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挖掘,演艺产业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又是一种新型文化资源。近年来,无论是一些传统剧团的演出活动,还是依托现代技术开发的沉浸式演艺项目,不断从内容上进行挖掘、从源头上进行创新,涌现出了以《又见敦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沉浸式演艺项目,展现出演艺产业的勃勃生机。本部分根据文化资源结合演艺产业的发展实践情况,选取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简要介绍。
【案例一:旅游演艺《知音号》】
《知音号》是一出取材于民、体现江城文化的城市戏剧。该剧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挖掘武汉码头文化、江岸区的历史风貌和沿江大道的时代变迁,叙述了20世纪20—30年代大武汉的故事。《知音号》作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自2017年公演以来,已吸引了全球65万名观众登船游览,先后获得了“2018年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2018年中国沉浸式旅游演艺五强”“2019年度中国文化和旅游推广创新优秀案例”“2020年服贸会发展潜力示范案例”等大奖。《知音号》现已成为全国独有的文化和服务双IP模式,是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中国文旅产业新地标,也是演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经典案例。
1.轮船上的老汉口
闻名全国的“过早文化”是武汉烟火气最贴切的表达,老旧的街道弥漫着老武汉的人情味,这些都在《知音号》中有所表现。导演团队以20世纪初武汉民生轮船公司的“江华轮”为原型,搭建了一艘同名的真实轮船作为表演载体,大到整个船身,小到船上的铆钉都按照当年的风格还原。这种搭建复古的载体,将所有旧时文化记忆融入其中,让观众易于感知当时的文化氛围。当游客来到码头时,复古气息便扑面而来,通过卖报的小童、卖力吆喝的小贩、提皮箱戴礼帽的绅士、匆忙赶路的旗袍淑女等演员的演绎,直接营造出旧时文化生活的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武汉码头。当游客登上“知音号”,仿佛进入了鲜活的城市历史博物馆,可以近距离触摸到老武汉的脉搏。
2.轮船上的人生百态
《知音号》彻底打破了传统戏剧的“第四堵墙”概念,消除了既定疆域与界限,颠覆了既有的剧场理念和戏剧思维,让观众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整个表演采取与传统戏剧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分观众区和表演区,即“知音号”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呈现曾经发生过、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且不可预知的故事。而在船上所展演的一个个精心编排的故事基本都取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武汉,通过鞋匠、报童、房地产商、科学家、扁担郎、搬运工等不同阶层的108个身份各异的人物故事,共同拼接出20世纪20—30年代的武汉画面,演绎着百年前的聚散悲欢。比如在轮船二楼的每间小船舱内,都会有一位演员扮演不同身份的武汉人,向观众讲述地皮大王刘歆生、承建武汉大学的沈祝三、著名歌唱家周小燕、见惯世面的酒保、经营茶叶的商人等人生故事。船和码头即剧场,剧情就在观众身边上演。这些人生的波澜起伏和悲欢离合,通过演员的艺术化处理及表演呈现,观众靠近演员聆听故事,更清晰地了解人物的往事,看见那个年代的个体命运和城市记忆,领略20世纪20—30年代武汉的百态人生。
3.轮船上的旧时文化
《知音号》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武汉文化的空间,观众可以从不同维度深入体验旧时的武汉生活。《知音号》通过与“汉口二厂”合作,复制武汉老品牌“国民饮料”和利汽水,复古的瓶装设计和经典的柠檬海盐味汽水,既让外来的观众从舌尖感知旧时武汉的国际化风韵,也让本地观众尤其是武汉年轻人感受舌尖上的乡愁。同时,《知音号》还通过“知音戏剧婚典”IP,将互动穿越感和历史文化感,与独有的文化气息融合,打造出属于“知音号”的特色婚礼,让传统婚庆民俗重现。“知音号”上的婚典分为知音·并蒂、比翼、齐眉、连理、和鸣五个环节,在每个环节尽显复古的文化情怀。如武汉百年老字号“汪玉霞”喜饼被陈列在婚礼的案头,中国插花大师苏艳玲精心制作的中式插花出现在婚礼的桌上,一张旧时的结婚证也出现在婚典仪式上。在婚礼过程中,新人还需面对这张旧时的结婚证书,朗读一段中国传统的婚礼誓词:“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知音号》举行的戏剧式婚典,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婚礼,并结合武汉长江文化、知音文化、复古的文化情怀,以及长江阳台的自然美景、两江四岸的现代景观,构建起别致的婚礼体验,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音号》作为武汉文旅项目的IP,以沉浸式的旅游演艺模式,还原出了几代人对于城市、江水的记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这种运用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演艺的创新表演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知识拓展】
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人打造的“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通过将非遗元素成功融入旅游场景,引爆了国内旅游演艺的热情。各地也纷纷打开自己的非遗“宝库”进行挖掘,邀请知名导演和演艺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实景演出(见表12-2)。近年来,随着旅游演艺的深入发展,演艺市场也走向了沉浸式体验模式,旅游演艺紧跟步伐,逐步尝试沉浸式体验。
表12-2 2004—2018年国内编排的部分旅游演艺剧目
“浸没式戏剧”的前身是美国戏剧理论家理查·谢克纳的“环境戏剧”,随着时代语境的发展而延伸至“浸没式戏剧”,其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的Punchudrunk剧团。“浸没”旨在打破传统戏剧的观演关系,观众不再固定地坐在台下观看舞台上的表演,被动地接受演员所传达的情节,而是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观剧空间,跟随自己想跟随的角色,以第一视角参与到戏剧展现当中,发掘独属于自己的线索与解读。[12]
【案例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上海歌舞剧团创排推出的主旋律红色题材舞剧,由陈飞华担任制作人、罗怀臻担任编剧,王佳俊、朱洁静两位演员分饰男女主人公李侠及其夫人兰芬(李侠和兰芬是以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电台发报员李白及其夫人裘惠英为原型改编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于2018年12月21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一经上演就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巡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成功地打破了观众对红色题材演艺作品的刻板印象。该剧相继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了经验借鉴。
1.用现代舞蹈叙述红色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原型,改编讲述了主人公李侠,为革命事业和兰芬假扮成夫妻,在敌占区潜伏12年直到奉献出生命的故事。根据对历史和人物的把握,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无声的舞蹈表演方式,传达出在解放前夕的黑暗中,那些隐姓埋名的地下工作者,用生命丈量光明、无惧牺牲的家国情怀,蕴含着人民对和平、对光明的深切渴望与期待,向观众传达了他们永不动摇的革命精神。比如,舞剧中小学徒与卖花女的双人舞、女特务与男主管的双人舞、李侠与兰芬的双人舞,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人物形象,展现了小学徒为革命牺牲的不悔精神,凸显了李侠与兰芬从战友到爱人的感情变化。这些双人舞穿插在高度紧张的剧情中,以温和的表达重温回忆,推进故事内容,凸显了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和寻常百姓的烟火气息,折射出他们身上那种勇往直前和永不动摇的革命精神。该剧作为一部谍战剧,通过现代舞蹈塑造了地下工作者的伟大形象,让观众深切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今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有无数像李白一样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守护人民、国家和民族,深刻揭露了“电波”在今天的意义,有利于引发观众的深思及爱国情感。
2.用海派元素点缀舞台布景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解放前夕的上海为故事背景,所以整个舞剧的所有元素都紧扣“老上海”这一主题进行刻画。舞台上的每个布景,从石库门、弄堂、马路、黄包车和旗袍裁缝店等这些大物件,到马扎、蒲扇和装饰画这些小物件,都是老上海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舞剧中新媒体投影技术是海派文化融入舞剧的点睛之笔,字幕表、报纸、密码代码、石库门街景、雨景等布景造势皆是通过投影技术实现,真实地还原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使观众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地下党员们的精神。《永不消逝的电波》精准地抓住了上海的地方特色,将海派文化融入舞台,突破了原先红色演艺题材作品的格式化创作模式,营造出在海派文化中讲述红色故事的真实而奇妙的氛围,极致地体现了老上海的文化特色。
3.用地方乐曲渲染故事意境
《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在舞美方面融入了海派文化元素,还在舞剧最重要的音乐环节导入了地方音乐《渔光曲》,给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听盛宴。《渔光曲》是剧中“弄堂旗袍舞”舞段的名称,在烟灰色的舞美灯光和优美的《渔光曲》中,身着灰色缎面旗袍的女演员们手持蒲扇,用一种上半身靠后的体态,将兰芬清晨围炉生火、烧饭、尝羹汤、伸懒腰的日常生活和日晚倦梳头、小女人昏昏欲睡的娇态极尽诠释,像一幅风情写意画般展现出上海女性精致、柔美、慵懒的慢生活情趣。[13]同时,伴随着乐曲,以群舞形式展现出“老上海”弄堂里家长里短的烟火气,还原了在石库门弄堂里身着高开衩、窄腰身旗袍的海派女子的生活场景,让观众极致感知被誉为“东方巴黎”的“老上海”的城市文化魅力。
【知识拓展】
《渔光曲》是我国作曲家任光的代表作,也是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谱曲,创作于1934年。《渔光曲》以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和突出的船歌风格,表达了当时社会底层渔民的真实生活及情感状态。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打破了以红色文化为题材创作的藩篱,对红色经典重新解读,将传统舞剧命题用现代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红色舞剧相适应的审美理论体系,并通过全新的演绎方式,把舞剧的演出、票房、口碑提升到了国内舞剧市场的新高度。
舞剧是舞台剧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剧于20世纪30年代才初见端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经过“外来艺术”的引进和吴晓邦、戴爱莲、梁伦等新舞蹈艺术先驱的探索,才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民族舞剧艺术。在舞剧的实验性新兴期,其创作大都将继承发展戏曲舞蹈与借鉴苏联芭蕾舞剧的经验相结合。1950年,欧阳予倩、戴爱莲等运用芭蕾形式和技法创作的《和平鸽》,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舞剧作品的问世。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舞剧《宝莲灯》为起点,中国舞剧创作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期。《宝莲灯》的舞蹈语汇融中国民间舞蹈、戏曲舞蹈于一体,借鉴西方尤其是苏联的舞剧创作观念,将其整合成一种表达方式,由此“树立了我国古典民族舞剧一种比较完整的样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舞剧的原创精神得到了伸张,探索领域与品种、风格也出现宽广和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红梅赞》《霸王别姬》等名篇佳作。2019年,《永不消逝的电波》用生活细节勾勒出上海解放前夕的时代画面,点燃了中国舞剧市场。
表12-3 2010—2019年国内上映的部分舞剧
续表
【案例三:昆曲《眷江城》】
2020年3月,著名编剧罗周以“九转货郎儿”为曲调创作完成了一组《眷江城》套曲,随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集结石小梅、龚隐雷、施夏明等老中青三代演员进行献唱,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经由江苏省京剧院和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以“一戏两排”的模式分头创作,最终诞生出以抗疫故事为题材的《眷江城》剧本。2020年10月,《眷江城》正式上演,获得了社会一致好评。《眷江城》的出现及火爆让大家看到昆曲的更多可能。作为一部以抗疫故事为题材的现代新编版昆曲,《眷江城》具有非凡的意义,为戏剧类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了思考。
1.内容:抗疫故事融入昆曲创作(www.xing528.com)
《眷江城》将“亲情线、爱情线、生命线”三线合一,体现了母子间“为爱承担,为爱隐瞒”的责任与使命。罗周以抗疫中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塑造了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刘益朋是鼓楼医院的一名医生,为了不让身在武汉的母亲担心,他“瞒”着母亲奔赴武汉一线,而在餐饮店工作的母亲则“瞒”着儿子坚持工作;刘益明“瞒”着女友丁玲奔赴抗疫第一线,丁玲也“瞒”着刘益明奔赴武汉做战“疫”报道。母与子的“瞒”、恋人之间的“瞒”,是为爱而“瞒”,为了责任和使命而“瞒”。昆曲运用现代文化资源在题材上进行创新,以古老的昆曲书写当下,古今对话,碰撞出了观众易于接受的昆曲剧目,谱写出了平凡人的英雄史诗。
2.语言:文辞曲调尽显昆曲特色
《眷江城》“九转货郎儿”套曲共分九个主题:总题、封城、捐赠、社区、医务、媒体、志愿者、基建、祈福。其文辞极其优美。一套“九转”表现出了九种场景、九个画面,从武汉封城到社区、全国捐助、医护人员、媒体人员,生动再现了江城武汉抗击疫情的方方面面,绘成一幅抗疫长卷。如“二转”“封城”,“顷刻间隔断了车马……有几多飘蓬游子寄天涯”。封城令下,全国响应,人们霎时间全部宅在家中,但还有些人客居外地无法回家,寥寥几句将封城后全国上下响应的情景勾勒出来。“四转”“社区”,“零星地闻三声犬吠……行穿了弯曲曲绕曲曲长短道。喷甘醴瘴驱毒消、叩门户、叩门户详稽细考……”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社区工作人员披星戴月、挨家挨户清查的景象。《眷江城》在创新中,仍保留昆曲“字字精、句句美”的语言表达,将原来晦涩难懂的语言转化为精练的白话文字表达,不仅能让观众听懂昆曲,能感受到曾经是“阳春白雪”的雅乐,还能使昆曲保留其原有的魅力。
3.主题:传统剧目传递当代精神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曾说道:“疫情期间,无数逆行者奔向一线,有些甚至用生命保护了大家的安危,希望演员们能把真情实感演出来,把这样的精神传递下去,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眷江城》除去亲情线与爱情线之外,另有一条生命线,即患者小乔从序幕敲盆呼救到第三个楔子里痊愈、献血,直至抗疫胜利。这是《眷江城》在昆曲艺术上的创新之处,罗周借用元杂剧的结构,在传奇中加入楔子。小乔这条生命线看似与主线无关,实则彼此联通。楔子中除患者小乔外,还有赵顺、阿昌等各行各业的人,这些富有旺盛生命力的角色,展现了在危急的疫情之下为自己和他人的拼搏与坚守。罗周曾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地活在这个世上;正因彼此之关联、之扶持、之爱护,这个世界,无论遭遇多少跌宕颠沛,都令人这样深切地……爱着它。”透过新编昆曲,以艺术的形式保留下现实的抗疫故事,更是保留下当代人们携手并肩、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
《眷江城》是第一次用古老昆曲展现当下故事,也是近30年来中国昆曲艺术舞台上展现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原创剧目。《眷江城》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抗疫事迹,也是普通人在危难之际,勇敢地站出来,超越自我,携手抵御灾难的壮举。剧中每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个体,展现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舍小我,为家国”的英雄情怀。《眷江城》作为传统戏曲的先锋尝试的成果,为此后传统戏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经验。
【知识拓展】
昆曲是我国现存较古老的戏剧形态之一,也是中国较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有“百戏之祖”之称。昆曲作为东方美学的典型代表,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多个门类,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国际上,昆曲更是与意大利歌剧、英国莎翁剧相提并论,被业内视为“雅乐”。在传统观念里,昆曲属于阳春白雪,十分“高冷”。昆曲的唱腔委婉悠长、含蓄典雅,水磨调流丽悠远,听之足以动人。这个看上去似乎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与“90后”“00后”完全绝缘。
【案例四:相声《德云斗笑社》】
《德云斗笑社》是在粉圈效应以及相声产业化过程中孕育而生的一档相声综艺,2020年8月27日起每周四晚在腾讯视频更新。整个节目是以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开启一场内部考核,德云社的青年相声演员们参与挑战任务,并围绕着任务创作一段新相声,最终选出“德云新一哥”的形式展开的。节目一经播出便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各平台播放量累计超11亿,期均弹幕数近35万;播出仅两个月就进入云合数据2020年度综艺榜TOP 10;持续6天登上云合全舆情榜单榜首;豆瓣峰值8.3分、知乎峰值8.6分等。《德云斗笑社》是继《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认真的嘎嘎们》之后唯一一档非“综N代”综艺,是以年轻态的相声为主体的喜剧IP节目,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喜剧的差异化体验,还促进相声受众的年轻化,推动相声的发展与传承。
1.斗笑中的相声文化
《德云斗笑社》的逻辑设计与相声文化高度吻合。众所周知,相声演出有一个经典开场:表演者登台,一阵掌声之后,第一句词儿是“我先来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德云斗笑社》延续相声的表达方式,以“家宴”的形式介绍演员。通过辈分最小的秦霄贤为引子,由他进入宴席给自己算座:先确定“上座”郭德纲的位置,再依次按“云鹤九霄”的字辈,数自己的座位。由此展现出作为中华传统曲艺的相声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文化里家族宗法制的习俗,有着严格的辈分高低和师承关系。
对年轻人而言,相声是既熟悉又陌生,而《德云斗笑社》则为路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相声演员及相声文化的窗口,助力相声文化“破圈”。《德云斗笑社》每期节目开头都由阎鹤祥的一段单口切入主题,直接将观众拉入相声的表演场景中。同时,节目中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相声段子的起源、行话的介绍,如第一期节目中的“找梁子、选房子”,通过演员们根据不同房间的摆设,猜测自己第二天的表演内容,自然而然地带出了“梁子”一词的真实含义,由此产生了相声的故事梗概;或是由岳云鹏化身讲解员向观众阐明一些难以用场景解释的相声名词。此外,相声文化的各种知识点都穿插在节目中,像最基本的量活使活、捧哏分类,到白沙撒字、太平歌词、柳活等,起到了非常好的科普作用,让观众在听懂相声的基础上更加了解相声文化。
2.斗笑中的平凡生活
《德云斗笑社》节目始终以角逐“德云新一哥”为主线贯穿始末,这与普通人的职场竞争有许多相似之处。“云鹤九霄”的师兄弟们,为了获得优先选择权,或是给对方挖坑,或是暗自结盟,这些情节都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使得当代年轻“打工人”会心一笑。因为相声表演总要拿自己说事儿,或者拿“捧哏的爸爸们”说事儿,节目所传递的内容便与受众有共鸣之处,勾起观者强烈的代入感,再以相声的“说学逗唱”技巧引人发笑。“好笑”是《德云斗笑社》吸引观众的亮点,而“成长”的话题则是留住观众、让相声“破圈”的关键。节目展现选手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平凡人努力的模样,让观众见证了成长,参与了他人的一段人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师兄弟之间各种“下绊子”、相互挤对调侃、“塑料兄弟情”的戏谑,看似彼此间“坑蒙拐骗”的背后,实则充满了催泪的点滴:他们心疼师弟被“网暴”,他们愿意保护彼此不受伤害,他们为掩护搭档而甘愿自己吸引“火力”,他们甘愿为师弟“量活”。这种将“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关心和关爱的浓浓的人情味全部藏进了‘尖酸’”中,使得观众透过他们看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引发思考,产生共鸣。
3.斗笑中的相声创新
从形式上看,《德云斗笑社》将相声这门传统艺术从小剧场搬到了荧幕,展现出传统相声表演打破线下演出壁垒、整合团队特色、从线上获取观众的一种探索。整个节目不但有传统真人秀的内容,如游戏互动、纪实跟拍、竞演、双重空间采访等,也有纯粹的相声舞台表演的部分,如节目一开始的虚拟现实剧场。这样的融合使观众既能整体感知相声的那些程式化的包袱内容,又能以更加简洁生动的方式体验相声中惊喜式的爆梗。与此同时,《德云斗笑社》还以当下火热的偶像团体综艺的模式展现德云社的内部氛围,让观众对相声演员有了新的认知渠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有利于相声文化的普及与传播,从而促使相声破圈。从画风上看,《德云斗笑社》融入了漫画的形式,通过略带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凸显“中二”气质的对白,把普通职业描绘得趣味十足,或是将原有的贯口训练以更为夸张的动作所替代,以更形象的方式凸显相声演员扎实的基本功,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想象力“爆棚”的相声世界。
在如今快餐式的娱乐场中,相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走得更远,相声演员偶像化确实不失为一种好方式。通过新兴娱乐手段的加持,使相声这一传统文化不仅能影响更多原本对相声文化并无了解、也不关注的年轻人,还使有着百年历史的相声有了文化焕新的机会,即与新娱乐手段的结合,碰撞出新内容与新形式。相声百年的文化精髓要想传承,光靠相声演员自身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强相声演员的艺德树立。作为公众人物、新生代偶像派,相声演员应做到“德”在“艺”前,艺德若不堪,则必被舞台抛弃。
【知识拓展】
相声是一种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的民间说唱曲艺,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在今天,相声已经成为国内艺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步走向“粉圈化”。在相声产业中形成了四种粉丝流派,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相声戏曲艺术的传播,促进了相声产业化的发展。一是追求质感,喜欢古早味的“复古女孩”。她们只听经典的、传统的相声,如马三立、常连安、刘宝瑞、苏文茂、侯宝林、马季、师胜杰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溯源传统相声节目《曲苑杂坛》,推动传统经典相声的传承与发展。二是不仅喜欢看热闹,而且还爱看门道的“科普女孩”。她们细致地了解相声基本知识、各派师徒关系,甚至深入研究京派相声与卫派相声的区别。科普女孩喜欢把相声相关知识科普给同龄人,这有利于年轻人了解相声文化,扩大相声的受众。三是只听苗阜和王声相声的“喵汪女孩”。苗阜和王声的相声内容取材于愚公移山、哪吒闹海、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耳熟能详的老故事,通过方言的方式演绎,在笑闹中进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通过相声这一娱乐形式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及内容。四是听相声听出追星感,促进相声产业化的“德云社女孩”。德云社和“德云社女孩”将已有百年历史,本就是一种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声,通过商业化的思维及粉丝效应逐渐“破圈”,使得相声行业被愈来愈多的人熟知喜爱,促进相声的传承与发展。
【注释】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英]尼尔·格兰特.演艺的历史[M].黄跃华,等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王玉.中国表演艺术发展史述略[J].春秋,2013(6).
[5]张振鹏.生态学视角下的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J].山东社会科学,2019(4).
[6]赵静,李毅.文化产业大发展下的演艺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企业经济,2013(10).
[7]2018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BE/OL].(2019-07-29)[2021-05-10].https://new.qq.com/omn/20190729/20190729A0O79M00.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BE/OL].(2020-06-22)[2020-06-22].http://www.gov.cn/xinwen/2020-06/22/content_5520984.htm.
[9]2018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BE/OL].(2019-07-29)[2021-05-10].https://new.qq.com/omn/20190729/20190729A0O79M00.html.
[10]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45.97亿人次[BE/OL].(2019-12-25)[2020-12-20].http://www.gov.cn/xinwen/2019-12/25/content_5463781.htm.
[11]张野.开封旅游演艺发展的“清园经验”[N].中国旅游报,2019-04-23.
[12]梁梦苇.浅析浸没式戏剧《成都偷心》的戏剧美学创新[J].戏剧之家,2021(1).
[13]郭懿,黄凯迪.打破藩篱 融合创新——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音乐[J].舞蹈,202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