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发现技术研究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发现技术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界一直在进行采访经费如何量化和优化配置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并据此建立了很多模型。华苏永等[3]对戴龙基的模型进行了理论上的改进和创新,将院系转换成学科类别,将影响因子分为院系属性和文献属性两部分分别计算。白君礼[5]采用博弈论中的Shapley值对高校图书馆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电子文献三大类文献的采访经费问题进行研究,建立文献采访经费的分配模型,阐明了应用Shapley值应满足的条件。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发现技术研究

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及利用率与采访决策模式密不可分,图书的采访决策模式,可以借鉴管理学经济学相对成熟的决策理论(Decision-making Theory),从决策理论的角度,来给予采访工作以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目前高校纸本图书的采访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书商定期将最新的书目清单提供给图书馆采访人员,采访人员根据学科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批量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采访人员的经验;

●高校师生荐购,即图书馆开放荐购平台,高校师生随时根据需求进行荐购,图书馆根据荐购情况零星购买;

●学科馆员、学科领域专家、采访人员组成专家团队选书,这对于学科图书资源建设有很大保障;

●核心出版社采购,即通过高校图书馆内部评估确定核心出版社的名单,越过书商的中间环节,直接打通出版与采访环节,高校根据核心出版社的书单定期采购。(www.xing528.com)

除了上述四种采访模式,采访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和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分配各个学科的采访比例。目前,各学科经费比例的配置受采访人员因素影响较大,采访人员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粗略估计各学科经费比例。

图书馆界一直在进行采访经费如何量化和优化配置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并据此建立了很多模型。1996年,万和英[1]进行了图书采访决策的量化模型研究,利用数学方法得出“选书”经验模型,使采访人员“选书”更加科学和快速,减少了“选书”过程中的人为影响,促使有限的图书经费产生更大的效益,并可在模型基础上建立“选书”决策信息数据库,最终实现计算机“选书”。2007年,戴龙基主编的图书《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研究》提出了基于学科门类的经费分配[2],其基本策略是找出衡量一个学科的影响因子,并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据此得出一个学科的经费在整个学科中所占的比例,继而确定各学科的经费数目。华苏永等[3]对戴龙基的模型进行了理论上的改进和创新,将院系转换成学科类别,将影响因子分为院系属性和文献属性两部分分别计算。郝桂荣[4]运用运筹学理论,提出了构建图书效用资金分配模型,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白君礼[5]采用博弈论中的Shapley值对高校图书馆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电子文献三大类文献的采访经费问题进行研究,建立文献采访经费的分配模型,阐明了应用Shapley值应满足的条件。为了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读者利用率最大化,冯冬梅等[6]建立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分配的一种优化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买费用和宣传费用之间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都无法带来高利用率。

在图书出版量逐年增多、图书价格飞速上涨、采访经费日益紧缩的情况下,如何购买与高校师生需求相匹配的学科图书种类和数量,增加新购图书的使用率动态均衡地分配各学科采访经费比例,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近年来一些文献的模型也进行了应用上的试点验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将基于决策模式,根据实际应用,来构建采访经费分配的数学模型。高校一些应用学科图书采访的特点,主要是为了全校师生的实际使用,不侧重于藏,而侧重于用。与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当年的图书出版数据、流通量(借阅量、预约量、续借量)、在校师生人数等密切相关,可以研究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设立多元回归方程,并校验可信程度,找到影响中文理工科图书采访经费比例的显著因子,并可以根据上一年的借阅量、本年度的出版数据等来预测当年各学科采访经费的比例设置。因此,本章在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数据、流通数据和每年出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直接挖掘出采访经费配置的主要影响因子,并给出它们之间的数学方程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