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区指印度次大陆,包括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虽然公元前1500年印度的原始居民为达罗毗荼人、已有城市文明,如哈拉巴(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城市废墟和象形文字等被发现,但至今尚未发现这一时期的釉砂、玻砂及玻璃。公元前15—公元前11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后,打败了达罗毗荼人,并将他们赶到南边。古典文明时代先后建立起孔雀王朝、贵霜帝国和笈多帝国。在印度地区已发现的古代玻璃大多出现在这段时间(前400—公元400)。同时,这期间印度地区还经历了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入侵,罗马帝国和印度地区间的商贸也十分发达。由此,西亚大批的玻璃器皿及制造玻璃技术流入印度地区[6—7]。但古代玻璃物品中完整的器皿保存较少,大部分为碎片和玻璃眼珠,并且收集品较多。
最早的几件玻璃被发现于印度的Ruper地区,生产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为含K2O和高Al2O3的Na2O—CaO—SiO2系统玻璃(SiO2 58%、Na2O 18%、CaO 5%、K2O 3.7%、MgO 3.3%、Al2O3 8.9%、Fe2O3 2.8%)[8], 玻璃成分和早期两河流域的玻璃接近。
已分析的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间的60种玻璃样品中[8,10],基本上属于两种类型的硅酸盐玻璃:
一类是以Na2O为主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出土于Hastinapur、Kopia、Toxila、Arikamedu等地区, 从Kopia出土的古代玻璃平均化学成分见表7.1[9]。可以看到,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接近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古代玻璃成分,但是印度的古代玻璃成分中含Al2O3较高,CaO和MgO的含量较低。
表7.1 从Kopia出土玻璃的平均化学成分
另一类是以K2O为主的钾钙硅酸盐玻璃。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左右,主要出土于Hastinapur、Arikamedu和Udaygiri地区。最早的钾硅酸盐玻璃被发现于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在Hastinapur地区,三个样品中只有一个有化学分析,成分为SiO2 80%,K2O 10.7%,CaO 3.9%,Fe2O3 2.6%,Na2O、MgO、Al2O3皆小于1%[11]。时间为1世纪或更迟的玻璃被发现于Arikamedu[11],其化学成分见表7.2[6],印度的Arikamedu为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玻璃制造地。这充分说明,在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中,印度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从西亚、埃及到东南亚、东亚的中转站。(www.xing528.com)
在Arikamedu和Jalesar地区曾出土几块含PbO的玻璃,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或更迟,成分见表7.3[8]。因为印度的含铅古代玻璃很少,这两块玻璃的成分也不尽相同(2块含K2O、1块含Na2O),推测有可能来自中国。印度的古代玻璃中主要靠CuO和MnO着色,很少用CoO。可以看到,整个玻璃制造技术水平并不太高。
中国古代与印度的文化交流,可能起始于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以后印度和中国佛教高僧有一定往来。当时来往中最易穿戴的为玻璃珠。其路线可能沿自南向北的西南(佛教)丝绸之路或者经塔什库尔干的克什米尔—于阗古道,向北与西北(沙漠)丝绸之路的南道相连接。这可能是近期在中国北方(青海、宁夏、甘肃和陕西)出土中有不少小型玻璃珠的由来。
表7.2 含K2O的印度古代玻璃的主要成分 (%)
表7.3 含PbO的印度古代玻璃的主要成分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