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是对中学生的较高层次的实验要求,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在学习《苯》一节时,我们打破教材的原有框架,设计实验课题:测定苯分子组成;猜测并实验确定苯分子结构;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是对中学生的较高层次的实验要求,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例如:在学习了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之后,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通过这样的例子,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论设计的层次,具体到实践层面,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再如:教师完成“乙酸乙酯的水解性质实验”后,适时地将课题改为“验证乙酸乙酯的水解条件”实验,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原理及具体实施方案。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们对性质实验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能力培养。研究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是有机化学的基本目标要求。在学习《苯》一节时,我们打破教材的原有框架,设计实验课题:测定苯分子组成;猜测并实验确定苯分子结构;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通过学生的分步实施,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教师的分层次活动设计,加深了学生对组成、结构和性质三者关系的理解。
结论:
(1)苯环结构特殊,苯环上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键
(2)难以被KMNO4(H+)氧化(www.xing528.com)
(3)与溴水萃取,但不发生反应
结论: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化学教师应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在学生的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拓展实验教学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