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的生活化、社会化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学校的体育“尖子”在毕业离校后不会锻炼身体了,大多数学生是为体育而体育,为达标而达标。这与学校体育过度“学校化”“课程化”有很大的关系。而持之以恒的体育活动已经成为现代人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体力消耗日益减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同时,生产过程日益转向单一化,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脑力的紧张程度,心理的负荷程度都日益增加。特别是科技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的体力活动的减少,“现代文明病”的增加等。这势必促成劳动者在工作之余对各种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体育活动的追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此外,中青年人对形体美的追求和老年人对健康身体的渴望也更加强烈。所有这一切,使得体育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得多的地位。体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活化的趋势正逐渐增强,体育已经从少数体育工作者专门的职业和少数社会成员享有的消遣和娱乐,而扩展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为现代人终身的需要和习惯。
再从体育本质来看,体育不仅具有健体的功能,它同时也具有娱乐和观赏的价值。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的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优美的姿态、顽强的意志及作风等,都会作为光辉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它反过来又刺激和带动各种民间体育比赛和娱乐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促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同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结合,从而使体育活动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当成是学校围墙内的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截然分开,结果学生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参加了多少次体育课外活动,毕业后仍不会进行体育锻炼。上海体育学院沈建华教授指出,高墙深院中封闭式的学校体育活动要向开放式转化,要把娱乐体育、保健体育、生活体育和竞技体育纳入课外活动中去,同时打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建立新型体育活动模式即学区体育,如建立俱乐部制等。这或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为了适应体育终身化、社区化、生活化的趋势,学校体育在制定教学目标及设置课程时,应充分把握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按照“终身体育”的原则来设置和调整学校的体育模式,将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在学校内建立一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生活,立足于国民整体身心素质的提高和改善。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亿万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广泛吸纳青少年儿童参加形式多样的野外、户外体育活动,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寒暑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冬长跑、春郊游、夏游泳、秋登山等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夏(冬)令营体育健身活动,让青少年儿童在大自然中锻炼意志,锻炼体能,陶冶情操。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成功的范例。在上海一些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特别注重传统体育项目与继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及引进新型体育健身项目并举,力争体现体育的人文性、基础性、娱乐性、多样性。如,引进现代人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项目越野、保龄球、台球、高尔夫球、软式排球等;引进民间体育内容拳术、荡梯、滚铁环、登高等。许多城市学校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定期向社会、民间开放。在学校的运动场及其他健身场上,校外群众男女老少举家健身,在欢声笑语中挥汗如雨的场景,已经成了当今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当然会遇到一些诸如学校安全、设施完好等具体的问题。但是只要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事实上,国外的许多学校是没有围墙的,体育设施是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的。这不仅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也增强了学校与社区的亲和力,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其综合效应是显著的。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这样一段格言:(www.xing528.com)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我在这里试将这句格言稍加修改,献给诸位读者:
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心灵,请参加体育活动吧!
如果你想拥有强壮的体魄,请参加体育活动吧!
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人生,请参加体育活动吧!
如果你想拥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请从学生生涯开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