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推进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推进实践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1月7~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和部署实施国务院《决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几年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仅对我国职业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的改革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推进实践研究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1月7~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和部署实施国务院《决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几年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仅对我国职业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的改革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首先介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然后就落实会议精神,对2006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谈一些思路和想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

1.会议召开的背景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特色日趋鲜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全社会的支持。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取得的新成绩

①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4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14 454所,招生566万人,在校生1 409 万人,毕业生359.95 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如图 1 所示;高等职业院校1 047所,招生237万人,在校生597万人。

图1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在校生数变化情况(单位:万)

②城乡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大进展。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央6部门《2003~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2004年,教育、农业、劳动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当年培训农民250万人,转移220万人,示范带动培训600万人。据农业部统计,教育系统在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的任务超过30%。2004年,教育部实施了“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3 198万人次,其中技能性培训1 579.8万人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效地增加了转移劳动力的收入,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2 936元,其中劳务收入570多元,占20%。四川省2004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13万人,转移1 49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76亿元,是地方财政收入的1.4倍。

1998~2004年,全国农村成人学校培训农村劳动者5.8亿人次,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一大批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

③职工教育成绩显著。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电子冶金建筑化工等许多部门和行业职工的年培训率达到35%以上,电力、铁路等行业职工教育年度培训率均超过50%,有效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④社区教育取得新进展。2004年,39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培训各类人员1 460万人次,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2)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①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办学条件等方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2004年,普通高中招生82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66万人,职普比为4.6,有相当一些地方职普比还达不到3∶7。

1996~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从64.4%下降到40.79%,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从63.18%下降到41.1%,见表1。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比例的分省情况见表2。

表1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率

续表

表2 2004年全国各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率/%

续表

据统计,2004年初中毕业生2 10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66万人,还有714万名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学,应该成为普及高中教育的主要着力点。今后几年,我们要控制普通高中的发展规模,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而规模的发展,主要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

“十五”教育计划提出到2005年高中阶段的普及率要达到65%,而2004年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只达到48.1%。近几年,普通高中快速发展,在校生达到2 220万人,是2000年的1.9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 409万人,比2000年增加225万人。高中阶段普及率的目标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②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偏少,多数学校办学条件差、培养能力弱。近年来有700多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被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了高等学校。另外,行业、企业办学受到严重削弱,不少学校停办,相当一部分行业、企业办的中等职业学校被改做他用,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严重。

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拉大,西部和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2004年底,我国每万人口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平均在校生,东部地区为104人,西部地区为66人;职业学校的平均办学规模,东部地区为1 368人,西部地区为973人;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还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与东部地区学校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差距。

④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占全部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不足8%。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招生、毕业生就业、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

⑤许多地方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成人教育培训规模、办学形式、培训条件等方面,还远不能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20世纪80~90年代,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在全国65%以上的县市实施了“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全国近100%的县、85%的乡镇和61%的行政村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1999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目标的实现,不少地方农村成人教育从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逐步变成摆不上重要议事日程、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大部分地方没有安排农村成人教育经费,许多地方农村成人学校除了教师工资以外,学校公用经费等基本没有来源。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要求精简中小学教师队伍,并要求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成人学校编制标准。目前大部分地方裁减或撤销了农村成人学校教职工,普通中小学也无人分管此项工作。

2001~2004年,农村成人学校从49.64万所减少到19.17万所;教职工从41.35万人减少到27.05万人;年培训规模从8 732.31万人减少到5 127.20万人。一些地方的农村成人教育处于停顿、半停顿状况。农村成人教育成了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部分。图2所示为1986~2004年农民技校毕业生数。

图2 1986~2004年农民技校毕业生数(单位:万)

从总体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

2.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2005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多次对职业教育做出指示: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要着重抓好“普及、提高、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门密切配合,就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政策协调,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送审稿。

2005年9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第106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0月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1月7日至8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有以下4个特点:

(1)会议规格高。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黄菊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陈至立国务委员在会上做工作报告,华建敏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7个成员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务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市)长、副主席,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的负责人,各地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负责人,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共计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2)会议任务明确。这次会议的任务,就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落实国务院《决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3)会议交流的经验好。有16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进行大会经验交流,还有33个单位进行书面经验交流。这些经验集中地反映了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经验、新举措、新进展,很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同时,会上还印发了13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介绍。

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表彰了260个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300名先进个人,这是国家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职业教育战线同志们辛勤工作的充分肯定。

(4)会议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会议在深刻阐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的同时,从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家感到这些政策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指导性强,含金量高。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温家宝总理还指出,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和公正。陈至立同志表示,财政部决定今后每年安排8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每年将资助80万人。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年底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3.会议的主要精神

(1)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决定》和会议明确提出了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 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 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3)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四大工程”。

①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型人才紧缺。据统计,2004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要通过工程的实施,缓解当前我国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的状况。

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我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4%,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占18.5%。到2020年,我国预计还将有2.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要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较低,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9.1%。要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要通过工程的实施,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4)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四项改革”。

①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②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③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④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可以采取前1~2年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学习,其余时间在东部地区和城市学习。鼓励东部和城市对西部和农村的学生跨地区学习减免学费,并提供就业帮助。(www.xing528.com)

(5)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四个计划”。

①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 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②继续实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 000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

③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 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④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6)明确提出要从六个方面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①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创新。要充分发挥公办职业学校的主力军作用。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的资源整合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要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要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目前在四川、江西、浙江、山东等地出现了一大批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职业学校,如四川泸州少敏职业学校、四川联合经济学校、青岛黄海职业学校、湖南省怀化市万昌中等专业学校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民办职业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③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强化企业职工培训,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明确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④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的建设,支持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支持农业和其他艰苦行业、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省级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

要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国家和地方安排的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⑥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职业院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其他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的政策执行。

(7)加强领导和舆论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要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2006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

2005年11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对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做出了部署。

2005年11月15日,周济部长主持召开部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教育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方案。周济部长特别强调,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国务院《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11月19日教育部在广西召开了“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周济同志到会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传达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落实会议精神的有关工作和2006年的职业教育工作。

2006年是贯彻落实《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教育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的职业教育工作,对于完成会议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对2006年的职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已经研究提出了一个工作要点,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高潮

(1)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和职业院校师生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决定》的精神,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举办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讨班,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院校的院(校)长进行轮训。地方也要开展这方面的培训,学习领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3)加强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有关媒体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适时召开职业教育新闻发布会,组织有关媒体对职业教育进行系列报道。

2.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未来,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把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好2006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抓紧制定“十一五”教育规划和《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把实施“四大工程”、推进“四项改革”、抓好“四个计划”综合起来考虑,提出一揽子方案,认真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6年工作要点和“十一五”发展规划。

(3)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扩招100万人。召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认真总结2005年招生工作,对2006年招生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对2005年完成扩招任务好的地方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实施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表扬。

2006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各有关项目都要与各地落实扩招的任务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人的重要战略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要切实加强内涵建设。要结合贯彻《决定》和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树立新的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办学方向和特色。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

3.以服务为宗旨,推动“四大工程”的实施

(1)围绕“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继续推进“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开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煤炭、电子、保安等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护理、电子、建筑四个专业的仪器设备配备标准;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工作;与有关行业联合组织汽修、护理等专业技能大赛。

(2)围绕“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继续实施国务院6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农民工培训。着力推广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和陕西省实施“一网两工程”的经验,各地要制定并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教育部将继续加强与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建设部等部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的联系,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与国务院三峡办联合开展库区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移民子女职业教育工作。

(3)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面向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试点工作,充分利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小学和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培训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4)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抓手,大力推进职工教育。要做好职工教育统计工作。要动员组织职业院校和成人学校,积极开展失业人员、转岗人员的培训。要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

要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开展各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以及建筑、煤炭等农民工较多的行业,要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培训机制。要发挥网络高等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加快“终身学习法”的立法工作。

4.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制定《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引导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等的改革与建设,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四项改革”。

(2)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500个精品专业点,推出1 000门精品课程,评选1 500种精品教材,编写100种量大面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文字和音像教材。

启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建设项目,优先支持一批以培养紧缺人才和积极探索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的精品专业(点)。推动各地和高等职业院校有计划地建设省级和校级的精品专业。

(3)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进“双证制”的实行。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加强与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的工作。2006年,力争使30%以上的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生在考核合格后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共同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立省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认证体系,指导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化技能证书考试接轨。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

(4)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推广学分制和选修制。部署示范性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选择200所试点院校,探索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5)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召开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经验交流会,总结近年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与西部地区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经验,研究解决跨地区招生中的有关政策问题,力争2006年联合招生规模达到40万人。研究高等职业院校跨省招生办法,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辐射。

(6)切实加强就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改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报送工作。推动地方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7)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实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高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5.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抓好“四个计划”

(1)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会同财政部,认真总结2005年工作经验,做好2006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院校的遴选和审定工作。争取在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建筑技术、煤矿安全、护理、生物技术的应用等专业领域安排300个项目的建设。

(2)继续实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计划”。会同国家发改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各地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增加对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投入。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建设300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3)启动“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即“职业教育千百计划”。组织专家研究提出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总体规划和标准,制定评估验收办法。各地要做好本地区高水平示范性院校建设规划。

2006年,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确定2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支持,使这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启动2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工作,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势,引领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学改革,开展技术服务,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4)组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召开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制定下发《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的制度,研究提出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措施和办法。

推进职业教育师资基地建设,完善师资培养培训项目体系。开展以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骨干教师、紧缺专业师资、农村和中西部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培训项目。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性、专业性的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6.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新模式

(1)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开展集团化、连锁化办学,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各地要确定一批公办职业学校进行以人事分配制度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

(2)抓紧研究和解决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认真研究制定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意见;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办法;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积极探索把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途径和办法,通过订单培养,采取半年在学校上课、半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办法,使他们毕业时可以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真研究和解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若干意见》。

(3)加紧研究和着手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对职业教育家庭贫困学生开展资助工作的意见》,就启动2006年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提出具体落实方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国家奖学金和家庭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应覆盖所有高等职业院校。

(4)推动各地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切实负起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职业教育的责任,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人事、劳动、农业、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5)总结推广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1] 本文摘自作者2005年11月在安徽省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