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说,电影是时代进程的一面镜子,时代是电影发展的重要动力。[3]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为开端,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里,我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从较为单一到日益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其间也遭遇了一些曲折、坎坷甚至是动乱,这些都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成长。如今,电影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多管齐下推动电影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下面主要根据我国电影产业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总体特征,共分成五个时期来简要介绍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奠基萌芽期:19世纪末至1949年
从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个时期是我国电影产业的奠基萌芽期。1896年8月11日,“西洋影戏”在上海完成了首次放映。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完成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后在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等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开始逐渐发展起来。1913年,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拍摄完成。1922年,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正式创刊。1923年,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双重成功的国产片《孤儿救祖记》问世。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迎来了一次兴盛与高潮。1931年,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公映,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从无声时代进入有声时代。在这一时期以夏衍为首的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左翼文化工作者进入电影界并逐渐成为各电影公司的创作骨干,陆续拍摄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影片,如《狂流》《神女》《十字街头》《风云儿女》等,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面貌,中国电影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也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1934年,由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中国电影。
1937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让刚刚兴盛的中国电影遭到严重摧残,电影公司纷纷破产倒闭,电影制作数量锐减,反战反侵略宣传成了电影的时代主题。据统计,在全面抗战期间,大后方的抗战影人一共拍摄了21部故事片和近百部抗战宣传片。[4]1938年,在延安解放区建立了党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拍摄制作了一些纪录电影,如《延安和八路军》《南泥湾》等,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1945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电影迎来了复苏。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作为电影事业的领导机构。1949年7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国统区进步电影工作者与解放区电影工作者共同参加,形成了新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的基本队伍。
(二)初步生长期:1950—1975年
1950—1975年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初步生长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改称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具体领导全国公私营业电影事业及有关事宜的发展。随后以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国营电影制片厂纷纷成立,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拍摄完成了《桥》《中华儿女》《白毛女》《刘胡兰》《赵一曼》《新中国的诞生》等多部影片。与此同时,一些私营电影制片公司也相继出现,拍摄完成了《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等影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电影可谓蒸蒸日上,随着电影行业公私合营的完成,中国电影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高潮。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的电影制片厂达16个,覆盖了故事片、纪录片、译制片等各个方面,放映单位达20363个,观影人次达46.3亿人次,发行收入达1.3亿元,放映收入达2.8亿元。[5]从1949年到1965年,电影制片在产量上迅速增长,共生产故事片603部、科学教育片1980部、美术片279部、新闻纪录片8344部[6],并涌现出了以《上甘岭》《永不消逝的电波》《林家铺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甲午风云》等为代表的故事片和以《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为代表的美术片,影片思想艺术质量逐步提高。据统计,从1966年到1975年,共摄制故事片69部。[7]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在生产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电影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电影的题材、类型、风格等方面都逐渐形成气候,但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下,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要严格按照行政指令进行,所以在这一时期我国只有电影事业而没有电影产业,“电影事业”一词也成了电影业的官方表述。
(三)快速成长期:1976—2000年
1976—2000年是我国电影产业的快速成长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紧接着,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环境的宽松和人们思想的解放,我国电影事业开始调回正轨,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气象。早在1976年10月,各电影制片厂就开始恢复电影创作生产工作,并出现了一批“伤痕电影”“反思电影”。到了1978年左右,我国电影事业已基本得到恢复。据统计,1978年,全年共生产电影故事片21部,电影发行收入达5亿元,放映收入达8.97亿元,1979年还创造出了全年290亿人次的观影记录。
在改革的春风下,电影业开始重新审视市场的力量,并相继启动了我国电影事业的体制改革工作。1984年,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进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在此背景下,国有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6年3月,电影事业管理局由文化部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即后来的广电总局)领导。1987年,中国明确提出“娱乐片”概念,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出现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明确意向和行为。[8]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电影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1993年,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各制片厂可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进行商谈,进口影片则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公司发行,预示着中国电影转向市场化的改革逐渐拉开序幕。
1994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关于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一系列具体意见和措施。为进一步激发国产电影创作,《通知》还明确指出授权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的方式引进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由中影公司在国内发行。“分账大片”的引进对于激活国内电影市场的活力、丰富国产电影题材具有重要意义。1995年,国产电影开始以票房分账的形式发行放映。199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正式启动电影精品“9550”工程(即在“九五”计划期间,拍摄50部精品电影,每年10部),依靠政策扶持激发国产电影创作。通过电影领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由此推动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创作者开始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并陆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家喻户晓的影片,比如以谢晋、谢铁骊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创作的《大河奔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以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为代表的第四代导演创作的《城南旧事》《老井》《小花》等,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创作的《红高粱》《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蓝风筝》等。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作品《甲方乙方》首次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提出了“贺岁片”的概念,如今的“贺岁档”已成为电影市场上最热门、竞争最激烈、票房产出能力最高的放映档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也开始积极与世界文化展开对话,走向世界影坛。1988年,《红高粱》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93年,《霸王别姬》获得第4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2年和1998年,《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分别获得第49届和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等。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在世界影坛上刮起了一阵声势浩大的“中国风”。(www.xing528.com)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处在恢复、发展与转型的时期,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中国电影开始从过去指令性计划主导的“电影事业”向市场主导的“电影产业”过渡,并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
(四)黄金发展期:2001—2011年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迅速迈入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电影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以国有电影企业为排头兵、民营电影企业为支撑的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大量优秀电影作品不断涌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黄金十年。
一方面,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如何打破区域界限,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快一体化的现代电影市场建设,一直是困扰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道门槛。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工作取得根本性突破。一是国有电影制片厂纷纷开始了集团化改革的探索。国有电影企业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早在1998年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进行“集团化改革试点”工作,随后中国电影集团、长春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西部电影集团、潇湘电影集团、峨眉电影集团、珠江电影集团等国有电影集团陆续组建。通过集团化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架构,这对于发挥国有电影企业的规模优势、提高电影产业竞争力、释放国有电影企业的发展潜能等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民营影视企业也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力,如以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大地影院、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横店影视等为代表的民营影视企业大批涌现,展现出亮眼的市场表现力,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电影行业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一些互联网企业依托其在平台和资金方面的优势纷纷布局文娱板块业务,如猫眼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的出现,不断深耕内容生产,推出了一系列题材多元、质量上乘的作品,展现出中国电影市场惊人的爆发力。
另一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从组建企业集团、试行股份制、推行院线制等多个方面就如何深化电影业的改革工作提出了相应意见。2002年,《电影管理条例》出台,明确提出鼓励国有、非国有单位及个人进行多种方式经营。随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关于成立电影院线批报程序的通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文件。2010年,《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五)高质量发展期:2012年至今
自2012年起,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电影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从电影票房来看,据统计,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642.7亿元,相较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了2.8倍。从电影生产情况来看,据统计,2019年全年共生产影片1037部,涵盖了故事电影、动画电影、科教电影、纪录电影、特种电影等多种类型,包含了喜剧、动作、犯罪、战争、爱情、奇幻、历史、动画等多种题材。从观影人次来看,据统计,2019年全年观影人次达到17.27亿。从影院建设情况来看,据统计,2020年全国银幕总数达75581块,稳居全球首位。
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于一部有着完整体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电影领域法”的建立并完善的需求愈加强烈。[9]2016年11月,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第一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审议通过,不仅将近几年来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升至法律层面,肯定了中国电影改革道路的巨大成就,而且通过法律进一步强化了电影的产业属性和市场价值,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迈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设定院线市场退出机制,尤其对于长期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的院线公司将实行市场退出,对新组建的院线调高了入市门槛,这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电影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截至2020年,国内共有电影院线51条。当前,以院线为主体的发行放映机制日趋完善,极大地增加了电影市场的活力,迅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在市场经济发展导向下和国家政策扶持推动下,我国电影产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电影市场不断成熟,优秀影片持续涌现,电影强国建设征程已经开启。但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想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型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