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改革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如果没有找对改革着力点,会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它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改革不容许失败。正因如此,在改革过程中,要根据现实需求和未来要求,不断地确定好改革着力点。要确定改革着力点,单纯凭借改革实践的经验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育科研的引领。教育科研不仅能够为教育改革提供必备的知识储备和技术引导,还能够有效确定并解决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说,在特殊教育改革过程中,善于借用教育科研力量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速度会更快,发展的质量也更高。
与其他教育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新疆整体随班就读的推进工作起步晚。但是近年来,新疆在随班就读工作上发展力度很大、发展步伐也快,其采取的主要策略之一即教育行政部门和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育学院等高校的特殊教育科研团队密切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了以正确的教育理论引领事业发展方向、以严谨的科研成果支持和检验实践工作成效的作用,也使得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地发挥了“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在教育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教育行政部门借助高校、研究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力量,开展随班就读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改革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且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效。但是,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依托科研团队专业力量发展随班就读事业的工作模式仍未得以铺展,教育行政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合作仍有很大阻力,这一阻力不仅来自外部工作机制不顺畅,也来自于合作过程中双方角色和职责的不确定。本节试图通过介绍新疆高校科研团队在随班就读推进过程中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发挥的主要作用,展示教学行政部门和科研团队合作的可能性模式。
1.协助相关部门建章立制
工作推进,制度先行。2010年前后,新疆拟在几个实验区探索随班就读工作机制,但彼时该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残联对要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尚无明确概念。为此,该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残联和高校教师一起,对国内外的融合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走访了国内融合教育工作先进区,随后高校教师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在规范随班就读管理工作上,新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意见》,对加强随班就读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做出了表述性规定,对随班就读对象的确认、教育安置、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出了量化规定。六个附件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指导中心、随班就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的职责和随班就读学生档案基本材料及分类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
为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中的骨干作用,新疆制定了《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表述,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做出了详细规定。
为提升特殊教育水平,新疆颁布了《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提出发展新疆随班就读的具体措施是:规定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执行,同时,将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列入特殊教育“四项工程”,支持全区15个地州市和7个人口较多的县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370所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支持370所普通中小学无障碍设施建设。
这一系列文件的制定,规范了自治区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工作,完善了随班就读经费支持保障体系,为普通学校全面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做好了制度和政策的准备,同时为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发挥随班就读骨干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2.引导当地建立随班就读资源中心体系
新疆成立了自治区和地市的随班就读教育资源中心。在自治区的区级层面,依托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以及新疆教育学院建立区级随班就读教育资源中心(视障部、听障部和智障部),承担制订和部署各级资源中心工作计划以及督导的工作。在新疆各地市,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石河子市,分别依托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地市级随班就读教育资源中心,主要负责制订市区级的随班就读学期工作计划,按工作计划对辖区内随班就读学校的全纳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资源中心组建巡回教师团队,为各个随班就读点提供教学指导,为各校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档案管理、转介服务。
3.创新开展各级各类师资培训
(1)以骨干教师培训为主,建设“普特融合、幼小衔接”师资队伍
从普通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中选择教师参加骨干师资系统培训。高校科研人员精心设计了培训内容,以专题形式,从随班就读的基本理论、国内外政策发展、管理机制、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的建设及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学生的转介、筛查与安置、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档案管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此外,针对幼儿园的教学特点,结合随园就读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以各种形式开展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问题行为改变技术等专题培训。
(2)融康复技术于教育实践,重视培养“一专多识”教师
为适应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越来越明显的“残疾类型多样化、残疾程度重度化”的特点,教师有必要了解有关残疾儿童的康复技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联康复部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了各种康复师资培训班,如康复技术人员培训班,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和脑瘫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对学校教师、残联工作人员、社区康复技术人员进行了辅助器具知识培训,同时通过现场实操、入户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学员对辅具适配服务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3)改革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推行随班就读需要大量的懂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教师。除了对在职教师开展培训外,新疆鼓励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普及特殊教育与随班就读相关知识。此外,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特殊教育教研室顺应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立足新疆本土实际,多次组织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研制、优化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两所高校率先将随班就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中。两个学院将特殊教育概论等课程设置成非特殊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将随班就读知识写入这些课程的课程大纲中。这些措施使得自治区这两所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受到有关随班就读系统知识的教育,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受到随班就读普及知识的教育,从而为自治区未来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了师资储备保障。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新疆部分地市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随班就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在新疆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新疆高校的特殊教育科研团队与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残联部门,中小学都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日益成为引领区域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
泉州市低视力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主要由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承接,这项工作开展已逾20年,受到低视力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度认可,也获得国内外知名低视力专家、教育界人士的赞誉。在探索过程中,泉州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结合残疾人联合会、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教育力量,共同致力于低视力患者康复工作,即医院门诊就像先锋,冲在阵前,对低视力学生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特殊教育学校低视力康复中心就像后勤部门,对低视力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工作上的教育和辅导;残联是协调者,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13)泉州的教育康复实践能取得国内外瞩目的成绩,与其重视跨部门团队科研成果、重视教育康复课程建设密不可分。
1.分阶段开展研究,逐步确定多部门合作机制
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最初将低视力儿童与盲童“一视同仁”,对他们采取的教学形式、方法等都是完全相同的。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教师对视障儿童少年的学习特点和教育需求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盲与低视力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属于两类不同的教育对象。每一个低视力学生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完全违背了“个别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必然会产生种种矛盾,所以对低视力生独立设班;第二,康复实践证明,大部分低视力儿童若单纯依赖手术或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已无法改善视力功能障碍。只有在眼科医学知识的干预下,借助于各种助视器和康复手段,对每一个低视力学生进行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视力康复训练,让有限的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功能性视力得到改善和提高,才能满足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第三,对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离不开政府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他们在为低视力儿童提供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康复设备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为了让低视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分阶段进行了教育探索。
(1)学校独立探索阶段(1998—2007年)(www.xing528.com)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探索如何合理安置视障学生。视障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视力学生,他们能够利用残余视力感知事物,对学习汉字明文、参加感觉统合训练等要求强烈。1998年起,学校就尝试将盲和低视力学生分班教学,为低视力学生配备可升降、可调整桌面倾斜角度的课桌,装设可调节照明设备,分发放大字体的校本教材和手持式放大镜,对他们采取有别于传统盲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分类教学。学科老师充分利用低视力学生的残余视力进行缺陷补偿,根据低视力学生的不同需求对教材进行不同倍数的放大,给予合适倍数的放大镜;根据不同视力障碍对光线、视野、角度等的不同需求安排座位和补偿照明设备;根据学习进度的不同给予个别化的辅导,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初步开展功能性视力康复训练。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借助个性化的辅助措施进行教学给低视力学生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他们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知识量增长了,成绩较往届有了大飞跃。大部分低视力学生考上了长春大学等高等院校,其余的在本校接受职业教育,毕业后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学校—医院合作形成阶段(2008—2014年)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三项。第一项是尝试建立教育康复合作模式。2008年,学校把低视力学生的康复教育纳入“医教结合”的实验课程中,并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定了合作关系。该院眼科专家带领他的低视力康复团队与学校进行全面合作,采取医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模式,在视障学生的综合康复方面进行共同深入研究与探索。2010年的全国“爱眼日”前夕,在多家爱心企业热心资助下,学校与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合作,联合创立了国内第一家在盲校设立的低视力康复工作室,成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低视力青少年的诊治和康复的科研实践基地。严格遵循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开展低视力康复领域的前瞻性研究。通过严谨的视功能检查和眼病诊治,对校内所有视障学生中筛查出的45名低视力学生,由医院提供电子及光学助视器的验配,与学校的老师共同拟订个性化干预方案,并制订了个性化的教育康复训练计划。
第二项是组建专业教育康复团队。学校挑选十几位专业教师组成教育康复组,聘请专家进行低视力学理论研究、低视力医学知识、视功能康复训练、助视器使用方法等培训指导,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引了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团队得到发展壮大。
第三项是提供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支持。在政府、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对低视力教育康复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根据课程设置,学校创建了国内规模最大、项目齐全、设备先进的二十多间低视力康复训练室,根据训练内容和学生的个别需求,训练分为长期和短期,采用学生个别训练或集体训练为主、学科课堂教学渗透和主题训练活动为辅的训练形式,为每一位训练对象建立教育康复训练档案,注重每一个对象的训练前筛查评估、训练中期的检测评估和训练后期的总结评估,低视力教育康复课程成为学校日常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经过这些尝试,个别化教育康复初显成效。每一位低视力学生经过专业医务人员的筛查,配置适宜的助视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的功能性视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他们能熟练使用电子助视器跟随、看清物体或文字,有的能在描图本上描上自己喜爱的各种颜色,有的能在训练板上走迷宫,还有的成了班级的“小说朗读员”。2012年12月在泉州市盲聋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泉州市低视力学校”,这也成为福建省第一所、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招收低视力学生并独立编班的学校。
(3)多部门合作阶段(2015年至今)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首先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2014年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卫计委、残联等部门,依托泉州市低视力学校,开展全市辅读班低视力学生的教育康复指导工作。2015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泉州市低视力“医教结合”实验实施工作方案》,整合各部门和单位资源,积极建构低视力个别化教育康复模式,完善筛查、适配、训练、康复、教育的服务体系,探索特殊教育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和工作机制。
其次是实行巡回指导制度。根据低视力学生大部分在普通学校就学的现状,泉州市教育局协调市残联、市卫计委等相关部门下发《关于开展泉州市低视力对象(0—18周岁)初步筛查工作的通知》,分别对各县婴儿和学龄少年儿童进行初步筛查。将860名疑似低视力患者送交市级定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编制低视力学生名册,建立基础档案。2016年又下发《关于开展泉州市中小学生疑似低视力对象复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试点校低视力学生巡回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通过初步筛查、复查等工作,对确诊的低视力学生,由专家组根据患者的年龄、眼睛条件、康复需求,按照其障碍程度由轻到重,安排适合的教育安置模式(医疗康复、校内康复、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与普通学校的教师共同制订每一个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使其接受适当的康复服务。定期到每一所学校巡回指导,对康复效果、视力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反馈适当调整其安置模式和康复训练计划。
低视力个别化教育教学活动与康复训练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国内外知名低视力专家的推崇,纷纷前来泉州市考察、交流和指导。组织九位受聘省低视力康复技术专家讲师团的本校老师,多次在国内低视力康复学术交流会上开设专题讲座,推广医教结合背景下低视力学生个别化教育康复工作经验。
2.根据科研成果,建设低视力学生个别化教育康复课程
(1)构建系统化的专业课程
泉州市低视力儿童青少年教育康复最大的特点是构建了系统化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特殊需要,从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相结合的角度,将康复理念纳入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中。以社会适应和视功能训练为核心,开设感觉(光觉、色觉、触觉等)、知觉(形觉)、注意(定位、扫描、追踪)、记忆(游戏)、思维(游戏)、辅具应用(各类助视设备)、生活技能、定向行走、社会适应(心理康复)等视觉康复训练课程,形成基础性、发展性和补偿性三大课程,建立了多元的低视力学生个别化教育康复课程体系。通过视功能、感觉代偿、视觉认知和视觉康复等训练,开发学生潜能,补偿缺陷,将低视力学生康复训练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制订个别化教育发展计划,设计出适合低视力学生学习的教具学具,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
(2)提供个性化的全程全员服务
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泉州首先为低视力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全程全员服务。建立完善的低视力学生个别化教育康复服务流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医院发现疑似低视力患者后上报,由定点医院诊断,残联为有需要的患者适配助视器;学校或残联工作人员通过随访,了解其康复需求,再由专家组根据患者的年龄、眼睛条件、康复需求为其选择适当的教育安置方式;最后由教育、医疗机构实施康复服务,并对效果进行评估反馈。服务内容包括综合眼科检查、助视器适配及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咨询、教育及资源服务,形成了筛查、适配、训练、康复、教育的标准服务流程。注重学生在康复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定期对康复效果、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安置模式和康复训练计划。
(3)搭建全方位的合作共享系统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通报系统,畅通信息交换沟通渠道,确保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及时了解低视力学生的眼病、就学、康复训练等情况,更好地为全市的低视力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建立低视力学生教育康复资源库,主要由政策与文献、诊断与评估、课程与教学、康复与干预、支持与服务五部分组成,以文本、视频、网页、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先后与全国6所知名盲校、2个医疗单位和3个地方的残联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通过开展专题活动、下乡筛查、提供咨询、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大低视力康复工作的社会宣传与科学普及,唤起广大民众对低视力的认识,提高低视力学生康复意识。专家组成员多次受邀在相关省市开展低视力专题讲座,交流推广低视力教育康复工作经验,该模式已为国内多所知名盲校借鉴采用,实现成果运用最大化。
在政府高位统筹,市教育局组织牵头的工作过程中,泉州打破了各部门之间壁垒,改变以往低视力教育康复工作中各个机构缺乏合作沟通的状态,形成低视力学生个别化教育康复长效运作方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低视力学生教育康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殊教育教师医疗专业知识的提升,使得低视力学生获得医院治疗之外的康复救助。低视力学生在眼科医学的干预下,有限的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改善和利用。在残联、民政、医疗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学校还解决了低视力学生由于经济困难买不起视觉辅助设备而影响康复训练的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还协助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特教专业开设了低视力教育康复专业课程,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低视力教育康复的师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