等孩子说完便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的诉说,这样的老师不可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也许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面对孩子的倾吐,班主任任何不屑或不以为然都是对童心的亵渎。对孩子的理解,不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一颗孩子的心去理解。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

多提建议,避免训斥。既然是孩子,他们的观点就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他们的想法也不可能都是成熟的,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否则便是老师的失职。但是这里的“引导”,不应该是不着边际的空洞说教,更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而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关切,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在谈心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分析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会不知不觉把我们当作朋友进而更加信任我们。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谆谆告诫教育者:“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按我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触及年轻的心灵”自然包括教师和孩子的谈心——“关怀备至”说的是“细心”,“深思熟虑”说的是“慧心”,“小心翼翼”说的是“耐心”。如果面对孩子的第一次求助,我们能够表现出“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和“小心翼翼”,我们就能真正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帮助者和引领者,并继续赢得孩子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永远的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