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具体表现为人们对课程实施取向的探讨。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同的课程实施取向有三种: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enactment orientation)。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根据这一取向,预期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就是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课程方案实现程度高,则课程实施成功;反之,课程方案实现程度低,则课程实施失败。显然,坚持忠实取向将课程实施的本质理解为忠实执行,按部就班,不可能对课程方案作出变革。
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方案的使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主张根据学校或班级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诸方面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课程计划为适应具体实践情境和学生特点而进行的调整、课程实际情境为适应课程计划而可能发生的改变。持这种取向的课程实施者,容易将课程实施的本质理解为“协调中的变革”,人们相信,课程实施不可能只是一个事件,更重要的是个过程,在过程中实施者不可能不对课程方案进行修订,甚至改变,以适合其自身的目的。(www.xing528.com)
创生取向(有译缔造取向)则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师生在具体情境中联合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在缔造过程中,已经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或实现“再造”的材料或背景,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教师和学生不断变化和发展。随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课程本身也在不断地进步。
应该说,以上三种取向在对课程知识的产生、对课程变革的假设、研究方法以及教师角色的理解有着很大差异,三者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优缺点。由于教育和社会情境极其复杂,教育变革的需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情境中三种取向的价值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也可以被视为从“过程论”角度对课程实施本质的理解。实际上,课程实施可以视为课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发展过程中,从课程实施者对待“课程”的态度、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在过程中的变革或变化程度、课程实施在不同情境中的实际效果,或者从课程实施过程中重“内容”或重“方法”等角度理解课程实施,均可以产生不同的实施取向。这些尝试性探究,不仅对理解课程实施过程有帮助,而且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课程实施本质的思路,启发人们从不同层次,立足不同角度,在不同水平上研究课程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