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教学引论:有效解决创造性可教性问题

创新教学引论:有效解决创造性可教性问题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性是否可教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创造性不可教。二是创造性的结构很复杂,综合性强,很难培养。四是创造性和文化环境因素有关,而社会的文化环境因素是学校教育难以控制和改变的。综合起来说,创造性的培养是可能的,但是,学校教育在创造性的形成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创造性的形成还有赖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独立性强的人,创造性培养的可能性大;对从众性强的人,则可能性小。

创新教学引论:有效解决创造性可教性问题

创造性是否可教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创造性不可教。其理由,一是其和人格因素有关,有人认为,创造性是一种特定的人格特质,而人格因素是相对稳定的(所谓秉性难移),改变的可能性小,也就是说,不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二是创造性的结构很复杂,综合性强,很难培养。创造性是一种比较复杂比较高级的综合素质。它和智力因素有关,和知识经验有关,和人格特征有关。有学者说:“不是靠某个单一的特性而是靠各种特性的特殊结合——特殊的家庭环境、某种社会历史形势、一定的时间地点——才能产生出我们称之为创造力的那种综合。”(注: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0页。)我们可以培养智力,可以培养一些人格因素,可以传授知识,但是,这么多因素的综合而凝聚成的创造性,我们是难以培养的。三是创造性是不可重复的,没有既定的规则和秩序,很难言说。四是创造性和文化环境因素有关,而社会的文化环境因素是学校教育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另一种认为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理由:一是创造有规律、有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二是人人都有创造力,培养是有可能条件的。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并不矛盾,是可以整合起来的。综合起来说,创造性的培养是可能的,但是,学校教育在创造性的形成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创造性的形成还有赖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因素。创造性可以培养,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难证明。从理论上说,人人都有创造潜能,有培养的基础和可能;从实践上说,自从奥斯本倡导创造力开发以来,大量创造教育的培训和实验都证明创造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但正如上面所阐述的理由一样,学校教育在培养创造性方面的难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学校在这方面期望值太高,指望仅仅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够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显然是不实际的。(www.xing528.com)

问题是不仅要指出其难度,而且关键是分析在具体的、现实的条件下,这种可教性或难度呈现怎样的情形?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如何?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首先,要根据培养的对象来具体分析:对儿童说,其可塑性大,固定的东西少,如果施以恰当的教育,则创造性培养的可能性大;对成年人说,可能性则小。对独立性强的人,创造性培养的可能性大;对从众性强的人,则可能性小。其次,根据环境因素的特点分析:如果环境比较宽松、自由、民主,则培养的可能性大;如果现行的制度、条件、文化中消极性因素的影响大,缺少创造性自由发展与发挥的环境,就会使创造性培养的难度增大。最后,还要根据学校教育的水平特点进行分析。就是说,学校教育对创造性培养能够做出多大贡献,还取决于学校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比如学校的设备条件如何、课程的内容和负担情况、教学方法是否灵活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