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政事第三》中曾记载:山遐去东阳,王长史就简文索东阳,云:“承藉猛政,故可以和静致治。”
晋朝简文帝时,山遐离职东阳后,王长史毛遂自荐,去拜见简文帝,要求补缺作东阳太守、东阳一向是一个不好治理的地方,百姓十分顽劣,令朝廷很是头疼,简文帝有心让王某赴任,但也委实放心不下,就问道:“爱卿有什么治理东阳的方略吗?”王长史答道:我认为用威吓刑罚等暴政来治理百姓是不足取的,应该用仁德来感化东阳的百姓。只要我怀着一颗慈善之心用温和的手段,恢复他们平静的生活,东阳一定可以治理好。于是,简文帝就委任王长史为东阳太守,王长史到任后施行仁政,百姓归心,没过多久,东阳就被治理成全国最好的地区之一。
从这则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在为人处世中,“仁德”与“慈善”的重要性。
姜太公在《六韬·文韬》中曾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救人之患,济人所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善死而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姜太公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普天之下之人共同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共同分享天下之利的人,就能得到天下;想独霸天下利益的人,就会失去天下。天有季节的变化,地有财物供给人们,能和天下人共同享有天时地利的人,就是仁道。讲仁道的人,天下的人就会归向他。免除了别人死亡的危险,解救了别人的危难,在别人急需之时帮助了别人,这叫道德,讲道德的人,天下的人就会归向他那里。能和他人一起忧虑、欢乐,有共同的爱憎,这里就叫“义”。义所在的地方,天下的人都会赶赴那里。所有的人,没有不憎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没有不喜爱仁德而追求实际利益,这是一般的道理。讲究一般的道理,天下的人就会投向那里。
姜太公以这段话告诫国君,要以仁德治理天下,用真正的仁慈去体恤百姓的疾苦,只有这样才能换取人们的拥戴之心。在历史上,凡是能体恤下民、广施仁政的君王及当政者,都能得到天下,坐稳江山。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公子鲍,把自己所有的财物都发放给老百姓。还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者,每人每月发给五匹丝帛。有一技之长的人,招收来安排工作。遇上灾荒之年,拿出仓库里的粮食救济百姓。他的母亲让夫人也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他。老百姓都盼望公子鲍当国君。于是,公子鲍乘宋昭公外出打猎,就夺取了王位。晋国的国君当时是霸王,觉得此事纯属大逆不道,就率领诸侯攻打宋国。可是,宋国的百姓和公子鲍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各路诸侯看到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只好承认公子鲍为宋国的国君。
所谓“君,舟也;民,水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如作人君,应千方百计地轻徭薄税,改善百姓生活,从而使天下归心。相反,对百姓施以暴政,横征暴敛、残酷压迫的统治者,就会使百姓离心离德,失去百姓的拥戴,从而危及自己的江山社稷。
孔子过泰山时,见有个妇人在坟墓边哭得很伤心。孔子差子路去问这个妇人,为什么痛哭不止。妇人说:过去我公爹死于虎口,接着我丈夫和儿子相继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她回答说:就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统治。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件事,残暴的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凶暴啊!
这则故事是对暴政的强烈揭露和控诉。《孟子·离娄上》进一步说明了施以暴政的恶果:“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鹊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即把鱼往深水里赶的,是水獭;把鸟往树林里赶的,是鹊鸟;为商汤和周武王驱赶老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正是因为桀和纣的残暴统治,使人心向背,把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向了敌人方面,从而帮了商汤和周武王的大忙。
时代不同了,现在已不存在什么君君臣臣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现代的领导人,还是应该学一学古代的君主将领们以“仁德为本,慈善为怀”的治理理论,只有这样,其工作、事业才会得到支持和帮助。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应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尤其是指导的人更应该具有这种胸怀。”“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地没命地逃开。”(www.xing528.com)
我国有名的白云山制药厂的领导人,就是因为乐于施行现代意义的“仁德治厂,慈善待人”,从而名利双收,迅速腾飞于世。
1984年,上海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梅放同志,自愿调至白云山药厂工作,在回沪办手续时,祸从天降,八年前的胃癌再次复发,命在旦夕。上海方面传来消息,有关部门询问白云山厂是否仍愿接受梅放同志这个已身患绝症的人,白云山厂部接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一点犹豫,毅然将梅放同志用担架接到白云山,并立即送往南方医院治疗。贝兆汉厂长当即组织护理小组,厂里每天派四至五人轮流看护梅放同志,并不计一切代价找来所需的药品、营养品,来维持他的生命。对梅放的家属,厂里也给予妥善的安排和照顾,经常给他们送去日用品、生活费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梅放深深地被感动了。他身体一恢复,就坚决要求成立以他为中心的“甲笨咪唑”有效结晶和2号肝脏造形剂的科研小组。1984年3月21日,小组成功地获得了有效晶体。第二天,梅放同志就含笑离去。
从这件事上,白云山厂领导者的“仁德”与“慈善”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本厂职工固然欢欣鼓舞,干劲十足,外地的人才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也纷纷加盟,为白云山厂效力。到1986年,该厂产值猛增了一千倍,达到二点五亿元,职工人数也超过了三千人,此后,该厂继续发扬:关心、爱护职工的优良传统,使职工和工厂同心同德,一下拧成一股绳。现在,白云山制药厂已成为全国最有名的企业之—,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经历不了太大的场面。但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修德积善,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道德与事业就是君子奋斗与追求的两个方面。修德与持家、治国是紧密相联系的: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了家庭,才能去治理整个国家。反之,身不正则家不治,家不治则国不宁,
那么如何修德呢?古往今来的做法都是积善,善积一分便德长一分。这就要求人们在处世中要处处与人为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便是福,积不善便是祸。故《增广贤文》中说:“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待人处事,难免有错,但不可作恶于他人,作恶于社会。否则作恶时,常自以为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慈善为怀,多做好事,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极有好处。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两种情况下容易惊慌恐惧,一是受到意外的惊吓,二是做了亏心事。人在作了亏心事后,精神高度紧张,心跳比平日快很多,稍有异常,便有不安之感。相反地,心理学家和医学研究认为,为人宽怀大度,与人为善,则精神愉快,坐卧安泰,气定神逸,益于身心健康。正是“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君子坦荡荡,小人日戚戚。”
但行好事,定有前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以慈善为怀,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善与恶的抉择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处处成人之美,助人为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一首歌里所祝福的那样:“好人一生平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