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把创造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为三个方面,即培养创造的动机和志向,培养创造的能力,培养创造的个性品质。这是直接针对创造性的要素而言的。如果我们把创造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模式,那么,创造教育的目标还应该更广泛一些,从各个方面去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创造教育的基本任务:第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大量思考性的问题,培养怀疑和批判精神。这是创造动机的具体表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剧。第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够发现问题,并不等于愿意解决问题。只有具备解决问题的愿望,才能引起创造的动机。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需要,既来自于人的天然的探索本能和求知欲望,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理想、社会责任感。没有这些需要做基础,学生就不会把问题作为自己探索的课题。所以,进行理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第三,传授和学习活的知识。所谓活知识的本质,在于其自身包含着内在矛盾,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这是活力的源泉。接受性学习是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缺少对知识的深入加工,忽视对知识的思考,轻视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重视选择那些能够引起思考的知识进行教学,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重视科学史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加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系统化);在评价时,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过程)。第四,教会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创造的规律和方法。第五,培养创造的胆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使学生有敢于创造的勇气、善于创造的敏感性、不怕失败的毅力、创造成功的信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