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7]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它所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心理结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等这些因素可以汇集成强大的力量推动民族的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兴国之魂”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和光彩。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建设上一是要抓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二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改革开放打下的物质基础,又有通过文化建设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务必要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审时度势、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方向。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和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形态这一完整的社会系统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又把上层建筑区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也具有了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早在199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就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18]既要看到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所具有的共性,更要看到精神生产作为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特殊性;既要看到市场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中的共性作用,更要看到在物质生产上,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精神生产上,强调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必须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和生产流通也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也有一个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但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精神生产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属性,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要增强阵地意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在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