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嘉靖刻本研究》:破解京式本版本特征

《明嘉靖刻本研究》:破解京式本版本特征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式本興起於明前期,相對於蘇式本的新,京式本是較舊的。京式本的中心地區是北京。地方刻本主要爲大部分的各省鄉試録、一部分藩府刻本以及部分距文化中心較遠的基層或邊遠地區刻本。京式本的基本特徵主要也可以從字體和版式兩方面來看。如司禮監本《大學衍義》,其特徵最爲典型。京式本中的司禮監本以及禮部所刻登科録、會試録和各省所刻鄉試録,版式闊大,一般版匡高25厘米左右,寬15厘米以上。這也是京式本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

《明嘉靖刻本研究》:破解京式本版本特征

京式本興起於明前期,相對於蘇式本的新,京式本是較舊的。經過自明初至明中葉一百多年的發展,京式本幾乎遍布全國各省。但由於蘇式本的强勢傳播和擴張,至嘉靖後期,京式本已經退出江浙等主要刻書中心,並且在其他省份也越來越少。京式本的中心地區是北京。北京地區刻本主要包括内府(或司禮監)刻本及中央各機構、順天府等官方刻本。地方刻本主要爲大部分的各省鄉試録、一部分藩府刻本以及部分距文化中心較遠的基層或邊遠地區刻本。

京式本的基本特徵主要也可以從字體和版式兩方面來看。在字體方面,其特徵爲:(1)爲自然書寫體,筆畫自然流利,不同於蘇式本字體方板和脱離自然書寫的特徵。其筆畫有自然書寫帶來的彎曲,不像蘇式本筆畫多被拉直。從書法上來看,大體屬於館閣體一系。有的比較圓活,接近趙體。有的稍顯方整,可能是受到了姜立綱字體的影響。(2)筆畫轉折處比較圓潤,不像蘇式本的方體字那樣棱角分明。(3)横畫收筆或無頓筆,或略微一頓,所形成的角比較圓潤,不像蘇式本的方體字呈三角形狀。(4)有的字筆畫間常會有牽絲,如三點水旁、“心”字後兩點等。這在蘇式本中基本是看不到的。代表性版本如嘉靖六年(1527)司禮監刻本《大學衍義》(圖1-3)、嘉靖十一年(1532)寧藩建安王朱覲鍊刻本《西江詩法》(下編081)、嘉靖刻本《嘉靖十一年進士登科録》(圖1-4)。

在版式方面,京式本多數是粗黑口,四周雙邊,雙黑魚尾。如司禮監本《大學衍義》,其特徵最爲典型。也有少量白口、左右雙邊的,如嘉靖十六年(1537)曾添錦、劉訒刻本《鄢陵志》(下編005),此書刻於北京。還有少量白口、四周單邊、白魚尾的,如嘉靖九年(1530)朱素和刻本《雲巖史》(下編045),此書刻於徽州府休寧縣。(www.xing528.com)

京式本中的司禮監本以及禮部所刻登科録、會試録和各省所刻鄉試録,版式闊大,一般版匡高25厘米左右(科舉録在22厘米左右),寬15厘米以上。開本高30厘米以上,寬20厘米以上(科舉録在18厘米左右)。一部分藩府刻本,如《西江詩法》,版匡、書籍尺寸也比較大,堪比内府本。這也是京式本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

圖1-3 嘉靖司禮監刻《大學衍義》浙江圖書館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