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记载: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魏晋时期,名士王戎赞扬另一位名士王祥时说:太保(王祥)在正始(三国时魏曹芳年号)年间,从没有把自己排列在能言善辩、才华出众者的行列之中,这只是他具有谦虚的美德罢了。只要跟他一谈论问题,就会发现他见解深刻,说理透彻,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王戎之所以如此推崇王祥,实是有感于他的谦虚谨慎,不恃才傲物。
自古以来,谦虚就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谦虚指虚心,不自满,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能得到益处,这是我国古代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谦虚仍然值得提倡。
因为第一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少到多逐步认识的过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无限的,而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他的知识和本领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每个人都应持谦虚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第二,一个谦虚的人,有自知之明,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能够避免许多的错误和失败。
纵观历史,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建功立业,才能在功成业就之后,防骄戒奢。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绩卓著,是我国古代颇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在当皇帝之前,李世民就非常虚心,经常向有才能的人请教军国大计。即位后,他也能严于律己,不骄不躁,继续将谦虚的美德发扬光大。他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了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呢?正因为具有这种自知之明和谦虚态度,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李世民才鼓励臣下对他多提批评建议,并且还采纳了许多有益的劝谏。
对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魏征,李世民更是敬爱有加。贞观十六年,唐太宗获知魏征有疾,遣使者前往慰问,并写下了一篇《问魏征病手诏》。在这篇著名的手诏中,李世民将魏征比作“鉴须眉”的镜子,几天不见面,都感到“忧愤甚深”,生怕听不到别人对自己过失的批评,生怕听不到不同的意见。
正是这种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使李世民纳谏如流,使他在位的贞观年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昌盛的时代之一。
不光是李世民,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大都是谦虚的人。特别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一次,彭总接见几位外国朋友。当外国朋友称颂彭总是“百战百胜的将军”,是“第一个打败美国军队的统帅”时,彭总连忙说,我是一个普通军人,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打败美国侵略军的是朝、中人民的军队,统帅是毛泽东同志和金日成同志。他还说,这样称颂他,“我彭德怀听了要脸红”。
一回,贺龙元帅观看庆祝“八一”建军节文艺演出。演出过程中,一位演员朗诵了一首歌颂贺龙同志在南昌起义中功勋的诗,他听了急忙制止,并走到后台,严肃地说:“南昌起义主要是周副主席和朱老总他们发动、指挥的,我算什么!这种事情怎么事先也不和我说一下呢?”
一天,陈毅同志出席一个座谈会后,和大家一块观看话剧《东进序曲》。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陈毅有大将风度。”陈老总听了当即批评主持人:“你怎么能让剧本上出现这样的话呢?你让我陈毅钻到桌子底下去!叫我脸红啊!请你和作者商量一下,一定要把这句话改掉。”
其实,彭老总、贺老总、陈老总,他们为革命事业,为人民出生人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称颂是当之无愧的。
正是彭老总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和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磨练出来的卓越军事才能,才能临危受命,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担当起赴朝作战的大任。就是这样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共和国元帅,听了称颂他的话要脸红,这谦虚的美德何等的光彩照人!
贺老总作为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其英名与“八一”军旗同样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却把功劳归于党,归功于他人。真是心底无私,令人肃然起敬。
至于陈毅元帅,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下,坚持赣南游击战,转战大江南北,率领新四军健儿与武装精良的日寇浴血奋战,一句“大将风度”还能担当不起么!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三位老帅这三朵谦虚的浪花,闪烁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保持普通一兵本色的高尚人格。唯因这种谦虚的美德,使他们在功勋显赫、位极权重之时,也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卓越贡献和高尚人格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谦虚的对立面就是骄傲自满。(www.xing528.com)
骄傲自满常常和无知联系在一起。西蒙曾说过:“人有没有学问,就像麦穗一样:如果它们是空的,它们就傲岸挺立,昂首睨视;但当他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它们便谦逊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
凡是骄傲的人,都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在他们眼里自己好比一朵花,他人都是豆腐渣。
古时候有个夜郎自大的故事。夜郎本是个小国,之所以自大,就是因为夜郎国王闭目塞听,所看到的黔中诸国都比夜郎小。其实,当时离它并不太远的汉朝,不知要大它多少倍!
骄傲自满是智慧的尽头,它的结局是自毁,是失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客观规律。
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不顾朝臣和人民的反对,骄横独断,调集九十多万大军,水陆并发,企图一举灭掉东晋。
在出发前,苻坚口吐狂言:“凭着我这么多的军队,把马鞭子投到江里,也足能截断水流!攻取区区一个东晋,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惜事实恰恰相反,前秦军队数量虽多,但士兵厌战,军心离散,而苻坚被骄傲冲昏了头脑,也疏于防范。在淝水一战中,苻坚被只有八万将士的东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不少是在取得了辉煌胜利后因骄傲而致失败的。
明末闯王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开始时是何等的波澜壮阔!他们一路上攻城掠寨,对人民秋毫无犯,因此老百姓对他的军队就拥护和爱戴。很快,他们就横扫大半个中国,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闯王也顺利进入北京,登基称帝。
然而,善始未必善终,特别是越接近成功或者已取得部分成功,越容易为即将或已经达到目的所带来的兴奋、喜悦所影响和陶醉,从而得意忘形,造成前功尽弃的下场。
闯王自进北京城后,诸官兵们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功臣自居,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在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驱动下,他们贪图钱财和享受,为争权争利而矛盾重重。正因为他们的颐指气使、专横跋扈、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肆意挥霍,使他们很快失掉了民心,结果被内外敌人一举歼灭。
我国古代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智者曾反复论述过谦虚和骄傲对事业成败的关系。
诸葛亮曾说:“将不可骄,骄则失败,失败则人离,人离则众叛。”意思是为将者不能骄傲,骄兵必败,而失败后又会导致人心离散、众叛亲离的一系列恶果。
唐朝名相魏征在劝谏唐太宗时说:“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就是说,想到地位高而带来的危害,就应该谦虚谨慎,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招来损失,就应该有江海一样能容纳各方面汇集来的河流那样的度量,广泛听取各种批评意见。
时至今日,这些话对我们仍有借鉴之处。如今,世风日下,各行各业的许多人,已不知道德谦虚为何物。
君不见在众多的民主生活会上,原来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已经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在每年年终组织部门的干部考核时,谁的述职报告不都是一二三四谈成绩,说贡献;在上级干部视察某地单位时,下属地区或单位的头儿们谁不是甲乙丙丁谈典型,ABCD述家珍?
还有商界,牛皮广告何其多?这个金奖,那个金牌,“世界首创”,“全国第一”。企业的管理者们,更是一种救世主的模样,“老子天下第一”根本无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至于文艺界,更是“名星”、“大腕”满天飞,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不可一世、霸气十足。当有一位记者问一位电影明星你最崇拜谁时,这位电影明星竟不假思索、大言不惭地说:“我最崇拜我自己!”
……
人生在世,总是谦虚一些为好,民谚有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多少斤两,本事有多大,别人看到眼里,记在心中,不用你自吹自擂。看看那些成绩斐然、造福后代子孙的科学家、实业家们,看看那些功力深厚、闻名于世的文学家、艺术大师们,有几个是心浮气躁,狂妄不可一世的?所以,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是应该牢记“谦受益、满招损”的古训,恪守戒骄破满、为人忌狂的行为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