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研究课题的类别也有所不同。例如:从人的认识过程分,可分为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从研究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宏观研究课题、中观研究课题、微观研究课题;从时间跨度划分,可分为远期研究课题、中期研究课题、短期研究课题等等。这里着重谈谈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
(一)基础性研究课题
基础性研究课题又称为理论性课题。主要包括以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小学生身心发展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小学生教育的新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这类课题探索性强,自由度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通过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实验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有利于提出新的或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具有一般的或普遍性的意义。
根据课题对理论不同程度的突破与发展,可以把基础性研究课题分为三级。
一级课题,是对构成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等作突破性研究的课题。如国内教育界普遍关注的我国小学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现代教育功能的研究、新课堂教学活动观、教育主体性的研究等等,都属此类。此类课题研究的难度较大,涉及全局,又具有开创性的特点,因此它要求研究者具有较高的起点、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
二级课题,是对小学教育科学某一领域中已形成的概念、原则作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它不是对理论的根本性突破,而是补充性的发展;它不涉及全体,而是对局部予以改善和修正。例如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等等。此类课题要求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基础理论有透彻的认识,通过研究达到补充、完善理论的目的。
三级课题,是对教育理论中个别原理、概念作出修正或更详细说明的研究课题。如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发展性评价特征的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的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研究等等。这类课题涉及的范围较小,研究的难度相对低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应用性研究课题
这类课题主要是运用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探索和开辟应用途径的研究课题。这类课题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理论同实际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达到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与过程的目的。与基础性研究课题的等级相对应,我们也可以把应用性研究课题分为三级:(www.xing528.com)
一级课题探讨的是涉及小学教育实际的某些全局性问题,能提出前人未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如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主体性教学实验研究、小学生品德评价方法改革的研究、小学毕业生就近升入初级中学的研究等等。
二级课题研究的是小学教育领域中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地区内提出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寻求在一定条件下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不涉及基本原理、原则及一般方法的本身的研究,而只涉及其具体应用。如小学教师实行“零教案”的研究、从生活人手提高小学作文兴趣的实验研究、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实施策略的研究等等。
三级课题的研究与个别实际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大多局限在与该课题研究条件接近的范围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较多地局限在一些操作性问题上,研究成果使用推广的范围较小。如某一位教师有特色的教学经验总结、为某课程设计一系列教案和对某类学生的个案研究等等。
正如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可分开一样,上述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之间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
此外,在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管理中,人们说得较多的还有承续性课题、再生性课题与热门性课题。
承续性课题是指进一步研究他人已经提出的问题,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作更有深度或广度的研究。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斯霞老师提出了“母爱教育”研究,近来有人提出师爱是比母爱更高境界的爱,由此开展了“师爱教育”的研究。
再生性课题是指为了比较而对他人曾经提出与完成过的课题进行的研究。它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已经研究出结果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对他人已经完成的课题及其规定的同类对象进行再调查与再研究。这类课题本身虽然没有创造性,但课题具体展开后独立得出的结论,同先前的研究结论有比较的意义,也使老课题在新的背景下获得新生。例如教师角色塑造的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班级管理中集体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的关系等,这些虽然是老课题,但是随着学生观、教育观的变革,人们对上述课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老课题中仍有新意。
热门性课题是指一旦有人提出就有许多人纷纷响应的课题。这类课题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竞争性强,可能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与效益。如新课程、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评价等等,都是近些年来小学教育科研的热门性课题。小学教师对此类课题的研究一定要深入,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防止出现盲目追随他人观点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