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嘉靖刻本:京式本字体之演变

明嘉靖刻本:京式本字体之演变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這是登科録字體書寫意味减少的一個重要指標。以上兩個例子顯示的登科録字體的整體變化與蘇式本變化的方向是一致的。當然,登科録的這種變化屬於類型内的演變,並没有改變其京式本的類型歸屬。而且,即使進入隆慶、萬曆以後,登科録也没有發展成蘇式本。只不過登科録的京式本風格比較典型,或者説受到的約束比較强,演變的程度並没有越出京式本的範疇。

明嘉靖刻本:京式本字体之演变

嘉靖本登科録,在明代科舉録中保存得最完整。嘉靖一朝十五科登科録,天一閣保存了十四科,僅缺嘉靖五年(1526)一科。登科録每三年刻一本,連續不斷,是分析版刻風格演變的絶佳材料。版刻風格包括字體、版式、紙張等等,而以字體爲主。字體之所以能成爲版刻風格的主要代表,就是因爲它對版刻的變化反應最爲靈敏。借用考古學上的一個術語,字體應該屬於版本的“鋭感”部位。因此,對於登科録這種風格高度統一、時間又相對比較短的版本,版式、紙張等對版刻風格變化反應不够靈敏的要素,就没有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的變化,而字體則呈現出了一定的變化規律,我們也得以藉此窺見京式本版刻風格演變之一斑。

登科録字體演變的總體趨勢是:書寫意味越來越少,字體越來越硬,結構由緊凑變得鬆散。具體到筆畫方面,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現象,就是筆畫間的牽絲越來越少。在最初的版本中,許多筆畫間都經常性地出現牽絲,最常見的就是兩點水和三點水旁,尤其是三點水旁的後兩點之間,早期很少有不帶牽絲的,而後期則越來越少。這是翻看這十四種登科録,很容易得到的觀感。登科録體例比較程式化,有些内容每科都一樣,比較便於比對。以“資”字的演變爲例,下表列舉了嘉靖朝每科登科録首葉後半葉“太祖高皇帝欽定資格”一句中的“資”的字形:

因《嘉靖三十八年進士登科録》卷首有缺葉,故缺此字。從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資”字字體雖無根本變化,但仍有細微差别。首先上部的兩點之間的牽絲,前三科很明顯,十四年(1535)之後已無牽絲,只有二十六年(1547)例外。其次字體結構呈現越來越鬆散的趨勢,四十一年(1562)、四十四年(1565)兩科尤其明顯。

再選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治”字作量化分析,可以更精確地説明這個問題。“治”字在登科録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而且在每一科中的數量也比較均衡。登科録的主體内容是進士名録和文録,進士名録部分每個進士都要介紹“治某經”,而文録部分爲殿試對策,主要談的是治國之道,“治”字出現的頻率也比較高。統計的結果如下表:

續 表(www.xing528.com)

從上表可以看出,有牽絲的“治”字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十四年(1535)是一次大幅度的降低,二十六年(1547)是一次比較大的反彈(與“資”字的情况一致),三十五年(1556)降到最低,此後略有反彈。但整體的下降趨勢並没有根本性的改變。統計的結果和我們的觀感是一致的。這是登科録字體書寫意味减少的一個重要指標。

以上兩個例子顯示的登科録字體的整體變化與蘇式本變化的方向是一致的。當然,登科録的這種變化屬於類型内的演變,並没有改變其京式本的類型歸屬。而且,即使進入隆慶、萬曆以後,登科録也没有發展成蘇式本。恰恰相反,登科録的這種字體變硬的趨勢並未一直向前發展下去,而是反過來向另一種書寫體回歸。三十八年(1559)科以後“治”字、“資”字牽絲的反彈,有可能代表了這種趨勢的開端。這是嘉靖本向隆慶、萬曆本過渡的類型之一。不過在嘉靖年間,這個問題還没有比較充分地展現出來。若要將此問題搞清楚,需要進一步將隆慶本和萬曆本納入研究範圍。

嘉靖時期大多數京式本的演變趨勢與登科録是一致的,都是書寫意味越來越少,筆畫拉直,字體變硬。只不過登科録的京式本風格比較典型,或者説受到的約束比較强,演變的程度並没有越出京式本的範疇。而各省的京式本,尤其是府縣以下所刻,受到蘇式本的影響,不少版本變得風格雜糅,加上刊刻不精,有時不太容易分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