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文化核心:中国梦之文化指向

民族文化核心:中国梦之文化指向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对民族精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说,但民族精神的内涵指向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气质,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众多学者对此是基本一致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族文化核心:中国梦之文化指向

在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什么东西让一个民族在内忧外患时发愤图强,又是什么让一个民族在面对灾难时众志成城?这些最简单和朴素的哲学观念常常没有人去认真思考,只是在民族、国家和社会需要他们时,这些民族的成员像吃饭穿衣的本能一样会付诸实践。这种无形但无处不在的神秘东西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号角,也是一个民族保持高尚情操的指针。那么,民族精神又是如何界定的?

“精神”一词在中国始见于《庄子》,其意指一种精神状态。后引申为好多概念,如意识、思维、宗旨等。现在,其意多指人类的意识、思维和一般的心理状态。而“民族”和“精神”连在一起,即“民族精神”的出现从现有材料看,始见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莫泽尔的《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民族精神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集体精神。国内外学术界当前对“民族精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其阐述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说,广义之说大概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像王希恩[1]、荣长海[2]就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民族精神是指深深蕴涵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中并且维系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某种精神力量。这种观点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民族精神本来就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集中和显现,但从外延来说,似乎又小了一点,因为民族精神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这一深刻论断的提出对于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民族精神是一种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循的精神品格。冯秀军[3]、苏海涛[4]等学者就坚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民族精神是本民族成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而李宗桂等人的观点更有代表性,“民族精神是指在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并表现于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自我意识的精神综合体”。[5]

第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一点大家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蒙培元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文化范畴,属于一定的民族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6]刘海涛表述得更透彻,“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7]

广义的界定考察了民族精神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所熔铸的文化认同、社会心理、生存体验、时代认识等全方位的民族意识。其优点是全面反映了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精神面貌,包括积极和消极、先进和落后、高雅和粗俗等。其缺点是往往在研究中会淡化民族精神中积极和进步的一面。

对民族精神的狭义界定以哲学史家张岱年为代表,他认为民族精神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即为中华民族的“多数人民所信奉”,“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8]该说主要强调的是民族精神中的精粹思想。目前,这种说法得到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同,即当前流行的民族精神主要指在民族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的精神,而消极和落后的精神排除在外。本书也大致同意狭义之说,论述基点也以此为据,即“民族精神”指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普遍性精神,在民族发展中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民族凝聚力,起着主导作用,推动民族前进的精神源泉。而对其消极和落后的思想恕不涉及。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对民族精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说,但民族精神的内涵指向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气质,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众多学者对此是基本一致的。

红灯笼——中国式的喜庆(www.xing528.com)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民族文化都打上了民族的印记,并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气质,亦即凝结显示着民族精神。”[9]民族文化是动态的,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着本民族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灌注着本民族的价值体系和心理品格,形成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征。一曲《黄河大合唱》就显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一袭“中国红”就折射了中华民族乐观、饱满的民族情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成、互为统一。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和现实背景;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民族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心理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无处不凝结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愤图强的民族奋斗精神。不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为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令国人倍感鼓舞,尤其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民族处于生死存亡时,凝结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就会凸显出正能量。这都受益于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国人在哲学、文学、建筑、绘画等不同文化领域,表达各种不同的愿望和思想。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万山之巅上的静修

爱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就是仁人志士抒发襟怀的重点。管仲的“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更多着眼的是一种态度,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则是一种爱国心理,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就是爱国的行动。担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是社会对每个人更是对男子汉的要求,也是男人作为安身立命的自我追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风亮节和担当精神为世人所传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志向和德行的追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对民族气节的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是自强的写照……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体现。

又如许多修身养性的人本精神。孔子说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将中庸思想提高成一种德行。中庸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和谐。这和中国几千年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大体一致的,都寻求一种平衡与和谐。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提倡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对诚信的警示。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倡导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先的入世精神。

其他诸如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对称思想就表达了匀称平衡的审美理想;古典绘画中的写意画法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哲学韵味;古典音乐中的高山流水传递幽美恬静的静穆之美……类似的文化生成无不体现一种民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