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可以有多种。
首先,根据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议论型。
其次,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可分为:针对某种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的;针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
再次,根据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所作的阐释。
看下面两个例子:
这个忙帮得是时候吗?[2]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良朋
课堂上,老师布置个学生在纸上通过画图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忙活了好几分钟也没什么进展。老师发现了,迅速走过去说:“还在磨蹭什么?不会就赶紧问,没看老师在这吗?我来给你讲讲,像这样的题应该先⋯⋯再⋯⋯”
——孩子不急老师倒先急了。虽然教师出自好意,但急得实在不是时候。老师的“急”,恰恰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是在把方法硬“灌”给学生。表面上看学生迅速学会了知识,其实学生获得的体验不够完整也算不上深刻。“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真是一语中的。本来学生是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可老师如果一直这样“帮”下去,学生再遇到困难时还会孜孜以求、大胆尝试吗?帮或不帮,什么时候帮,值得细细思量。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3]
郝新海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 “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
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在我看来:
一、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就会出错。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叛、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www.xing528.com)
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每每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于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在于于老师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二、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
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简便计算“100-55-35”,有不少学生往往错误地计算为“100-(55-3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连减中的简便计算原理没有弄懂。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小明同学过10岁生日,爸爸到儿童服装店给他买衣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35元,爸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在这样熟知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想到:可以先算出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钱,算式是“(55+35)”;再算出找回多少元,算式是“100-(55+35)”。这样缘于错误找根源,根源找准了,学生理解了,难题解决了,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如应用题“桃树有45棵,比梨树的3倍多6棵,梨树有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有:1①3×()+6=45;②23×45-6;③3 (45+6)÷3;④(45-6)÷3;⑤45÷3-6;⑥45×3+6 ⋯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①、④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这样的“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诱“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的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诱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我们要让“错误”美丽起来。只有在“出错”、 “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师也才是称职的。
可以看出,《这个忙帮得是时候吗?》属于先叙后议型的,主要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因“错误”而精彩》属于议论型,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