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挖掘文化资源 实践电视产业

挖掘文化资源 实践电视产业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资源为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内容,电视产业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渠道。下面根据文化资源结合电视产业进行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简要介绍。

挖掘文化资源 实践电视产业

文化资源为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内容,电视产业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渠道。作为主要的文化产业之一,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增加文化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电视产业迅速发展,一方面,许多电视节目形神兼备,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既有“传统味”又有现代感;另一方面,电视产业广开源头,从深度、广度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文化资源。[13]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电视行业中的回归成为一种趋势,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为代表的各类原创类电视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传承与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电视节目表现内容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下面根据文化资源结合电视产业进行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简要介绍。

【案例一:《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是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作为一档集科普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原创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紧紧围绕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节目立意,以全国各大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作为叙述主体,力图通过电视化的呈现“让文物开口说话”。《国家宝藏》自2017年底在央视播出以来就广受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其中,第一季节目荣获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奖,第二季节目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奖。作为一档有态度的“现象级”作品,《国家宝藏》为“如何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树立了典范,无论是从节目立意、节目形式、表现手段、融合传播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为该类节目的制作带来了很多创新启示。

1.节目立意:文物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国宝级文物是《国家宝藏》的“主角”。作为一种器物媒介,国宝承载着中华文明和记忆,是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源。但如何挑选这些国宝?节目组制定了一套标准,即不仅仅局限于文物本身的珍贵程度,而是更看重国宝所蕴含的深刻文化意涵,此可谓另辟蹊径。第一季节目中的27件国宝重器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长联袂推荐。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的入选,因其是华夏民族初音的历史见证;“铜鎏金木心马镫”改变了世界骑兵史;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14]“云纹铜禁”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宁波万工轿”蕴藏着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千里江山图》是对绿水青山的守护;“曾侯乙编钟”敲出了中华正音……这种选材视角是节目能够延续成功的关键,意在通过对国宝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历史智慧的挖掘与展示来串联整个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努力让观众不仅能了解文物过去的传奇经历,也能深刻认识文物承载的文化基因,并从中汲取力量,接受厚重文化的洗礼。

2.呈现形式:综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围绕着让文物“活起来”的中心主题,节目组大胆创新,以文化为核,综合运用综艺的节目形态、剧场的叙述结构与纪录片的纪实手法,把每件入选国宝的前世今生用艺术化的形式讲述出来,带给观众全新的收视体验。为了更为全面地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节目组大胆突破原有的“宝藏+鉴赏”的节目形态,采用叙事化的讲述方式,巧妙地设计了“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两个环节,通过对国宝“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的演绎,在古今幻实之间,将国宝背后的悠悠文韵娓娓道来,拉近了观众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节目还使用了戏剧音乐剧、小品、舞剧、歌剧等艺术形式进行情景重现,开创了在电视舞台上用情景剧的形式来展现文物故事的先例,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在对国宝“前世传奇”内容进行选取时,节目组兼顾了史料的原真性和艺术性,将严肃的历史故事以“奇闻逸事”的形式进行展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而在“今生故事”的嘉宾选择上,节目组选择了最能与观众沟通、共情,与文物不会有割裂感的嘉宾讲述文物的今生故事,让故事的讲述更加具有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节目还综合运用了AR、VR、3D打印、多媒体影像等科技手段,打造了令观众震撼、惊喜的舞台效果,实现对文物及创作过程的全面展示,让展示窗内冰冷的文物鲜活了起来,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3.传播方式:多种传播要素融合运用

作为一档文博探索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融合了多种传播要素的优势。一是发挥明星效应。挑选不同年龄层观众喜爱的各类明星在节目中担任“国宝护宝人”,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国宝的影响力。二是提升节目专业性。博物馆馆长的加入提高了节目专业性,《国家宝藏》邀请9家博物馆馆长组成“国宝守护联盟”,他们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让观众在观看文物之余了解文博知识。三是吸引年轻受众。《国家宝藏》通过在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上播放,用充满网感的话语解读传统文化,借助“弹幕”这种年轻人喜欢的话语方式与观众互动,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四是整合新媒体资源。全方位整合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等新媒体力量,进行全媒体矩阵的信息传播,引发了最广范围和最大深度的关于中华优秀文化讨论的热潮。

【案例二:《大秦帝国》系列】

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是根据孙皓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历史剧,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再到最后走向灭亡的全过程。该系列电视剧目前已播出四部,分别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帝国之天下》(后改名《大秦赋》),总计剧集达两百集左右。作为国产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在海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2011年,《大秦帝国之裂变》入围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大秦帝国之纵横》于2014年荣获第27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于2015年荣获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1.作品题材:还原历史,尊重史实

历史题材剧作的史实还原是观众最关注的作品元素。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剧组邀请了数位历史学家担任历史顾问,对剧中的人物、器物、历史事件等进行整体把握。创作团队在史料的收集和研究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如《大秦赋》编剧团队在先秦史料中抽丝剥茧,历经八年打磨,并融合最新考古史料,对史实做了最大限度还原[15];《大秦赋》为实现对吕不韦这一历史人物的精准定位,不仅梳理了相关史料,还对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认真态度让《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成为业内翘楚,也是《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有影评曾指出:“拒绝戏说,尊史重实,使该剧成为较高水平的历史正剧。不刻意追求和强化人物情节的传奇性,客观地说历史、现情节,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原则,严谨地还原史实并观照当下理念。这部弘扬秦人精神的历史剧告诉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靠历史虚无主义的戏说与消解,更不能丢掉民族文化内核而符号化地嫁接他者价值观。”对历史的尊重,使《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在内容质量上成为行业标杆,也为其呈现历史、弘扬文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2.作品制作:追求精细,体现专业

对历史情境和环境的营造是《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剧组在创作时聘请了专业的秦文化礼仪专家,从风俗礼制、人物仪态、举手投足、文言对话等各方面对演员进行培训,对当时人物的着装束发、日常交往中的礼节、朝堂之上的揖礼等细节进行讲解。为了取景需要,剧组曾到新疆的雪域高山、戈壁草滩进行实地拍摄,甚至还在新疆乌尔禾搭建了一座完整城池。同样也是为了追求更准确、更真实的场景,剧组不惜成本将影视城的城墙进行了整体改造,做出夯土效果。在道具制作方面,制作团队聘请专家设计兵器,设计制作了上万套服装和上千件盔甲。在演员妆饰方面严格参考了史料记载和古壁画像,并通过对比、考证以达到最佳效果。对细节的追求使《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拥有超高质量的呈现效果,为观众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体验。

3.作品表现:兼具艺术性与时代性

古装正剧虽强调遵循历史原真性的原则,但同时也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该系列作品在对历史真实性和现代艺术性的融合上体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水准,可以说是兼具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精品佳作。从2006年开拍第一部作品《大秦帝国之裂变》到2019年《大秦赋》杀青,这一系列电视剧的创作在坚守中国先秦美学风格的同时,还结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对作品历史意境的营造进行了创新性调整,确保剧中的妆容规制、服饰搭配等都符合角色地位、人物形象和情节需求,经得起推敲。“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信念是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根源,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血脉里延续不断的信仰。[16]剧中所讲述的积贫积弱的秦国通过不懈的历史变革最终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家国情怀的历史精神,也契合了当前民族复兴的时代特色,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案例三:《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拍摄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2012年5月14日CCTV-1《魅力记录》栏目首播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2012年6月,电视纪录片同名图书《舌尖上的中国》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2014年4月18日,第二季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季节目于2018年2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作为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获奖无数:2012年10月,获得第22届中国厨师节“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奖”;2012年12月,获得20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审团大奖;2013年,获得2012中国电视榜“推委会特别大奖”;2014年5月,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3届“星光奖”)电视纪录片大奖;2014年9月,获得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作为中央电视台的重点项目,《舌尖上的中国》在节目题材、节目形式和节目制作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节目题材:不只中国饮食,还有中国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传统央视纪录片广博宏大的主题,将叙事视角从大国大事转移到民众生活,围绕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茶米油盐酱醋茶展开,将各地的特色美食与不同的人物故事相融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在展示中国各地特色美食的同时,还探讨了人们从传统劳作到烹饪食物的创新,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也使得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还能体悟蕴含其中的朴素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传统,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内容,具有高度的大众性和人文情怀。如第一季中《主食的故事》这一集,以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五谷为出发点,讲述了不同地域多样主食背后的民俗文化,如兰州牛肉面大西北羊肉泡馍嘉兴的大肉粽子等。节目组还特别注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日常进行拍摄,使得镜头更加富有生活气息。《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美食故事的讲述,将背后所传达的自强不息、勤劳节俭等中华传统美德娓娓道来,让观众得以对传统文化有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受。

2.节目形式:以多样手法展示特色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借鉴了故事片的手法,注重选取包含矛盾冲突和丰富情节的事件,使得纪录片在叙述的过程中更具吸引力[17]具体来看,纪录片的每一集节目的切入方式都有所不同。例如:第一季是以特定美食为切入点,通过视觉、色觉、味觉等感官体验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力;第二季则从时节、脚步、心传、秘境、家常、相逢、三餐七个角度讲述食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同时还运用了交叉叙事的手法,通过对不同内容的交替叙述,制造了悬念,给予了观众想象空间,更加突出了人文情怀和叙事元素,达到了良好的节目效果。此外,节目还通过轻快的叙事节奏、精巧细腻的画面以及碎片式的处理技术将中国饮食文化和东方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总的来看,多种不同呈现技法的运用,使《舌尖上的中国》在讲述美食的同时兼顾人文情怀,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来自美食及其背后的朴素人文情怀的文化大餐。

3.节目制作:专业化、高水准

《舌尖上的中国》被网友称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的美食纪录片。节目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用心制作。第一季制作团队历时1年多、辗转了70多个不同的地方才完成拍摄;第三季为拍摄400多种美食,节目摄制组足迹遍布100多处不同地方,采访了300多人。在拍摄方面,节目团队除了使用高清摄像机外,还大量使用了微距拍摄,以便从微观角度更好地展示中国美食。在故事讲述上,节目在解说词撰写技巧方面也琢磨了一番,尝试从多个层面对主题进行阐释,达到了很好的节目效果。在配音上,节目通过真实的同期声和温情的配音语言营造出了一个亲近的氛围[18],在较大程度上消除了与观众的距离感。在配乐上,节目充分调动多元化的音乐资源,在讲述不同地域饮食的时候融入当地的音乐文化,给纪录片本身增添了来自远方的、真实而生动的声音。如在西安拍摄以“主食”为主题的节目时,曾邀请西安本地说唱团队“黑撒”参与拍摄,通过“黑撒”之口用西安方言来说唱西安美食;在甘肃拍摄兰州拉面时,采用伊斯兰风格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北京拍摄焖面时,加入了由唢呐演奏的《春节序曲》。精心的准备、专业的技术、温情而真挚的解说以及恰当的配乐,使《舌尖上的中国》为观众营造了真实而生动的美食场景,让观众得以更好地进入纪录片的讲述中,随解说一起品味美食、体验文化。

【知识拓展】

截至2021年5月,央视、地方卫视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部分)及文化类纪录片(部分)如表11-2至表11-4所示。(www.xing528.com)

表11-2 近年来央视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部分)

续表

表11-3 近年来地方卫视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部分)

表11-4 近年来播出的文化类纪录片(部分)

【注释】

[1]彭立,彭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电影电视[J].当代文坛,2014(4).

[2]唐世鼎,等.中国特色的电视产业经营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3]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启示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5]刘习良.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6]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7]唐世鼎,等.中国特色的电视产业经营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8]张君昌,张文静.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发展成就与经验启示[J].传媒,2019(20).

[9]《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3[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10]李戈,欧阳宏生.中国电视融合发展理念的四次浪潮述评[J].当代电视,2020(6).

[11]杨红彬.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4).

[12]参见《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文化产业统计年鉴》。

[13]冯胜勇.提升电视文化类节目质量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6(7).

[14]孙静.《国家宝藏》:文博综艺类节目的新标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5).

[15]李夏至.《大秦赋》力求还原史实细节[N].甘肃日报,2020-12-23.

[16]延艺.《大秦帝国》的创作技法——兼议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现状与前景[J].声屏世界,2020(6).

[17]孙景丽.浅析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法故事化倾向与表达[J].电影评介,2012(4).

[18]李琳.美食类纪录片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舌尖上的中国》个案分析[J].声屏世界,202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