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听语言心理机制揭秘

视听语言心理机制揭秘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容概述讲述视听语言心理机制,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他所感知到的光波刺激变成可辨认的形式或形态。它强调在由静到动的幻觉形式中主体的心理认识和心理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似动现象是指观众在看到一系列静止的画面时,首先承认这组连续出现的、姿势不断变化的影像是同一个对象的规律运动,而两个画面之间视觉形象的残缺部分则由观众根据自己的生活感知经验做了心理补偿。

视听语言心理机制揭秘

内容概述

讲述视听语言心理机制,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视觉暂留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

了解心理补偿的基础。

素质目标

理解似动现象与视觉暂留的关系。

一、视觉暂留

公元17世纪,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1824年,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指出,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把这一现象称为视觉暂留(见图1-2),并把时间定为1/10~1/4秒。后来电影人把最清晰、最佳的视觉暂留时间定为1/7秒。

图1-2 视觉暂留

二、心理补偿(完形心理)(www.xing528.com)

电影是创造运动幻觉的机器,它创造的是现实的幻觉,而不是现实本身。在实际观影过程中,电影银幕上并没有运动,每一个画面都是静态的,之所以出现运动,是因为观众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承认连续出现的、姿势不断变化的影像是同一个被摄体,而两个画面之间断掉的部分,则由观众自己根据生活中的感知经验做了心理补偿。

“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例如,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并非单单从对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感官资讯而来,还包括我们对花过去的经验和印象,加起来才是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人们根据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把尺寸的大小、光线及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转换为距离的远近。根据观众的这种心理补偿,创作者可以创造各种幻觉。比如《火车进站》中的画面是火车头向观众的方向行进,当时在观众观看时引起喧哗。

心理补偿如图1-3所示。

图1-3 心理补偿

三、似动现象

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做了一项实验:在一个黑暗的环境中准备两个发光的物体,并让两个物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当其中一个发光物体突然熄灭、另一个物体突然点亮时,出现的效果是一个物体从第一个位置向第二个位置运动的幻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他所感知到的光波刺激变成可辨认的形式或形态。它强调在由静到动的幻觉形式中主体的心理认识和心理补偿机制的重要性。

似动现象是指观众在看到一系列静止的画面时,首先承认这组连续出现的、姿势不断变化的影像是同一个对象的规律运动,而两个画面之间视觉形象的残缺部分则由观众根据自己的生活感知经验做了心理补偿(见图1-4)。

图1-4 似动现象

思考题

观看电影《雨果》,了解梅里爱拍摄《月球旅行记》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