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3 广东肇庆市松山战国墓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肇庆市博物馆藏)
西汉以后,蜻蜓眼玻璃珠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圆算珠形玻璃珠。至六朝以后,蜻蜓眼玻璃珠基本消失,不再见有作为陪葬品的出土。有人认为,中国在战国时期生产的组合型蜻蜓眼玻璃珠、小点网纹蜻蜓眼玻璃珠、陶胎蜻蜓眼玻璃珠、方形蜻蜓眼玻璃珠,其造型和眼珠都与西方生产的蜻蜓眼玻璃珠有所不同,如重庆市南岸区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网纹间密集细小珍珠形的圆点,是否是中国自制的,尚待研究。
南方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人们十分喜爱佩戴五光十色的装饰品。因此,不论是玻璃珠还是其他质地的珠饰,都是人们作为个人装饰的首选品。特别是玻璃珠,不易变质变形,而且又可以随意制造出多彩多色的珠饰,比如蜻蜓眼玻璃珠,就是人们最喜爱的装饰品。在本章所叙述的南方几个省份除广西、贵州尚未发现外,其余的省市都有发现,虽然数量不多,但形式各样,适合各类人的需求与欲望。在墓葬中,圆算珠形玻璃珠常常是成串且大量地出土,但蜻蜓眼玻璃珠则较少见,一般一座墓少则1颗,多则2~3颗,出土时多数位于墓主人的头部或胸部,当是墓主人的装饰品无疑。
5) 玻璃纺轮
1件,出自四川茂县牟托第1号战国晚期的石棺墓中,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玻璃纺轮。纺轮呈绿色,一面隆凸,中心穿孔,直径3 cm,位于墓主人的腰部。纺轮是纺线之工具,源自新石器时代,有陶纺轮、铜纺轮、石纺轮等不同质地的纺轮。战国时期,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地都发现有类似的纺轮作陪葬品,甚至有的地方还把整个纺织工具入土陪葬,如云南李家山发现的23座战国墓葬中,就有6座墓葬陪葬了纺织工具。由此可见,玻璃纺轮的出现并非是无渊源的,它与当地民族民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民族纺织业的盛行有直接关联。玻璃纺轮与陶纺轮、铜纺轮、石纺轮等各种不同质地纺轮,同样具有纺线功能,而且由于其色泽艳丽,加上在纺线时会旋转出五颜六色,成为民间百姓所喜爱的纺线的主要工具。
6) 玻璃璧(www.xing528.com)
2件。分别介绍如下:
(1) 浅绿色,半透明,圆形扁平体,饰谷纹,面径11.9 cm、内径3.8 cm、厚0.3 cm,1955年宝成铁路南段出土(图14.4)。
(2) 涡纹玻璃璧,半透明,双面饰菱形排列的涡纹,通径11.5 cm、孔径4.0 cm、厚0.25 cm。1999年重庆市巫山县城附近的麦沱第48号战国晚期墓出土,伴随出土的还有铜鼎、铜壶、铜礁壶、铜勺、铜带钩、陶罐等文物。春秋时巫山为夔子国地,楚人灭夔,战国时楚在此地设立巫郡。而麦沱第48号战国晚期墓出土的铜壶、铜勺、玻璃璧等器物组合形态,“与大量晚期楚墓同类材料相比如出一辙”[12]。故此玻璃璧当为楚国产品。
璧是中国独有的民族礼仪制品,其起源很早、流行时间最长,自新石器时代至西汉每一个时代都有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仿玉制作玻璃璧;在湖南、安徽等地楚墓中,都有发现。仅湖南省已发现楚玻璃璧达200多面,而且经化学成分分析,都属战国早期自制的铅钡玻璃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