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职业成人教育的管理实践与研究

农村职业成人教育的管理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2006年,农业部、教育部等6部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50余万人次,转移就业300万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培训任务由教育系统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完成。我们在2006年度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对实施计划提出了要求。

农村职业成人教育的管理实践与研究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2002年、2003年、2005年国务院先后召开的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都对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

2006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围绕“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认真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开展培训,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提高农民生产能力,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富余农民转移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06年两个计划的实施情况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

(1)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达到3 503.5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 563.5万人次,技能性培训1 373.51万人次,转移后(进城农民工)培训566.49万人次。培训数量比2005年增加233.5万人次。培训规模有所扩大,培训质量有较大提高。

(2)教育系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农业部、教育部等6部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50余万人次,转移就业300万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培训任务由教育系统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完成。

(3)全国有11.9万所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其中,中等职业学校6 912所,占参与培训学校总数的5.8%,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的48%;乡(镇)村成人学校11.21万所,占参与培训学校总数的94.2%,占全国农村成人学校总数的67.55%。

(4)2006年培训数量增加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是:山东、四川、新疆、福建、江苏;培训数量减少较多的省(市)是:吉林、河北、北京、江西、黑龙江。2006年培训规模大,培训数量超过190万人次的省是:四川、山东、浙江、河南、陕西、江苏、湖南。

2006年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见表1。

2.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

(1)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数量达到4 520.58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50 387.2万人的8.97%。全国10个省(区、市)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云南省培训531万人、河南省441万人、江苏省360万人,浙江、河北、四川、山东、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区、市)的培训也都超过200万人。10省(区、市)共培训3 070万人,占全国培训总量的68%,在全国农民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有9个省(区、市)2006年的培训人数超过2005年的培训人数。其中,辽宁省增加65.99万人,河南省增加42.55万人,广东省增加38.82万人,云南省增加17.82万人,福建、上海、宁夏、山西等省(区、市)也有所增加。

(2)全国20个省(区、市)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为37.49%、天津市为33.3%、云南省为25.8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23.46%,上海、重庆、江苏、吉林、浙江、贵州、陕西、青海、山西、黑龙江、福建等省(市)的培训率为10%~18%。

(3)全国有15.1万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和38.95万个教学点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06年,县办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有1 426所,培训学员134.28万人,乡镇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有22 064个,培训学员1 978.95万人,村办农民技术培训学校12.4万个,培训2 314.52万人,其中乡村两级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培训的人数占培训总数的94.98%,成为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阵地,其作用不可忽视。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技术培训774.81万人,有相当部分的培训学员是农村成人。

(4)成人技术培训以1周至1个月以下的短期培训为主。2006年参加成人技术培训的5 733.62万人中,培训时间在1周至1个月以下的占69.65%,1个月至半年以下的占22.19%,半年以上的占8.16%。

2006年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见表2。

表2 2006年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统计表 (单位:万)

续表

注:农村就业人口是中国统计资料2006年的数据,教育培训数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据,2007年培训计划是各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处报送的数据。

二、推动培训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教育部开展的主要工作

(1)积极推动“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实施国务院6部门“阳光工程”、“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 500万人和实用技术培训5 000万人的要求。我们在2006年度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对实施计划提出了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05年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通报》和《关于2005年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的通报》,总结通报了各地农民培训的情况,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还通过召开研讨会,印发教育部简报等宣传推广了天津、北京、湖北、上海、广西、江苏、浙江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了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2)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2006年4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 5号)印发以后,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做出部署。同年5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06] 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教育系统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大意义,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一些地方转发了教育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本地区的工作任务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3)加强县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2006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拨出约20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建设了171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央财政扶持建设的21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17个实训基地,有一部分也安排在县(市)职业学校。近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12.5亿元专款,支持了634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投入8 800万元专款,支持了55个县级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

2.各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加强教育部门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湖北省教育厅成立了“一把手”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推动各地农民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了培训工作机制,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站,形成了教育培训网络。

(2)制定计划,明确任务,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基层。黑龙江、吉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市)教育部门都通过印发文件,确定培训任务,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农民培训任务落实到基层。贵州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地市教育局和职业院校,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职业院校校长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学校;全省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督导评估制度,将培训情况作为教育部门、职业院校评优评先以及安排中央和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的重要依据,有效地调动了培训工作的积极性。重庆市建立健全了培训任务分解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培训情况月报、季查、年终评比奖励等制度。湖南省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年培训农民2 000人,中等职业学校年培训1 500人,乡镇成人学校年培训1 000人次以上。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国家级和省级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数与当年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相当,省辖市的职业学校每校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招生人数的50%。西藏教育厅制定了培训计划,明确了各地、市教育局和地区职业学校的培训任务。

(3)加强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健全培训网络。陕西省积极实施“一网两工程”,把职业教育网络建设作为新农村人才培育体系建设的重点,2006年,新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5所,建成省级示范乡镇成人学校90所。河南、山东、吉林等省重点建设好县(市)职业教育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形成县域农民培训网络。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民学校建设方案,要求建好100个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推动全省乡镇农校建设。浙江省创建了189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省三级以上乡镇成人学校1173所,占乡镇成人学校总数的85%,增强了成人学校的培训服务能力;全省有223所职业学校、557所乡镇成人学校被各级政府命名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广东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投入数亿元资金,建成了196所省级示范性成人学校和覆盖所有乡镇的成人学校,成为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阵地。云南省评估认定了180所省级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建成了乡村成人学校12 072所,年培训农民530万人,规模为全国第一。四川省投入1.1亿元,建设28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12个专业实训基地,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能力。山东省教育厅重点规划的10个实训基地、100个重点职业学校、200个重点特色骨干示范专业中,面向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的骨干示范学校及示范专业(点)、实训基地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专业(工种)达128个。黑龙江省教育系统有1个国务院扶贫办命名的国家级培训基地,123个省教育厅命名的省级培训基地,成为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辽宁省财政安排6 850万元,补助开展转移培训的36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购置实训设备。河南省投入近700万元,以奖代补,重点加强了35所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和35所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的建设,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奠定了基础。天津、江苏等地努力改善乡镇成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扶持了一批独立设置的农村成人学校,有力地提高了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能力。

(4)积极抓好初中、高中毕业未升学的“两后生”教育培训。江苏省实施“两后双百”计划,即对“两后生”百分之百地开展培训,培训合格后百分之百地推荐就业,每年培训“两后生”30万人以上,并帮助培训合格者全部转移就业。陕西省政府实施“人人技能工程”,要求对所有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施全覆盖式培训。浙江省2006年对6.1万名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半年到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青海省财政安排1 620万元,用于教育部门对9 000名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www.xing528.com)

(5)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湖北省在农村职业学校设立卫星信号接收点,使农民能够就近、低成本地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采用集中面授、多媒体演示、网络远程教育、实地指导、技术骨干示范、课后回访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成效。河南省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及时把信息和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辽宁省推广“一校办两教,日校办夜校”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在初中安排1名副校长主抓农村职业培训工作,利用学校的设施和劳技课教师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内蒙古以旗县为单位,分级承担培训任务,职业学校主要开展技能性培训和转移后培训,乡镇成人学校主要开展引导性培训。山东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每年培训进城务工人员20多万人次。上海市积极开展转移后农民工培训,2006年共培训7万人次,规模比上年增长5.4倍。

(6)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广东省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充实师资队伍。一是邀请各学会与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参与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二是邀请科学技术协会农业科技专家指导培训工作。三是积极发挥省农业科技服务队的作用,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引进和技术培训。四是鼓励、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技术人员带动农民学科技,依靠科技致富。吉林省教育厅要求农村成人学校的教师按乡镇总人口每万人不少于2名的标准配备,2006年,全省农村成人学校专任教师比2005年增加473人。

(7)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作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省级经费投入由10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等地都努力按照农村常住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落实农民培训经费。河南省2006年筹措6 424万元,用于开展转移培训。广东对13万贫困农村青年实行2~3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帮助10多万贫困家庭实现脱贫。湖南省组织实施“职业院校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安徽、广西等地采取“财政拨一点,联系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培训机构让一点,个人自己付一点”的方式,努力解决经费问题。

(8)加强服务。2006年,各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加强了对转移农民的服务工作。湖北省教育厅与劳动部门配合,完善了就业网络,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内企业建立劳务供求合作关系;建立了就业服务档案,实行培训就业后跟踪服务,对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的,继续组织学习,合格后再推荐就业。甘肃省教育厅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加强对转移培训学员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陕西省教育厅依托“职业教育就业信息网”、“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中心”和“职业教育法律维权服务中心”,为培训学员及时收集发布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各地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

(9)加强检查、评估和奖励。湖南省教育厅发文规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要作为评估职业学校办学思想是否明确、办学定位是否准确的一项重要指标。”贵州省、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分别组织了对全省(区)教育部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督查评估。湖北省教育厅安排职业教育专项奖励经费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对职业院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培训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予以倾斜。河南省教育厅拿出100多万经费,奖励超额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的地市。上海市教委建立了“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奖励、支持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10)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陕西省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在转移培训中,农业部门主要抓培训对象的组织,教育部门主要抓培训工作,劳动部门主要抓劳务输出。上海市教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实施“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及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办理“职业培训账户卡”发放政府培训补贴;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围绕农业服务类岗位的用人需要,确定培训项目;教育部门组织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负责统筹实施转移培训。

三、培训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就业,使农村劳动力总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6年全国有10 568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跨省就业5 654万人。一些地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尚未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有相当部分是妇女和中年人,组织动员和教学工作的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已成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农民培训规模连年下滑。2006年全国实用技术培训人数比2005年减少273万人。有21个省(区、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比上年减少,明显减少的有9个省,培训人数减少超过20万人的有:山东省减少101.64万人、河北省减少94.71万人、四川省减少42.14万人,以及陕西、贵州、江西、黑龙江、广西和北京等省(区、市)。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率低于4%的有8个省(区)。其中,广东省为3.93%、海南省为3.76%、宁夏回族自治区为3.2%,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培训率低于3%,西藏未报统计数据。这其中既有保障条件没落实的问题,也有对农民培训重视不够、工作不力,以及统计等方面的问题。

(2)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农民培训重视不够,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保障条件没有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大幅度减少。而且由于开展培训的经费扶持、表彰奖励措施没有落实,影响了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农民培训规模的扩大和培训质量的提高。

(3)全国农村成人学校的数量和教职工数量继续减少,影响了农民培训工作。2006年与2005年相比,乡镇、村办农村成人学校数量减少13 432所,农村成人学校教职工数量减少18 115人,使农民培训的能力继续削弱。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相比,许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师资、设备、住宿等条件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转移培训能力。

(4)一些地方“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工作推进不力,农民培训尚未形成合力。农村各类教育和各有关部门的培训能力、资源的统筹配合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在教育系统内,农村中小学校是开展农民培训的重要资源,各地有不少依托农村中小学开展农民教育的先进学校,也形成了不少好经验,但总体而言,在农民培训上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国家用于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项目很多,经费也不少,但由于缺乏整合,很多经费都用于各部门自己建设培训基地。一方面是穷国办大教育,投入的总量不足,一方面是投入资源的统筹、共享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又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农民培训工作的普遍持续发展。

(5)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能力还难以尽快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我国进城农民工总数大约1.2亿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农民工普遍缺乏劳动就业培训机会,技能素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

四、进一步推进培训工作的要求和政策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级教育部门和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继续围绕“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和“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扩大培训规模,丰富教学内容,灵活培训方式,努力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加大力度、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年度培训任务。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已明确提出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 500万人次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 000万人的任务,这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工作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既是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是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目标要求2007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比2006年增加1500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率提高到13.4%,增加4.4个百分点。目前29个省(区、市)所报2007年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是5 079万人,与教育部提出的年培训6 000万人的目标还差900多万人。各级教育部门要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列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比率和培训质量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努力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培训任务。在调整计划的基础上,要总结推广贵州、重庆、河南等地逐级落实培训任务的做法,将培训任务落实到基层和学校。

(3)要抓好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的工作。教育系统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要重点抓好云南、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浙江、河北等人口大省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省;同时要抓好培训人数比上年明显减少和年培训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各地也要振奋精神,努力抓好培训工作,消除薄弱现象。通过抓住重点、难点地区,带动一般地区,推动全国农民培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重点抓好河南、四川、安徽、湖南、广东、江苏、湖北和广西等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多的省份的工作。要努力做好对农村“两后生”的培训,争取实现“全覆盖式”职业技能培训。

要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培训。2006年教育系统培训进城农民工566.49万人次。同期,跨省流动的农民工超过5 600万人,今后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因此,要推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天津等农民工流入数量集中的省、市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4)继续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要继续总结推广陕西省“一网两工程”和山西省“日校办夜校”的经验。充分发挥县职业学校、乡村成人学校和中小学校、各种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增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能力。农村职业学校要努力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规模,发挥“龙头”作用。要争取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校设有专人分管农民培训,发挥远程教育设施的优势,开展农民培训。一些地方撤点并校,闲置的校舍应作为农民培训和开展学前教育的场所。农村成人学校要深化改革,健全各项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要继续办好一批培训规模大、培训项目多、培训质量高、为农服务能力强的骨干示范学校,成为农民培训的重要力量。要推动一批转移培训规模大、成绩突出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成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区学校的作用,加强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要在政府统筹领导下,加强与农业、科技、扶贫、劳动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培养新型农民,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其他培训计划的实施。加强与中央统战部和香港李兆基基金会的合作,抓紧在四川、陕西、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温暖工程”20万人的培训任务,树立教育部门培训的品牌。

(5)多渠道增加对农民培训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增加经费投入的要求,增加对教育系统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要总结推广浙江、江苏、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在地方财政和教育经费中设立农民培训经费的做法,逐步建立政府、基层、用人单位、学员个人共同筹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制度。

各地要重视农村成人教育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农村中小学落实负责农民教育的人员,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的师资、校舍,特别是远程教育的设施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在这方面,我们要主动争取基础教育部门的支持,共同推出一些如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学校、山西省阳曲县等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都办得好的典型。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要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要求,解决农村成人学校教职工编制,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6)加强总结、宣传、表彰力度。教育系统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制度,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实施计划的情况作为评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激励措施,定期公布农村两个培训计划的进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开展检查评估,形成一批农民培训的先进单位和学校,表彰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7)进一步发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通过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信息共享、课题研究、参观考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活动。2006年将重点抓好总结宣传经验、课题研究、协助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的评选和表彰活动。要继续加强委员会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发挥委员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1] 本文摘自作者2007年8月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成人教育委员会年会上关于2006年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的报告,原载于《中国农村教育》2007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