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嘉靖刻本研究:《絶句精選》、《拾遺》及《附刻》

明嘉靖刻本研究:《絶句精選》、《拾遺》及《附刻》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書前有嘉靖二十六年楊慎序。後二卷題名與前二卷不同,似出自楊慎《詩林振秀》。《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18138號題作“唐詩絶句精選”,今據卷端之共同部分及版心改題。後有嘉靖二十六年張含跋。《拾遺》前有張含題記,收唐七言絶句四十六首。版心上鐫“萬卷堂”。[4]《嘉靖十一年壬辰科進士同年序齒録》,明萬曆刻本。

明嘉靖刻本研究:《絶句精選》、《拾遺》及《附刻》

明張含輯。明楊慎批點。二册。書高30.3厘米,廣18.1厘米。版匡高17.0(17.3)厘米,廣13.3(14.2)厘米。白口,單黑魚尾,左右雙邊。半葉九行,行二十字

《絶句精選》卷端、牌記書影

張含(1479—1565)字愈光,號禺山,雲南保山人。正德二年(1507)舉人,家居不仕。學詩於李夢陽,與楊慎交好[6]。此書前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楊慎序。卷一卷端題“唐詩五言絶句精選”,卷二題“唐詩七言絶句精選”,卷三題“詩林振秀五言絶句精選”,卷四題“詩林振秀七言絶句精選”。後二卷題名與前二卷不同,似出自楊慎《詩林振秀》。所收之詩不盡爲唐詩,卷三前十九首及末一首、卷四前五首爲漢魏六朝詩。《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18138號題作“唐詩絶句精選”,今據卷端之共同部分及版心改題。後有嘉靖二十六年張含跋。《拾遺》前有張含題記,收唐七言絶句四十六首。《附刻》收五言絶句十首,七言絶句九首。

楊慎序云:“愈光(張含)以詩鳴天下,故所選詩得其三昧若此。將鳩中山之文木,刻毋煛之家林。”後鐫牌記“隆昌張氏刻梓家塾”。版心上鐫“萬卷堂”。卷二後鐫鐘形篆印“百花書舍”,鼎形篆印“萬卷堂”。“隆昌”所指不明,四川有隆昌縣,隆慶元年(1567)始設縣,見《明史》卷四三《地理四》。張含與此縣無涉。

【注释】

[1]《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38册第582頁。李恕生平記載極少,後來清濮應臺、陸在新纂修《廬陵縣志》卷二二葉一四(清康熙刻本)、《宋元學案補遺·别附》卷三,皆據東里之説,而不如此詳。(www.xing528.com)

[2]《明世宗實録》,第7811、8114頁。

[3]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第19册,齊魯書社1996年版,第785頁。又萬曆二十三年(1595)鄭汝璧、田疇等刻本前亦有嘉靖三十八年(1559)游居敬序,當與此同,見《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頁。

[4]《嘉靖十一年壬辰科進士同年序齒録》,明萬曆刻本。

[5]《四庫未收書輯刊》第3輯第10册影印清光緒十一年(1885)四明文則樓陳氏活字印本,第541頁。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46號著録,游居敬本之後、鄭汝璧本之前尚有萬曆十六年(1588)朱洪謨、陳文燭等刻本。其所云康熙間吴郡張匠門本,疑即《中國古籍總目》經部112號著録之乾隆四十七年(1782)吴郡張氏匠門書屋刻本,爲清徐立綱所撰,清代通行者多爲徐本。

[6]參見清劉毓珂纂修《永昌府志》卷四二葉三,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孫麗麗《張含年譜新編》,《保山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