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卫生服务需求与一般商品服务需求相比较,显示了不同的特点。
1.卫生服务需求的盲目性
卫生服务需求的盲目性指需求者不可能在需求之前进行比较后做出自主的选择。这是由消费者对医疗知识不了解或了解较少所决定的。
在一般的商品市场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常带有倾向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已根据自己的偏好,对所购买商品的类型、数量、价格做出估算,货比三家后才做出购买的选择。然而,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由于消费者对医疗知识的无知或知之甚少,往往不能对自身的医疗是否必要以及医疗质量和数量进行事先判断,也无法判断医院所提供的医疗过程是否合适。此外,需求者对卫生服务的价格也缺乏了解,人们患病求医并不能像到商店购买商品,在有效需求发生前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可能货比三家,更多的时候是在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接受服务行为。卫生服务需求常在盲目状态下发生。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指医生与患者在地位上并不平等,患者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这不仅与消费者无知有关,还受疾病发生的迫切性、随机性的影响。
在一般的消费品市场上,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即对生产该商品的厂家投了赞成票;商品消费者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购买,就等于对厂家投了反对票。消费者对社会所生产商品的类型、数量和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在卫生服务市场上,常呈现出另一种状态。比如,卫生服务中的医疗需求,可以由个人的自我判断而产生(如病人感到不舒服而就医),也可以因医生的判断而引起(如医生在诊疗中建议病人做某种治疗)。这就是说,个人判断与医生判断共同形成医疗需求。但由于外行患者的判断与专家的判断之间在医疗的质和量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虽然也存在专家与外行之间在知识方面的差别,专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主导权;然而在医疗领域,作为专家的医生和外行(患者)之间的医疗知识悬殊极大,医生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再加上人们并不能预测疾病发生的时间、地点,一旦疾病发生就要紧急求医,这是生与死之间的选择,而不是一般商品中满意度的选择,其选择余地是极其有限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卫生服务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不存在平等的讨价还价的成交关系。因此,在医疗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有效需求是由医生决定的,消费者常在被动状态下实现有效医疗需求。(www.xing528.com)
(二)医疗服务市场诱导需求时有发生
国外的学者对供方诱导需求问题进行了为数众多的理论以及实证方面的研究,证明了供方诱导需求确实是存在的以及医生对患者具有诱导需求的能力。谢兰德·罗默(Shainand Roemer)(1959)正式开启了有关于供方诱导需求的研究,他们对每千人病床数量与每千人住院天数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每千人病床数量越多,每千人住院天数也就越多。罗默就此认为“医院只要有病床空余出来,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来使用这些病床”,此后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罗默法则。随后,有众多的学者对医疗供方诱导需求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下面的几位外国学者针对医生具有诱导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的能力及其可能性开展了理论研究。阿罗(Arrow)(1963)率先开始对美国医疗保险市场上存在着的不完备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医疗保险市场当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他就此指出,每一位患者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但是医生所拥有的医学知识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患者此时的身体情况,加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可能导致医生为了能够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不利于患者的举动。所以,他认为医生完全具备对患者采取诱导需求行为的能力以及条件。
埃文斯(Evans)(1974)提出了医生效用最大化理论,他指出医生真正想要获取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不仅仅是使他们的工资收入最大化,因此医生对患者的诱导需求力度完全是由医生自身的效用来决定的。医生的效用函数同时受他们所能获得的净收入以及他们对患者的诱导需求力度的影响。在医生与患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果医生向患者提供某种检查或是手术的话,不具有充分信息的患者不能判断自己是否确实需要这个医疗项目,更加无法判断这个医疗项目的收费是否合理,但是往往患者最终还是会选择接受医生的建议,这表明医生具有为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对患者进行诱导需求的倾向和可能。
斯蒂诺(Stano)(1987)从医生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医疗供方诱导需求的出现进行了分析,他将医生视作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医生将会利用自身拥有的影响力去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他认为医生对患者的诱导需求行为其实就好比是商品的促销手段,医生通过采取这种促销手段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但是与此同时他们还要考虑这一手段所导致的声誉受损以及时间等其他的成本。格里顿和索瑞森(Grytten and Sorensen)(2001)对医疗供方诱导需求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他们指出当医生成为患者的代理人时,与医生相比患者所拥有的医学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匮乏,这使医生能够对患者的诊断种类、治疗方法及次数产生影响。
在借鉴国外学者众多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供方诱导需求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一,医疗服务市场当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医疗供方诱导需求的发生。第二,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是引起医疗供方诱导需求的另外一个原因。第三,我国医疗服务的价格补偿机制以及医生的利益激励机制均促进了供方诱导需求风险的扩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