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的过程。[6]通过旅游开发,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用旅游产品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文化资源在经过旅游开发之后也能够使其主题得以升华,对旅游开发起到“点化”和“整合”作用。近年来,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正逐步从“体用二分”过渡到“体即用”“用即体”的“体用一致”的新阶段。当前,数字经济以其强大的渗透性、泛在性优势深刻影响着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及协同成为当前的热点。下面根据文化资源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简要介绍。
【案例一:敦煌的旅游开发】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6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敦煌的旅游开发主要是以敦煌现存的众多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为基础展开,景点分为东西两线,东线主要景点是莫高窟景区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西线主要景点有敦煌古城、西千佛洞、河仓城、玉门关、汉长城遗址、雅丹魔鬼城、阳关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给敦煌的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20年,敦煌全市接待游客658.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3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57.68万人次,入境游客0.76万人次。
1.历史文化资源:敦煌旅游产业的资源基础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敦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敦煌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敦煌置郡至今,敦煌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时光,其间见证了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北击匈奴、佛教传入中国、玄奘西行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源远流长的历史构筑起了敦煌丰富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为如今的敦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阳关两处著名关隘遗址,以及鸣沙山、月牙泉、三危山等景观,并形成了名声远播的“敦煌八景”,即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等八处景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敦煌文化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灿烂的历史及其为敦煌留下的文化遗产成为敦煌旅游开发的一大宝库。出于对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目前,敦煌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即便如此,敦煌灿烂的文化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为敦煌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2.地方特色活动:敦煌旅游产业的创新延伸
从历史中走来的敦煌不仅仅是岁月风尘和千古回响的代表,更是用古老身躯努力迸发新活力的先驱。当前,除了观光旅游外,如何推动敦煌文化资源及文化内涵的创新性表现也是敦煌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新问题。为破解这个发展难题,敦煌基于丰富的文化遗存,积极组织开展了“丝绸之路”和“边塞文化”等文化旅游活动,推出了龙舟大赛、中秋拜月、月泉祈福、陶笛吹奏、汉服走秀、敦煌曲子戏等独特文化项目,将敦煌的文化与样貌融入体验活动中,让古老的敦煌文化拥有全新的身躯。与此同时,敦煌还主动与《极限挑战》《丝路印迹》《酒泉历史文化》等摄制组进行对接,借助影视节目的录制活动将敦煌的文化脉搏注入其中,通过电视媒体对旅游活动的宣传作用及影响力,推动敦煌游客群体的多元化和年轻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敦煌积极创新活动形式,通过举办2020“敦煌礼物”文化创意设计大赛、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不断对敦煌文化进行深挖和创新,为游客及公众展示了属于敦煌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
【知识拓展】
穿越千年的乐声
莫高窟的壁画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审美,还拥有很多关于音乐的信息。莫高窟壁画上的乐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编号为220的洞窟之中,乐伎手持各种管弦乐器,成为表现敦煌乐舞的经典代表。为开发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音乐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创意工场有限公司将敦煌壁画中的乐器进行了仿制,并成功使壁画中的乐器重现于世。2018年9月,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博览会上,第四批敦煌壁画仿制研发乐器首次公开亮相。100余件乐器齐聚敦煌,乐器奏响,声声旋律穿越时光,使得中国古代灿烂的音乐文化重现于世人面前。2019年,在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上,琵琶、箜篌、筚篥、胡琴、鼓、琴、瑟等来自敦煌的声音回响在维也纳市政大厅礼堂中。身着彩裳、手持古乐器的演奏者们仿佛穿越时空,将敦煌壁画中描绘的音乐盛宴带到了丝绸之路的另一端。沉睡了千年的宝藏如今被唤醒,再现敦煌文化往日的辉煌。
3.现代数字技术:敦煌旅游产业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文化资源更是一骑绝尘冲在数字文旅发展的最前端。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化大潮,敦煌的旅游开发没有犹豫,紧随数字化发展的脚步,在数字文旅方面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数字敦煌”构想,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建设数字化的敦煌壁画信息库和文物高级智能数字图像,以期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数字敦煌”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被广泛运用到考古测绘、美术临摹、文物保护、展览展示、文化弘扬等各个领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下旅游活动受到剧烈冲击的情况下,敦煌研究院积极与腾讯开展合作,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游客可通过3D图案画、AI演奏会等有声版系列壁画,在家中动动指尖就能“云游敦煌”,一时间成为敦煌旅游开发的又一大热点。截至目前,“云游敦煌”小程序已拥有409万用户,在线接待游客1697万人次。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还建成了“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30多个精美洞窟的数字化网络共享;在国内外举办了28场次的数字化成果展览。敦煌这些数字化的尝试和创新,不仅体现了数字化技术在文旅开发中存在的巨大潜力,同时还为同类旅游开发单位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价值。
【知识拓展】
“云游敦煌”
敦煌博物院联合腾讯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不仅把千年壁画一举搬到拥有10亿级用户的微信和QQ小程序上,创造性地推出“今日画语”吸引用户,还首创可配音的“敦煌动画剧”,吸引超过350万用户“云游敦煌”。“云游敦煌”将敦煌石窟壁画分类呈现,开发出质量上乘的用户参与共创内容。在微信和QQ上,用户可以查找“云游敦煌”或扫描小程序码直达产品,从艺术类型、朝代、颜色等维度探索壁画,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的艺术风采。
【案例二:秦淮灯会的旅游开发】
秦淮灯会又名金陵灯会,是一项流行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秦淮灯会是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京对外交流的城市文化名片和民俗文化品牌。1985年,南京市恢复了历史上的秦淮灯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35届,并入选“2019非遗和旅游融合开发优秀案例”。截至2019年,秦淮灯会已累计吸引观灯人次1.3亿,游客口碑直接传递达3.69亿人次。
1.围绕传统彩灯构建核心产业生态
秦淮灯会的核心在于灯,在于传统彩灯为秦淮河带来的流光溢彩的景象和面貌。秦淮彩灯是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它形式多样、色彩明快、线条饱满,不仅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之一,也是江南地区春节文化审美的一种集中体现。首先,在彩灯技艺方面,彩灯的制作技艺是秦淮彩灯的独特之处。现代的制作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工艺升级了数倍,但只有通过双手编制出来的秦淮彩灯,才带着从古老时代走来的江南文化气息。透过秦淮彩灯技艺,南京城的民间艺术、历史记忆、风土人情等内容得以在秦淮灯会期间得到集中展现,秦淮灯会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内涵也得以有了一个合适的展示舞台。其次,在彩灯形式方面,秦淮灯会的彩灯形式众多、种类丰富,从传统的单体灯如荷花灯、狮子灯、兔子灯、金鱼灯、蛤蟆灯、元宝灯,到各种组合灯彩、大型花灯,再到反映城市建设、山林景观的各种灯彩,其品类达四百多种,它们在秦淮灯会现场为游客描绘出一幅穿越古今的秦淮胜景。游客通过欣赏夫子庙、秦淮河、老门东、大报恩寺等地的秦淮彩灯,一览南京的风情,加深对秦淮河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深化对秦淮灯会文化内涵的认知。同时,秦淮灯会及其文化内涵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及社会价值,亦在游客游览的同时逐步显现。
2.围绕彩灯制作延展产业上下链条
彩灯留住了秦淮灯会穿越古今的美景和独特样貌,彩灯制作技艺则用工匠的双手将彩灯中的文化内涵与人间烟火代代相传。彩灯的明艳诉说着它瑰丽的过往,彩灯制作的技艺则凝结着朴素的文化底蕴。将彩灯制作环节加入秦淮灯会之中,不仅是秦淮灯会对彩灯制作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创新性开发,更为秦淮灯会本身注入来自广大人民、来自现实生活的烟火气息,丰富了秦淮灯会的游客“触感”。秦淮彩灯的制作过程集中国传统的编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手工技艺于一体,其制作材料主要有竹子、树木、藤条、麦秆、兽角、金属等;彩灯光源主要从用松脂、动植物油、漆、石蜡、煤油等燃料发展到利用电光源;表面透光材料有各色透光纸、丝帛、画纱、棉布,也有合成绸缎、塑料薄膜、特制玻璃等材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彩灯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和发展。每年灯会期间,会有100多位彩灯艺人现场销售各类手扎彩灯,秦淮灯会还在夫子庙大成殿后开辟了民间艺术大观园,现场展示南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风筝、剪纸、彩灯等10余项南京传统民间工艺品的现场制作。游客可以在赏灯的同时,现场观看彩灯的制作过程,从制灯工匠精湛的技艺中领略秦淮彩灯的魅力和风采。
3.围绕民俗活动丰富产业形态内容
秦淮灯会是南京民间由来已久、传承甚广的一项民间活动。在秦淮灯会举办期间,游客除了可以观灯,还可以观看众多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表演,比如秦淮灯会把南京地区其他的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抖嗡、踩高跷等纳入其中,使之成为构成秦淮灯会、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的又一重要内容。在2019年秦淮灯会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亮灯仪式、跟我学扎花灯、家家张灯结彩迎新年、非遗精品展示展演、秦淮灯会老照片征集、童眼看灯会、全国灯彩摄影大赛等民俗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属于民俗活动的文化盛宴。此外,当地还打造了国内首部大型原创沉浸式戏剧《上元灯彩图》,剧中包含了大量展现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土人情的代表性元素,让人有“身临其境夫子庙”的真切感受。对于本地人来说,“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在“老南京”中流传的民俗。人们用灯传情、以灯祈福,表达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对年俗蕴含的厚重文化内核的珍视与留恋。对于游客来说,在观灯之余,可以和南京居民一起,参加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共同感受南京的“年味”,体味江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
【案例三:肇兴侗寨的旅游开发】
侗寨即侗族的村寨,侗寨是我国贵州省侗族的主要生活聚落。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全国较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优美的堂安梯田等自然风光,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2007年,《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进行了“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的评选活动,肇兴侗寨名列其中。近年来,肇兴侗寨的旅游开发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树立了典范。2018年春节长假期间,肇兴景区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www.xing528.com)
1.民族建筑: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体要素
作为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资源的肇兴侗寨,其特色民族建筑是当地进行旅游开发的基础资源,是其展示自身特色文化、展现特色民族风情的重要载体,是构成肇兴侗寨文化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不仅仅因为肇兴是侗族的主要分布地,更因为肇兴侗寨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传统侗寨的原始面貌。肇兴侗寨主要由风雨桥、寨门、鼓楼、戏台、芦笙坪及侗族干栏式民居构成。其中鼓楼、戏台、风雨桥等是侗寨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建筑,是村民集会、娱乐、议事的重要场所。肇兴侗寨通过对鼓楼、戏台、风雨桥等民族建筑进行保护和规划,使鼓楼、戏台、风雨桥等侗寨建筑成为重要的旅游景观,游客在游览时可以同当地侗人一样在风雨桥休息、聊天,在鼓楼感受侗族人民精湛的建筑技艺,在戏台欣赏侗族歌舞,聆听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
2.民俗活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精神要素
对民俗活动的关注、提取及开发,是肇兴侗寨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富有特色而淳朴的民俗活动为侗寨的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侗寨的文化内涵在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之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肇兴作为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比如,春冬季节一般是侗族人结婚办酒之季,游客常常和侗寨居民一起参加春节祭萨踩歌堂,看侗戏;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侗寨会举办传统的“泥人节”,大家一起下田抓鱼,整个寨子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晚上又燃起篝火狂欢;秋收季节,人们开田放水,在田边烤鱼,参与收获节庆,晚上一起行歌坐月、燃起篝火狂欢;每隔一年在中秋节前后,当地会举行隆重的芦笙会,芦笙会举办之时,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游客通过参与“泥人节”、芦笙会等民俗活动,体验和感受到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同时,基于民俗活动开发的旅游体验项目,又逐渐成为肇兴侗寨民俗文化资源的独特呈现方式。
3.侗族大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支撑
如果说选取一种最能代表肇兴侗寨的民族特色和风情、最能展现肇兴侗寨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面貌的一件事物,那非侗族大歌莫属。侗族大歌是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讲述了侗族人民历经艰险的生存故事,是侗族人民口传心授的古老历史、文化现象与文化活动,反映了侗族人民同自然山川和谐共处的传统文化,展现了侗族人民最真诚、最纯粹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值得一提的是,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一般在两个时间段集中呈现:一是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一,这是侗族的传统年节,也是侗族人民纵声侗族大歌的日子;二是集体交往和接待远方客人时,演唱侗族大歌代表着侗族村寨最热烈的欢迎仪式。侗族大歌的世代保留,本身便为肇兴侗寨保存了一项蕴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将侗族大歌融入肇兴侗寨的民族旅游开发,更使其成为推动肇兴侗寨旅游开发的一个强大动能。游客通过观看侗族大歌大赛,切身感受侗族大歌的魅力,实地体会侗族文化的风采,使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案例四:清明上河园的旅游开发】
清明上河园坐落于今河南开封,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而成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现了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1998年清明上河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到今天已运营了二十多年。整个园区特色鲜明、参与体验感强,是名副其实的“现实版千年名画”。近年来,园区营业收入不断创新高,2019年,清明上河园游客接待量达352万人次,经营收入达4.8亿元,仅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门票收入一项即突破1亿元。
1.宋韵场景:深挖东京汴梁历史
清明上河园的旅游开发依托于其所在城市——开封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封的宋文化不仅为清明上河园的旅游开发提供了现实资源基础,还直接为清明上河园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明上河园作为宋文化的旅游开发项目,充分吸收和利用了开封的宋文化影响力,很好地实现了对开封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封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夏、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在此定都,其中宋朝风貌和宋代文化是开封城较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清明上河园通过对这些宋文化符号的运用,成功地在景区内还原了大宋东京汴梁的历史风貌,实现了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与此同时,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也为清明上河园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清明上河园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画中呈现出的东京风貌进行复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画中呈现的北宋都城街景面貌和风格,高度还原了画中呈现的北宋都城汴京的建筑样貌、街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等情况,让游客漫步其中产生“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感觉。
2.民俗活动:再现宋代民间生活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宋文化的形象不仅仅是文人雅士云集、琴棋书画飞扬,更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的代表。对宋代民俗活动的开发,是清明上河园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工程。面对宋文化中鲜明的市民文化特点,清明上河园在还原历史和文化场景的过程中下足了功夫,做到了在还原建筑样貌的前提下对建筑物本身的功能性还原。这种历史场景的还原,在清明上河园营造的“宋都”环境下更显其价值和特点。如“勾栏瓦肆”在北宋时期便是民间重要的娱乐场所,诸如吞剑、民间戏法、杂耍等传统的市井技艺,从北宋开始就是“勾栏瓦肆”的常驻项目。如今景区将这种传统的民间戏法再次放回到它最真实的场景中去,让民间杂耍等技艺在重新焕发生机的同时又完美地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共同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民俗文化场景。除此之外,清明上河园还将各类旅游演艺活动的场景进行了巧妙安排,如将皇家乐典《宋廷·梦乐》表演安排在“皇宫大殿”中,将斗鸡表演安排在剧场中,将“岳飞枪挑小梁王”表演安排在跑马场中,等等。文化建筑、文化活动、文化场景三者有机结合,不仅给各类民俗活动营造了适宜的表演环境,更从整体上丰富了清明上河园的文化旅游维度。游客在各种传统场景下观看或体验传统民间技艺和民俗活动的过程中,将单纯的旅游观光活动转换成了一场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带动了游客在游览景区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和感悟北宋的社会文化和民俗文化。
3.实景演出: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对一个主题公园类型的文化旅游景区而言,真实的场景还原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旅游开发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并不能给游客带来丰富而立体的旅游体验,景区所依托的文化内涵及文化资源也无法得到相应的展现,相应的旅游效益的实现也会受到影响。鉴于此,创新宋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具体方式,就成为清明上河园所需关注的重点。依托于各景观及景区整体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清明上河园创新性地开发了实景演出,并使其成为清明上河园开发宋文化的一大特色文旅活动。实景演出以《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最为突出。《大宋·东京梦华》是由梅帅元策划、张仁胜执导的一场大型水上宋文化演出项目。该演出运用《虞美人》《醉东风》《蝶恋花》《满江红》等八首耳熟能详的宋词,勾勒出北宋都城东京的历史画面,重现了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历史场景。整个演出依托景区的宋代景观,运用宋代的词赋,以水上实景演出的形式讲述北宋的兴衰故事。
【知识拓展】
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文化旅游开发中可依托的重要资源,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19年开始,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旅游报社开始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展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旨在通过遴选发布一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开拓文旅融合的新思路,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注入更大内生动力。案例类型涉及传统节庆类非遗旅游、非遗进景区、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主题场馆或空间与旅游融合等多种形式。现已公布两批30个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现状,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注释】
[1]于光远.掌握旅游的基本特点 明确旅游业的基本任务[J].旅游时代,1986(1).
[2]龚鹏.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雷晓琴,谢红梅,范丽娟.旅游学导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4]根据《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而成。
[5]根据《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告》整理而成。
[6]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J].学术前沿,201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