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语言:转场剪辑技巧大揭密!

视听语言:转场剪辑技巧大揭密!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容概述讲述转场剪辑技巧分类及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转场剪辑。素质目标熟知两极镜头剪辑画面及艺术效果。两极镜头的组接能使剧情的发展在动中转静或在静中变动,产生特殊艺术效果。

视听语言:转场剪辑技巧大揭密!

内容概述

讲述转场剪辑技巧分类及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转场剪辑。

能力目标

语言转场和音响转场有基本认知,并能够理解其表现形式。

知识目标

了解相似性因素转场和情绪转场及其画面效果。

素质目标

熟知两极镜头剪辑画面及艺术效果。

一、两极镜头剪辑

两极镜头剪辑是由特写镜头直接跳切到全景镜头或由全景镜头直接跳切到特写镜头的组接形式。两极镜头的组接能使剧情的发展在动中转静或在静中变动,产生特殊艺术效果。影片运用这种组接形式给予观众的直感极其强烈,节奏上形成突如其来的变化,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

二、阶梯式镜头剪辑

阶梯式镜头剪辑是在同一方位上,对同一人物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逐步跳切的画面组接,或反过来从特写依次跳切到全景的画面组接。这种手法只有在特定场景中,为了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强调造型的对比,渲染气氛,加强节奏才能运用。

三、动接动

动接动是两个在视觉上都有明显动态的相连镜头的切换方法。动接动应与动作剪接点严格区分。动作剪接点是同一主体的镜头切换方法,而动接动则是不同主体镜头的切换方法。例如:上一镜头是行进中的火车,下一镜头如果接沿路景物,那么,一定要接和火车车速相一致的运动景物的镜头,这样才能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要求。动接动也包括各种运动镜头的组接。在剪辑处理中,要紧紧抓住各种动的因素,如人物的运动、景物的运动、镜头的运动等,借助这类因素来衔接镜头,节奏上可以流畅而自然。

四、静接静

静接静是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切换方法。在电影表现方法中,没有绝对的静态镜头,特别是故事片,每一个镜头的存在,对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塑造,都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静接静是相对而言的,多数是指镜头切换前后的部分画面所处状态。例如:甲听到乙在背后叫他,甲转身观望,下一镜头如果乙原地站着不动,镜头就应在甲看的姿态稳定以后转换,这样才不会破坏这场戏的外部节奏。因此,静接静也同样是保证镜头转换流畅的一种组接方法。有时静接静用于以心理动作为依据的情绪贯串,舍掉外部动感明显的镜头转换,采用寓情于静的镜头组接,渲染深沉凝重的情绪。静接静还包括在场景段落转换处和各种运动镜头之间在头尾静处的组接,它更多注重镜头的连贯性,不强调运动的连续性。

五、静接动

静接动是动感不明显的镜头与动感十分明显的镜头的衔接方法。静接动是镜头组接的特殊规律。由上一个镜头的静止画面突然转换成下一个镜头动作强烈的画面,其节奏上的突变对剧情是一种推动。值得注意的是,前面镜头的静止画面中往往蕴藏着强烈的内在情绪。

六、动接静

动接静是在镜头动感明显时紧接静感明显的镜头的衔接方法,是镜头组接的特殊规律。相连的两个镜头,如果前一个镜头动感十分明显,接上一个静止的镜头,会在视觉上和节奏上造成突兀停顿的感觉。这种动静明显对比,是对情绪和节奏的变格处理。在以运动见长的影片构成中,动接静的特殊作用甚至超过静接动的某些效果,在特殊节奏变化的转场处理中,可以造成前后两场戏在情绪和气氛上的强烈对比。

七、动作转场剪辑(www.xing528.com)

动作转场剪辑借助人物、动物交通工具战争工具等动作和动势的可衔接性以及动作的相似性,作为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手段。例如,用人物定向镜头堵满画面以结束一场戏,接着再用人物离开镜头走向某处以展开另一场戏;用汽车、坦克、飞机的动势,驰过或堵住镜头,然后再接其他交通工具或人物离开镜头。再如某场戏末尾女主人公动手打男主人公一个耳光,下一场戏开头接男主人公痛苦地扑倒在自己的床上。通常用汽车、火车的轮子飞转与飞机的螺旋桨相接这类手法转换场景,也属于动作转场剪辑。

八、特写转场剪辑

特写转场剪辑是用特写画面来结束一场戏或从特写画面展开另一场戏的剪辑手法。前者指一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在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如头部或眼睛)或某个物件的特写画面上;后者指从特写画面开始,逐渐扩大视野,以展现另一场戏的环境、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处理手法。用特写画面来结束一场戏,或用特写画面展开一场戏,都是为了强调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情绪,有时是为了表示某一物件、道具(如钟表、闪烁的红灯、十字架等)所含有的时空概念和象征性含义,以造成完整的段落感。特写转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在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人物的表情或某一物件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转换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使人产生陡然跳动的不适之感。

九、语言转场剪辑

语言转场剪辑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后一场戏对白首句与前一场戏对白末句的衔接或重复的联系来达到场景转换的自然过渡。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中,有一场戏末尾的对白是“党不能扔下咱不管”,紧接的一场戏的第一句对白是“不要!不要!就咱几个党员干!”另外一种为下一场戏的对白音轨提前进入上一场戏结尾,利用对白在转场处不间断来完成转场。电影《逃离德黑兰》逃离段落中,从众人走出加拿大驻伊朗大使馆大门开始,下一段落杰克和安格尔争吵的对白就开始进入,三个镜头之后,转到CIA安格尔办公室,继续两人争吵。这种转场方式的优点是在有限的银幕时间内,容纳尽可能多的叙事信息,同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助于造成观众对下一场戏的某种期待和悬念,当切到下一场戏时,观众预期得到满足,这种心理期待的满足削弱了视觉内容的跳跃,从而达到流畅转场的目的。

十、音乐转场剪辑

音乐转场剪辑是用音乐手段达到场景自然过渡的技巧,打破音乐与所配画面的起止处完全同步的传统格局,把音乐向前一场戏画面末尾或向后一场戏画面开始处延伸一定的长度。这一技巧如果运用得好,可远远超出转场功能的范围,音乐与画面配合后使某一特定场景产生特殊的感染力。有时它能使人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回味中,有时则能给人造成对即将降临的灾难和不幸的预感。在电影《山河故人》中,女主角在火车上向父亲坦白自己与晋生的恋情,在父亲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考虑好就行了”之后,女主角开心地哼起了Go west的旋律,伴随着轻快的曲调,镜头切换,画面中呈现的却是女主角的父亲独自站在火车车厢连接处面无表情地望向窗外,此处运用的正是音画对位的手法,音乐是欢快的,而画面中的父亲却不太开心。

十一、音响转场剪辑

音响转场剪辑是利用音响元素,借助两场戏首尾相交之处音响效果的相同、相似或串位(导前或延续),以达到场景的自然转换。电影《鸟人》中为了更好地表现“鸟人”,编剧专门设置了一个与“鸟人”截然相反的人物艾尔。表现艾尔这个人物,除了细节的刻画外,视听手段的渲染作用至关重要。“鸟人”是个生活在主观的理想世界、梦幻世界中的人,要突出“鸟人”的这种主观性和理想色彩,重要的是表现和强调艾尔的客观性和现实色彩。所以,与“鸟人”经常处在非现实的群鸟的鸣叫声和音乐声中不同,艾尔始终处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而这种真实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环境的音响来表现的。开始,“鸟人”是处在非现实的声音世界中——鸟的鸣叫声、艾尔等人的画外音和那种纯净的、似真似幻的、类似天堂之音的音乐(“鸟人”的音乐)。接着,艾尔出场的时候,那种缥缈纯净、似真似幻的、类似天堂之音的音乐刚刚停止,艾尔所处的现实环境医院走廊的嘈杂的噪声便立刻涌入——电梯的下降声、电梯门的撞击声、人的走路声、病床轱辘的移动声、金属器皿的碰撞声、扩音器中传出的召唤某大夫的呼叫声等。

十二、景物转场剪辑

景物转场剪辑借助景物镜头在两场戏之间作为间隔的手段来表示场景的转换。景物镜头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以景为主、物为陪衬的镜头,用这类镜头做转场剪辑,既展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景物风貌,也表现时间和手段的变化,又是以景抒情的表现手段;另一种是以物为主、景为陪衬的镜头,如田野上拖拉机驶过的镜头、城市街道上汽车和马车驰过的镜头等。很多影片都利用各种交通工具驶过镜头或用静物(如建筑物前的圆柱、雕像、室内的陈设)挡住镜头作为转场手段。

十三、相似性因素转场剪辑

相似性因素转场剪辑的上下镜头中具有相似的主体形象,或者是位置重合、形状相近、颜色相近、光影相近、人物表情相似、情绪相似、运动方向和速度一致等,来达到视觉的连续性,减弱观众心理的隔断性,达到顺畅转场的目的。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幼年的马小军和伙伴们一起玩扔书包的游戏,马小军把书包扔到了天空中,书包从天上落下来,接书包的还是马小军,但是却变成了少年的马小军,而且地点也发生了转变。这就通过相同的主体马小军,相同物体书包的连接,人物动作的连续,马小军扔书包这一相似因素完成时间跨度转场。

十四、情绪转场剪辑

情绪转场剪辑是利用情绪渲染的延续性做转场处理。当人物的情绪渲染达到饱和点,观众沉浸在激情的感染中时,借助情绪的贯穿性来转换场面,紧凑而不露痕迹,起到承上启下、一气呵成的作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开场审讯室与电视节目录制现场之间的空间转换是利用人物紧张的情绪进行转场,人物审讯时被殴打之后的混沌状态与电视节目录制现场观众欢呼声中的虚幻感形成一致的情绪,完成不同空间转换。

十五、光学技巧转场剪辑

光学技巧转场剪辑用光学印片方法印出的附加技巧表示时空和段落的转换,是传统的电影手法。这些手法有省略时间和空间过程的作用。在传统的电影形式中,为了表示时间和空间变化,往往在场面、段落之间,特别是在大的情节段落起伏之间运用诸如“叠印”、“化出”、“化入”和“划”之类的技巧。在一般情况下,用“叠印”表现回忆,用“化出”“化入”表示时间过程和空间的转换,用“划”表示一些内容单一、篇幅简短、快节奏的纯属交代性质的过场戏的时空交替。因每部影片风格不同,在用法上也不尽相同。

思考题

1.比较分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微电影《拾荒少年》中巷子追逐剪辑异同。

2.分析北京冬奥会宣传片转场剪辑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