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文化资源学的理论与案例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文化资源学的理论与案例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处于一个非常态的阶段,旅游部门及相关旅游设施主要是以完成政治接待任务为目的而非营利。随后,我国旅游业进入停滞状态。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旅游业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2018年4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开启了我国旅游业发展新时代。

旅游业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上海,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又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发展阶段:萌芽初创期、事业管理期、产业发展期和文旅融合期。

(一)萌芽初创期:1923—1948年

1923—1948年是我国旅游业的萌芽初创期。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设立,预示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诞生。1924年春,该旅行部组织了国内首次旅行团观光活动,次年春成功组织了首批赴日旅游活动。为加快发展,1927年,该旅行部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并更名为中国旅行社,成为中国最先进行商业旅行活动的旅行社。之后,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中国旅行社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海外设立办事机构。1947年,中国旅行社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旅游博览会。这一时期除上海的中国旅行社之外,在全国范围内还出现过一些以经营旅行活动为主要业务的地方性旅行社,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再加上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中国的旅游业未能全面发展起来。

(二)事业管理期:1949—1977年

1949—1977年是我国旅游业的事业管理期。新中国成立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处于一个非常态的阶段,旅游部门及相关旅游设施主要是以完成政治接待任务为目的而非营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厦门成立了第一家国营旅行社——华侨服务社,主要负责接待海外华侨回国探亲及进行观光旅游等相关事宜。随着自费来华的外国人的逐渐增加,1954年,国内第一家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为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正式成立,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外国自费来华旅游者的管理工作、领导各地中国旅行社的相关业务、组织我国公民出国旅行,以及负责与旅行事务相关的联络和宣传工作。据统计,1965年,我国国旅系统接待外国来华游客21235人次,实现创汇200余万美元。随后,我国旅游业进入停滞状态。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中国的旅游业开始恢复,西方来华旅游人数出现增长。1973年,中国华侨旅行社总社恢复运营,并于次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由于严格管控和市场发展条件的缺乏,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缓慢。

(三)产业发展期:1978—2008年(www.xing528.com)

1978—2008年是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期。自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全面振兴发展的时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旅游业先后经历了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6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1997年至2008年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并重、全面发展等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旅游业开始从政治接待向赚取外汇转变,对入境旅游的游客及相关旅游活动予以较高的关注。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游客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开始被激发,国内旅游市场活跃起来,专门经营国内旅游的旅行社随即产生。这一时期旅游业接待人数和创汇收入指标还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化性质进一步明确,出国旅游逐步宽松。1991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明确将旅游业定性为产业,并将其列为第三产业中需要重点加快发展的内容。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至此我国开始进入以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并重、全面发展的阶段,出境旅游开始成为我国旅游业的第三大业务。据统计,2001年,国际旅行社的数量已由1997年以前的9家发展到1310家。到2002年,出境旅游目的地已达19个。此后我国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旅游收入还是旅游者的规模,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8年,全国旅游收入达1.16万亿元,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次达17.12亿,旅游收入达8749.30亿元,出境旅游人次达4584.44万,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4]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四)文旅融合期:2009年至今

自2009年起,我国的旅游业进入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阶段。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作为我国第一份有关文旅融合的政策文件,为文旅融合发展开启了大门。之后,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相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旅游业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2018年4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开启了我国旅游业发展新时代。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及文化和旅游部又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在内的多项政策,不断将文旅融合发展引上快车道。与此同时,随着“全域旅游”“冰雪旅游”“夜间经济”概念的相继提出,以及大运河、长城、太行山全域旅游规划的相继出台,文旅融合正成为未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