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是一种蕴涵着高创造性劳动的奖项。中科院院士陈竺说:“诺贝尔奖的核心就是创新,能获诺贝尔奖的成果都是有创意的,并且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创意。”(注:《创新是硬道理——陈竺院士谈“诺贝尔奖”》,载《科技日报》,1998年9月17日。)美国从1901年以来,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一直位居世界榜首,这与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创新素质又直接得益于美国的教育。朱棣文教授介绍说:“在美国,老师和父母让他们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养成自己思考与评价事物的习惯。特别是他们要求孩子看待事物要有自己的新观点。”因此,“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有时作出一些难以想像甚至发疯般的事情,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注:吴守一:《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载《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8年第5期。)。
我国的古代教育,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跟随,反对超越。学生死记硬背《四书》、《五经》,囿于传统的习惯和圣人著述,“述而不作”、“仿而不创”。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普遍缺乏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毛泽东早在70多年前就批评说,它“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庸俗的随俗浮沉,高才的相与裹脚”。(注: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将人变成“人形鹦鹉”、“两脚书橱”。到了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引进,教育中有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尤其是解放后曾一度非常重视理工科教育,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但是,即便如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培养;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忽略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学生仍然缺乏创造性素质。当代教育可以说是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偏重智育、偏重考试科目、偏重分数、偏重少数拔尖的学生。曾有两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教育:一幅是,被沉重书包压弯了腰的孩子对正在喝减肥药的妈妈说:“妈妈,给书包也减减肥吧!”一幅是,方脑袋、圆脑袋、三角脑袋,经过学校教育后全变成了方脑袋。可见应试教育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泯灭个性,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中科院院士陈佳洱与杨家福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科学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注:《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载《南方周末》,1998年8月28日。)(www.xing528.com)
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中国应该有诺贝尔奖,这是科学界的共识;中国的教育应该培养出无愧于诺贝尔奖的创造型人才,这是教育界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