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资源学:价值构成与特点

文化资源学:价值构成与特点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是否以货币的形式展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分成显性和隐性两种。所以,不论是文化资源本身,还是其反映出来的相关信息,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二)文化资源的价值特点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环境,以及自身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其多样化的价值特点。文化资源价值特点主要包括潜在性、滞后性、时代性、延展性等。

文化资源学:价值构成与特点

(一)文化资源的价值构成

文化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多维价值的复合体,文化资源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等。

1.社会价值

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包含教育情感、记忆等内容,特指文化资源在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文化精神的传承、社会凝聚力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构成了区域文化特有的底蕴,对维系历史、延续文明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的资源,其内在的意识形态属性存在于人们的情感之中,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上。以圆明园遗址资源为例,作为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圆明园遗址对于培育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指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向资本和产业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费价值和资源竞争力。按照是否以货币的形式展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分成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经济价值是指文化资源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通过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刺激文化消费,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隐性经济价值是指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精神要素、创意来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通常不直接以货币的形式实现,但对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带来间接经济效益。

3.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指文化资源作为历史见证的价值。文化资源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集中展现了一定时期内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等状况,能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如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古迹、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作为人类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能够从时间、空间等多层维度展现出人类的历史演进,为我们了解历史社会发展状况提供重要的参考,是后世珍贵的文化财富。正是因为这些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后世才能对人类文明演进具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

【知识拓展】

南湖红船”的历史价值

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中断。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的一艘游船上。泛舟于“轻烟漠漠雨疏疏”的南湖之上,十多位青年从中午11时开会直到傍晚6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红船由此名扬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决定建立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建成开放,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红船正式下水,向世人展出。建成的画舫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当时中共一大就是在画舫的中舱内召开的。中舱内摆着几张椅子,一张方桌,仿照当时的布置还放了茶壶和茶杯,在开会的画舫后面系着一艘小拖梢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根据《“一大”代表所乘红船是啥模样南湖红船复原记》[4]和《红船精神永放光芒》[5]整理而成)

4.艺术价值(www.xing528.com)

文化资源的艺术价值是指文化资源作为反映人类艺术创作、审美趣味、特定时代典型风格的实物见证的价值,主要包括审美、欣赏、愉悦、借鉴以及美术史料等价值。文化资源尤其是某些物化有形的文化资源大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依照美的观念和规律创造出来的,其本身体现和传承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历史之美、艺术之美。如雕刻、绘画及各类建筑艺术、景观艺术、造型艺术,以生动的艺术造型、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出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及审美情趣

5.研究价值

文化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凝结着人类的智慧,蕴含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不仅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为后人获取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来源,帮助人类探索社会发展的趋向。所以,不论是文化资源本身,还是其反映出来的相关信息,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比如《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不断吸引着人们开展相关文化的研究,并由此产生了一门独立研究学科——“红学”。

(二)文化资源的价值特点

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环境,以及自身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其多样化的价值特点。文化资源价值特点主要包括潜在性、滞后性、时代性、延展性等。

1.潜在性

潜在性是指文化资源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却是潜在的。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决定了有的文化资源可以进行计量估价,而有的则不能。[6]文化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量化是实现其价值计算的前提,对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往往可以进行计量估价,如一座建筑、一幅绘画、一套服饰。而像创意、精神、观念、理论、情感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其价值往往很难用尺度衡量,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如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文化资源与物质文化不同,它们是创作者思想的体现,对于这些观念性的内容很难有标准的尺度衡量其价值。

2.滞后性

滞后性是指文化资源价值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和时间性。一方面,文化资源的价值具有持久性,遵循数量越少越值钱、时间越久越有价值的发展规律,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使用的老物件、邮票、纸币等,历经时间的洗礼其价值愈发凸显。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资源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其价值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逐步释放出来。比如存在于艺术圈的一种“怪相”: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作品价值连城。部分原因在于艺术的审美总是高于大众的审美,大师的作品只有历经时间的沉淀才能被世人重新认识。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文化消费作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只有在人们生理、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被充分激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

3.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文化资源价值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精神,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时代性和历史演变性。一方面,文化资源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带有时代的独特印记,其所蕴含的历史见证的价值就是其历史时代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的价值构成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并会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消费品位的提升而逐步演变,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进而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反映时代脉搏

4.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文化资源价值的动态性与可塑性。文化资源的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逐渐式微的文化资源更是如此。随着文化资源生存环境的不断衰落,如何实现对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其他资源相互关联,构建新的价值内核,推动其价值内涵的延展,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公共精神文化,文化资源常常不受时空局限,一经产生即是民族的,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尤其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文化资源在价值空间里表现出很强的延展性,这对于放大文化资源自身价值,实现与相关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发挥其乘数累积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