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撰写教育随笔:标题拟写、结构安排、语言选择

如何撰写教育随笔:标题拟写、结构安排、语言选择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随笔的撰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标题的拟写、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一)标题的拟写教育随笔的标题要简洁醒目、生动传神,富有吸引力。也可以是反问句,比如,针对一些人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到处贴标签,随便搞一点活动就美其名曰素质教育的现象,有位教师写了篇《活动课就是素质教育?》的随笔。

如何撰写教育随笔:标题拟写、结构安排、语言选择

教育随笔的撰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标题的拟写、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

(一)标题的拟写

教育随笔的标题要简洁醒目、生动传神,富有吸引力。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中心式,也就是把文章的中心内容归纳出来作为文章的题目,通常这个中心是作者议论的目的意图,表明的是文章的论点。当别人读文章时,能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你那跳动着的思想脉搏,一向平淡无奇的现象也包含着深意,如《教师,请您“口下留情”》。

2.事件式,即把自己经历过的、看过的、听过的事例作为标题,如果文中写了几个事例,就以主要事例作为标题,如《一次有意义的家访》。

3.比喻式,即把文章的中心或主要事件用生动有趣的比喻来作文章的标题,如《我也有个“金点子”》。

4.提问式。对于值得与他人探讨、商榷的问题,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课堂,我们怎样作主?》、《听课时,坐在哪里好?》。也可以是反问句,比如,针对一些人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到处贴标签,随便搞一点活动就美其名曰素质教育的现象,有位教师写了篇《活动课就是素质教育?》的随笔。此外,还可以用选择句,如《站着读还是跪着读?》

(二)结构的安排

由于教育随笔的形式比较自由,结构也比较简单,通常有叙事和议论这种文体的两大主要板块,因此,构成方式通常来说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叙议交替、先引后议等几种。如下面的教育随笔《月亮掉下来了,我们怎么办?——〈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段评析》、《当我们在课堂上“遭遇”尴尬》属于先叙后议的方式,我们在写作时可根据兴致来采用。

教育随笔举例:

美丽的“台阶[2]

张朝全

和学生一起学完《爬天都峰》,我在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时,一个学生主动要求上来听写他会写的词语。在写“石级”这个词时,他写完了“石”,然后又写了个“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急得脸都红了。下面的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要求上来帮他写。“是找个学生给他说,还是让他下去另请一名学生来写呢?还是⋯⋯”他在讲台上急,还左顾右盼;我也在心中急,犹豫着。就这样让他下去,他肯定没面子;要是请个学生来帮他,他还是没面子;如果我悄悄给他说,他仍是没面子。何况他脸还红着呢!终于,我说:“同学们暂时不要慌,现在我们让李钒去看一下教室的门牌,然后他就会写出来的。”于是,他出去了,很快便蹦跳着进来了,十分认真地在“纟”旁的旁边写上了“及”字,高高兴兴地下去了。借此机会我赶忙对大家说:“你们看,李钒出去看一下就把这个字写出来了,所以呀,生活处处都有汉字,我们可要多观察哟!”

在后来的20多分钟里,李钒听课特别认真,还常举手回答问题,一双大眼睛不时地望着我,眼里满是自信,还充满了对我的感激。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保住的是孩子的自尊心,点燃的是孩子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唤醒的是学生求知的方法,收获的定是学生成功的人生。也许就是今天这件小事,会让李钒从此记住“级”字,终生不忘,而且他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增,做事情充满自信,生命便会活力不断。

我想,多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便会多一个成功的学生。

月亮掉下来了,我们怎么办?[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段评析

王培辉

教例:人教版第八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威胁”的“胁”是个生字,你想怎么记住它?

生:我是这样记的——把“协助”的“协”的“十”字旁换成“月”字旁就行了。

师:嗯,你用的是换偏旁法。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着八根“肋骨”的样子来记住它。(众笑)

师:哈哈!这个办法有创意。我们来给它取个名称吧。

生:我想叫“想象记忆法”。

生:叫“画面记形法”。

生:叫“望形生景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喜欢哪个名称就叫哪个名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准备编一个故事来记住它——在漆黑的小巷里,有八个歹徒拿着八把刀抵住一个过路人的肋骨说:“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杀了你!”(学生紧张地睁大眼睛)

师:(追问)那后来呢?

生:后来⋯⋯嗯,正在这时,有八个警察闪电般地出现了。手里还拿着枪呢。那些歹徒一看形势不妙,只好把刀子扔了,乖乖地举起了双手。(学生都舒了一口气,笑了)

师:好险啊!大家发现没有,他很聪明,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还把“威胁”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你能给这种办法取一个名字吗?

生:就叫“故事联想法”吧。

生:我还能用一句话来记住它——月亮掉下来了,我们怎么办?

师:(惊奇)有意思!不过,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想,“月亮”的“月”和“怎么办”的“办”合起来就是“胁”字,而且月亮如果掉下来,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众鼓掌)

师:好!了不起的想法。老师帮你取个名称吧,就叫“赵明识字法”。(该生叫赵明)(众大笑,继而热烈鼓掌。该生得意地坐下)

师:接下来,我们也像赵明同学这样,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其他的生字,好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跃跃欲试)

[评析]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我想引申到今天的课改中就是:“给课改一个支点,课改才能有质的飞跃。”那么,课改的支点在哪里呢?以上的教学片段可以为我们提供几点有价值的思考。

首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引导者。这个引导不是将学生引到自己事前准备好的答案上去,比如让学生说出“胁”字的间架结构,书写时的注意事项等。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想象,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没有教师强加于人的痕迹。

其次,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重视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究记住字形的方法和规律。在寻求字形特点的互动过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判断、比较、选择,多种观点不断碰撞,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被充分激发出来了,从而获得了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www.xing528.com)

另外,教师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当学生发现除了拆字法,还可以想象成八根肋骨来记住它时,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这一创新火花,及时给予表扬,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总结成记忆方法。学生受到鼓励,学习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从而产生了“月亮掉下来,我们怎么办”这一令人称绝的奇思妙想。

因此,我想只有彻底转变学习方式,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作为课改的支点,才能真正焕发出课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我们在课堂上“遭遇”尴尬[4]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良朋

有一次,我上《年、月、 日》这个内容。课一开始,我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学们,你喜欢过生日吗?”“喜欢!”一片热烈的回应。 “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孩子们抢着回答,一个个声音响亮,幸福得很。我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作为接下来学习的素材。“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日都记在了心里,很不错。那谁来告诉我,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一片沉默——这是我预料中的情景,我正想渗透一点思想品德教育呢。“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是丁丁的声音。孩子们都瞪大眼睛望着我。这不过是一颗小石子呀,但落在我分外平静的心湖上,居然激起了波澜——我真的没记住妈妈的生日!我原本想课前打个电话问问妈妈的,但不知因为忙什么,把这事给忘了。我这边想着,那边又有孩子发话了:“老师也不知道呢!”“那为什么还问我们?”不能再犹豫了,我赶紧“编”了个日子,转身写到了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的脸很烫,写完字,手心里全是汗,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渗透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整整一堂课,我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这次“意外”事件,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上。

看看现在的课堂上,“意外”确实变得越来越多了:

当你陶醉在自己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时,冷不丁有孩子冲你嚷了一句:“老师,你读错了一个字!”

当你信心十足地点击着鼠标,与孩子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自由穿梭时,电脑却突然死机了!

当你引领着孩子们刚刚行进到此岸与彼岸的“水中央”时,有孩子竟兴奋地高喊:“这有什么难的,我早就学会了!”

当有学生主动向你请教一道难题时,你特别愿意讲给他听。但把题目仔细分析了一遍,你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

凡此种种,都会使我们原本平静的课堂陡然间浪花飞溅、波涛汹涌,作为“船长”,我们面临着考验。

当我们在课堂上“遭遇”尴尬,有的教师会懊恼,困惑,无奈,逃避,甚至采取不理智的行为。这些反应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尴尬,并非人见人怕的“洪水猛兽”,碰到它就注定是场“灾难”,其实尴尬里面蕴藏着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我们做老师的,别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应该坦诚一点,只要我们冷静、平和,机智应对,积极探求,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把每一次尴尬转化成促进学生发展、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契机。

尴尬,凸显了课堂教学的挑战性,课堂教学因此而个性飞扬,激情绽放,更富智慧,更加绚烂。

教学是个充满创造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必须不断成长,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教师要满怀慈母般的爱,用爱心唤醒学生天天向上的热情;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心贴心地与学生做毫无障碍的平等交流;教师要有敏锐的眼睛,时时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教师要有灵动快捷的思维,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每一个疑问;教师要有宽广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的建议,宽容学生的失误;教师要学会微笑说话和及时表扬,欣赏学生的“异想天开”和“别出心裁”⋯⋯面对尴尬,教师还要不怕失败,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坦然面对真实,真诚面对学生,与学生共同走过值得纪念的一段生命历程。

请相信:你课堂上的“尴尬”变多了,精彩也会变得多起来。真诚而智慧地面对尴尬吧,你的学生将会更聪明、更可爱,你的生活将会更充实、更愉快!

探究与实践

【知识领会】

1.谈谈小学教师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意义。

【微格训练】

2.结合下面的教育随笔,分析教育随笔的特征与结构。

更羸的“羸”是什么意思[5]

姚卫军

“同学们,读了课文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

学生读完《惊弓之鸟》(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我像往常一样问道。

“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更羸知道那只大雁受过箭伤?”“更羸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的?”⋯⋯

这些问题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想问,更羸的‘羸’是什么意思?”

这下我愣了,“羸”还有什么意思,那不是人名吗?可我马上想起,上次布置学生写作文《我的自画像》 时,就让学生回去问父母: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再者,否定问题的价值,那让学生下次主动提问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灵机一动,我不禁幽默了一下:“更羸是人名,‘羸’是什么意思,为何给他取名‘羸’?应该去问⋯⋯”“更羸的父母!”“对啊,可老师昨天晚上备课的时候没去问过呀!”学生哄堂大笑:“老师,更羸是古时候的,你上哪儿问呀?”“就是,老师你怎么见得到更羸的父母啊?”我接过话茬:“对,对,看来是没法问了。那你们想想,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啊?”这下学生反应奇快:“可以查字典!”

一查,字典上对“羸”这样解释:瘦小。这下有学生说:“噢,可能更羸出生时很瘦小吧,他父母才给他取这个名儿。”我一笑,一下子也没其他办法,便不置可否:“更羸小时候那么瘦小,长大成了有名的射箭能手,看来,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啊!我想,聪明的你们一定从中知道成功的秘诀了吧!”接着又顺水推舟:“产生疑问,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读懂课文的好办法。”

课后,为了考证,我查了很多资料,但都只有对“更羸”和“惊弓之鸟”的介绍,就是没有对“羸”的解说,也就不再跟学生提起了。可是课堂的这一片断,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我想:且不论学生的这个疑问有无价值,也不论我这样解释是否合理,就冲着学生问得我一愣,冲着学生学会了学习,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一愣之间,锻炼了我的课堂调控驾驭能力,多了一份面对课堂生成的灵感。

真的感谢学生,但愿他们每天都让我愣上一愣!

【教育实践】

3.结合见习、实习,撰写一篇教育随笔。

[1][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6页。

[2]选自《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年第2期。

[3] http://www.bigyuwen.com/jiaoyuzonghui/2006/0902/14908.html.

[4]选自2004年2月28日《中国教师报》。

[5] 选自2006年6月7日《中国教师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