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嘉靖刻本研究:版刻风格与成因

明嘉靖刻本研究:版刻风格与成因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嘉靖本科舉録的版刻風格具有很强的統一性,即向京式本統一。前面討論過蘇式本,我們知道,嘉靖時期,蘇式本已經在全國大行,成爲主流版刻風格,其白口、方體字風行一時。總之,鄉試録的版刻風格是參照登科録、會試録而來的。而登科録、會試録,從其進呈御覽之鄭重可以看出,其版刻風格首先要考慮皇帝的需要。

明嘉靖刻本研究:版刻风格与成因

嘉靖本科舉録的版刻風格具有很强的統一性,即向京式本統一。首先,最統一的是版式,登科録、會試録、各省鄉試録,包括武舉録和武舉鄉試録,幾乎全部爲粗黑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如《嘉靖十一年進士登科録》(圖1-4)、《嘉靖二年會試録》(下編001)、《嘉靖十九年順天府鄉試録》(下編006)、《嘉靖二十三年武舉録》(下編003)、《嘉靖肆拾年浙江武舉鄉試録》(圖3-16)。就已查驗的一百六十六種科舉録而言,書口方面,只有《嘉靖四年山東鄉試録》、《嘉靖元年山西鄉試録》(圖3-17)、《嘉靖元年河南鄉試録》三種爲白口,還有一種《嘉靖七年江西鄉試録》(圖3-18)爲細黑口,其他全部爲粗黑口,白口和細黑口加起來,所占的比例也只有百分之二點四。魚尾方面,只有《嘉靖七年江西鄉試録》《嘉靖十六年廣東鄉試録》《嘉靖十九年廣東鄉試録》三種爲單白魚尾,《嘉靖元年雲貴鄉試録》(圖3-19)、《嘉靖四年雲貴鄉試録》《嘉靖十六年貴州鄉試録》三種爲雙對黑魚尾,其餘全部均爲單黑魚尾,極少有例外。至於四周雙邊,則無一例外。

其次行款也非常統一。《會試録》和各省鄉試録的行款一律爲半葉九行,行十八字,非常整齊。登科録的行款則偶有參差,嘉靖二年(1523)、嘉靖八年(1529)、嘉靖十一年(1532)三科爲半葉十行,行二十字[21],嘉靖十四年(1535)科前面《玉音》《恩榮次第》部分爲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後面文録部分爲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22]。其後諸科除嘉靖三十二年(1553)偶然恢復半葉十行行二十字之外,其他一律固定爲:《玉音》等半葉十行,行二十字,文録半葉十行,行十九字。

圖3-16 嘉靖刻《嘉靖肆拾年浙江武舉鄉試録》 天一閣藏

圖3-17 嘉靖刻《嘉靖元年山西鄉試録》 天一閣藏

圖3-18 嘉靖刻《嘉靖七年江西鄉試録》天一閣藏

圖3-19 嘉靖刻《嘉靖元年雲貴鄉試録》天一閣藏

圖3-20 嘉靖刻《嘉靖七年應天府鄉試録》 天一閣藏

再次是字體方面,大部分均爲京式本的自然書寫體,例外主要爲南直隸、山東和福建三個省,其中又以南直隸最爲突出。南直隸從嘉靖七年(1528)科已開始向蘇式本過渡(圖3-20),至十年(1531)科完成,此後全部爲蘇式本的方體字。山東則從嘉靖十九年(1540)科開始變化(圖3-21),向蘇式本字體轉型,但後面不太穩定,個别科會有反彈。福建則從嘉靖二十五年(1546)科開始轉向蘇式本字體(圖3-22),不過福建的蘇式本帶有建本的特點,不如南直隸的字體典型。

最後這種統一性還體現在版匡和書籍大小方面,版匡高基本都在22厘米上下1厘米範圍内浮動,寬基本在15厘米上下1厘米範圍内浮動。書籍高多在29.5厘米至33厘米之間,寬則在17厘米至19厘米之間。

如此統一的版刻風格在嘉靖刻本各類書籍中是非常罕見的。前面討論過蘇式本,我們知道,嘉靖時期,蘇式本已經在全國大行,成爲主流版刻風格,其白口、方體字風行一時。然而科舉録,尤其是各省鄉試録,數量很大,覆蓋地區如此廣泛,包括全部兩京十三省;持續時間也非常長,貫穿整個嘉靖時期,竟然只有南直隸、山東、福建的字體受到了比較明顯的影響(版式依然保持不變),而整體上則大致保持着京式本的風格。這種情况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

圖3-21 嘉靖刻《嘉靖十九年山東鄉試録》天一閣藏

圖3-22 嘉靖刻《嘉靖二十五年福建鄉試録》天一閣藏(www.xing528.com)

書籍實物版本的風格與其閲讀對象有關。科舉録皆須進呈御覽,《禮部志稿》中有專門條目規定,如:

《進呈會試録》云:

進試録,例用黄綾殻一本,紅綾殻二本,俱用銷金黄紅包袱,本部尚書及郎中呈進。有太后、中宫、東宫仍各備紅綾殻三本,俱用銷金紅包袱呈進。[23]

《進呈登科録》云:

每科本年九月初一日,儀制司郎中進朝至左順門進登科録,行一拜三叩頭禮。司禮監官捧進。[24]

《試録程式》云:

凡各省奏到試録,長短難以進呈御覽,本部每遇鄉試之年,通行天下,遵照本部降式:黄綾殻二本,紅綾殻四本,長一尺二寸,闊六寸七分。[25]

可見三者都是要進呈御覽的。而且禮部爲了給皇帝看時比較整齊美觀,還專門規定了各省鄉試録的書籍尺寸:長一尺二寸,約合38.4厘米;寬六寸七分,合21.4厘米[26]。這個尺寸遠大於天一閣所藏大多數鄉試録的尺寸,當是因進呈本規格較高之故[27]。這裏規定的大小標準,應該是參照了登科録和會試録的。

不僅是書籍大小,字體方面也有一定要求。如《禮部志稿》卷七一《題行鄉試條約》云:“小録文字務將文理平正者録出……其書寫刊刻要字畫真楷。”[28]“小録”指的是鄉試録,“小”是相對登科録、會試録而言的。這裏的“字畫真楷”主要强調的應該是文字要認真端正,不可潦草,不一定是嚴格限定必須用某一種具體的字體,如必須内府本的字體、不可用宋體字等,宋體字雖不如内府本那樣的楷書體漂亮,若論“字畫真楷”,也能説得過去。但是這個規定表明,禮部對這方面是非常關注的,並且是有要求的。那麽要求的標準是什麽呢?顯然還是要考慮皇帝的喜好。《題行鄉試條約》還規定:“小録書板照本部會試録式樣,不許仍開掌行科舉文字吏及謄録對讀生員姓名。”[29]這裏規定的雖然是内容方面的格式,但在整個版式字體等形式方面,也會促使鄉試録向會試録靠攏。

總之,鄉試録的版刻風格是參照登科録、會試録而來的。而登科録、會試録,從其進呈御覽之鄭重可以看出,其版刻風格首先要考慮皇帝的需要。而明世宗對科舉録一向比較重視,曾因應天府鄉試録格式的瑕疵和相關内容的不當,命錦衣衛將考官江汝璧、歐陽衢逮治,並懲罰該科舉人“不許會試”[30]。當然,内容與版刻風格没有必然關係,格式瑕疵指的也不是字體、版式等風格問題,但皇帝對鄉試録的高度關注,必然會對科舉考試中的各級官員産生影響,使他們更加小心,會更注重從各方面考慮皇帝的好惡。科舉録雖然帶有一定的檔案性質,但其實物形態與普通書籍一樣。那麽皇帝對於書籍的標準是什麽呢?答案顯然要到内府刻本中去找。從某種在程度上來説,内府本是皇帝或者皇家的“家刻本”,也是京式本的最高標準。這樣來看,全國各地的鄉試録都趨向京式本,也就很自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