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新走向:创新教学引论

现代教育发展新走向:创新教学引论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生活教育化相适应的便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使教育越出了仅仅是学校教育格局的局限,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整体空间。[9]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现代教育不能只依靠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应同时在终身教育原则控制之下,建立一个由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之外获得或领会到广泛而多样的信息,这也是未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教育发展新走向:创新教学引论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论争最大的意义在于认识到了教育中的三对主要矛盾:教师与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矛盾。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影响都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现在的趋势是:

考虑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针对进步教育(“现代教育”)过于注重学生自主活动,过于强调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回到基础”、“注重质量”的呼声中,人们又转而强调“学科中心论”的课程形式,但并非全部采用学生中心课程。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大部分学校把学生的设计活动和传统的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而不再是单纯的学科中心课程。

生活教育化和教育生活化。人类世界被分割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8]人生的意义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寻找。而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域,是生活世界的理性积淀物。然而,在科学世界里,“我们在生活世界中所经验到的对象的‘感觉丰满性’,却被科学系统地抽象化了。”[8]

与人类世界的分割相适应,教育也被分割为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由于对科学理性的盲目极端崇拜,科学世界的教育被当作教育本身,被当作人的教育的全部,而更为根本的生活世界的教育却不知不觉地被遗忘了。从而导致生活非教育化和教育的非生活化。由于对生活世界及其特征的漠视,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着知识与生活相悖离的现象,使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缺乏内在关联,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抽象”而与生活世界无关,这是人类在教育方面的“拉普他之厄”。[8]

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教育生活化与生活教育化,即教育与生活的重新结合。教育生活化是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起来。而生活教育化则是指寓教育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学生在他日常的生活世界之中受到教育。这是一种大教育的观念。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与生活教育化相适应的便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使教育越出了仅仅是学校教育格局的局限,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整体空间。“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推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9]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正规的学校教育再也不能为人们一次性地提供终生享用的知识”,[10]我们需要在社会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给人们提供各种条件,以满足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方面受教育的需要。我们必须以终身教育原则构建一种广泛的多样化的学习网络,“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9](P.16)(www.xing528.com)

所谓学习化社会,“也许就是任何时候不只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地实现着价值的转换,以便实现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的社会。”[11]在这样的社会,“人们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体系,而是‘无体系’。”[9](P.200)受教育者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是越来越成为主体,教育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他身上的东西,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一次性”正规学校教育提供给人们终身受用的知识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正规教育是受政府限制的,其内容由学校当局确定,学生必须学习并掌握这些内容,其成绩受到系统的评价,学习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有系统的、成体系,有教学法规范和学校时间表可循。

非正规教育则表现为各种具有选择性或随意性的活动,这些活动是由学校、社会或学生自己组织,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是正式活动的补充。

非正式教育则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家庭生活、在周末、在体育竞赛等等场合使学生受到影响。这是一种“平行式”教育,它甚至比学校更重要、更民主、更开放。

现代教育不能只依靠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且应同时在终身教育原则控制之下,建立一个由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之外获得或领会到广泛而多样的信息,这也是未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