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翔乡乐园乡土课程案例

翔乡乐园乡土课程案例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翔乡乐园”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教师们不断总结,将教学中的许多精彩案例都记录了下来。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游戏正是让他们认识南翔小笼包并初步体验吃小笼包的大好契机。

翔乡乐园乡土课程案例

在“翔乡乐园”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教师们不断总结,将教学中的许多精彩案例都记录了下来。以下是部分教师的案例呈现。

小笼包

王惠萍

一、案例背景

宝翔幼儿园身处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古镇南翔,因此我们提出了适合幼儿园发展实际的“祥”文化,并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了“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构建与运行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探索,构建了“翔乡乐园”的课程体系。“翔乡乐园”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完善和丰富了幼儿园的整体课程。小、中、大三个年级组分别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经验的特色内容,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

二、案例实录

午休结束,孩子们正睡眼惺忪地准备起床。

师:“今天我们要吃一样很好吃的点心,在幼儿园里从来没吃过的呢。哪个宝宝起床最快就能第一个看到今天的神秘点心了!”

孩子们马上振奋精神,利索地穿起衣裤。

糖糖第一个穿好,赶紧跑到餐厅,欣喜地说:“小笼包,今天吃小笼包!”

卧室顿时就沸腾起来。

“我吃过小笼包!”

“我也吃过,小笼包很好吃!”

“我爸爸带我去吃过!”

“我一个人可以吃十个!”

……

孩子们一边乐滋滋地享受着美味,一边抑制不住兴奋地和小同桌们谈论着今天的点心——小笼包。于是,顺着孩子们的思路,笔者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问题一:你们吃的小笼包长什么样?

幼:上面尖尖的。

幼:身上穿着白白的衣服。

幼:下面是平平的,像我们教室的地板

师:里面是什么样的?(关注内部结构,初步形成完整的小笼包概念)

幼:里面有肉。

幼:还有汤。

师:它长得像肉包吗?(与其他类似点心作比较,加深印象

幼:像肉包。比肉包小。

幼:肉包是圆圆的,小笼包是尖尖的。

问题二:你在哪里吃过小笼包?

幼:我在南翔吃的。

幼:我也在南翔吃的。

师:你们是在南翔哪里吃到好吃的小笼包的?(通过回忆具体地点,让幼儿了解南翔有很多吃小笼包的地方,初步感知小笼包是南翔的特色点心)

幼:我在南翔老街吃的。

幼:我在古猗园吃的。

师:除了南翔,你还在哪里吃过小笼包吗?(知道小笼包在各地都很受欢迎,是非常有名的点心)

幼:我在外面饭店里也吃过的。

幼:我在家里吃的,我爸爸给我买回来的。

问题三:你们是怎么吃小笼包的?

幼:小笼包很好吃的,我就是这样吃的。(用手比画:张大嘴巴,一口一口地吃)

幼:对,我也是这样吃的。

师:你们是用什么工具吃小笼包的?勺子还是筷子?(让孩子进一步关注小笼包的吃法,文明用餐)

幼:我用勺子吃。爸爸妈妈用筷子吃。

幼:我用手抓着吃。

师:你是大口大口吃,还是小口慢慢吃?(引发孩子对小笼包汤汁的关注,初步了解吃小笼包的技巧)

幼:不能一大口吃,要一口一口吃。

幼:里面的肉很烫的。

幼:里面的汤汁也很烫的。

三、思考与分析

1.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刚刚萌芽,对事物的观察只能停留于表面,且常常是零星的。从他们交流表述的情况来看,孩子们知道小笼包的形状是圆的,颜色是白色的,对于整体形状(如三角形和褶皱等)及内部的一些构造并不了解,对小笼包的概念较为笼统。

2.在今天吃点心之前,有的孩子已经吃过小笼包,能够说出小笼包的名字,并且知道在哪里吃过小笼包,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吃小笼包经验。小笼包作为南翔的一种特色食品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并且从孩子们吃的数量来看,大多数孩子都能一下子吃掉三四个小笼包。

3.虽然不少孩子已经吃过小笼包,但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如何吃小笼包还不是很清楚,这可能与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有关,孩子们大多没有独立吃过小笼包。

四、我的感悟

1.经常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这样才能优化家园共育的成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开通便于家长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班级QQ群和微信群),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除了组织类似的讨论活动来丰富幼儿有关小笼包的知识、经验,还可以在一日活动中的游戏活动、外出实践活动中丰富幼儿吃小笼包的方法和礼仪。如通过“开小窗,吸一吸……”这样生动的儿歌帮助幼儿了解吃小笼包的方法。

3.下次吃小笼包,提供多种餐具,如调羹、筷子,甚至可以提供醋,让幼儿来吃一吃,丰富幼儿的经验。

南翔小笼包真好吃

陈雅婷

一、案例背景

为了在班级活动中凸显宝翔幼儿园的南翔特色,我们在班级的角色游戏当中创设了“翔乡饭店”这一区域,里面除了常见的食物外,我们还提供了具有南翔特色的小吃——南翔小笼包。但是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对小笼包的热情不是很强烈,很少有顾客到饭店点小笼包吃。

幼儿在前不久的下午点心中吃过一次南翔小笼包,笔者曾利用那个机会告诉幼儿小笼包是南翔的特色小吃,也是上海很有名的小吃。结果近期在区角活动“翔乡饭店”幼儿对南翔小笼包的兴趣大增,点小笼包的人也多了。

二、案例实录

“请问你要吃什么?”服务员龙龙热情地招呼着。

“我要吃南翔小笼包。”

“我也要南翔小笼包。”今天多数顾客都点了南翔小笼包。

“好的,等一下哦,一会儿就来。”

“厨师,要很多小笼包。”

“好的。”厨师隽隽接到任务赶忙从柜子里拿出很多小笼包。

隽隽把小笼包从篮子里倒到蒸笼里,把蒸笼放到炉子上蒸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笼包蒸好了,隽隽用勺子舀出小笼包,装到盘子里。他把小笼包分成三碟,叫服务员龙龙端给顾客。“小笼包好了!”

龙龙拿了几个勺子后把小笼包端给了顾客。

这时顾客大宝说:“服务员,有醋吗?”

龙龙说:“没有醋呀!”

大宝说:“没有醋不好吃的,我爸爸妈妈上次带我到古猗园吃小笼包的时候,我看别人都蘸醋吃的,我妈妈说这样更好吃。”

“可是我们没有醋。”

这时,厨师隽隽拿了个小杯子放在桌上:“这里有醋。”

“太好了!这样才好吃。”大宝一边说着,一边假装把小笼包放到杯子里蘸着醋吃,边吃边说:“真是太好吃了!”

三、思考与分析

其实班级中多数幼儿对小笼包了解并不多,因为班中南翔本地的小朋友不是很多,吃小笼包的经验也只是个别幼儿有。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游戏正是让他们认识南翔小笼包并初步体验吃小笼包的大好契机。

在后续角色游戏“翔乡饭店”的跟进中,我们可以抓住幼儿对小笼包有兴趣这一点,逐步提升幼儿对小笼包的认识与喜爱,也进一步增进幼儿爱南翔、爱家乡的情感

具体操作:

1.由个体经验拓展到集体经验

请有一定吃小笼包经验的幼儿来说一说、演一演吃小笼包的方法,其他幼儿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2.利用多媒体拓展经验

和幼儿、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有关做小笼包、蒸小笼包、吃小笼包的照片和视频,丰富间接经验。

3.家园合作,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请家长在假期带孩子去古猗园吃小笼包,丰富生活经验。

四、我的感悟

南翔小笼包是我们南翔有名的特色小吃,南翔人都应该知道并品尝过。因此结合园本特色课程,我们在角色游戏中也应引导幼儿认识小笼包、了解小笼包,并且结合环境暗示、情境创设,逐步让小班幼儿知道南翔、热爱南翔,为自己身为南翔人而感到自豪。除了在角色游戏中要有这种意识外,其他一些活动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怀。

冬日古猗别样美

陶燕萍

一、案例背景

古猗园作为宝翔幼儿园社会实践基地之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在这个公园里,有好看的风景、好玩的游乐设施、好吃的美食;有美丽的植物,也有可爱的动物。春天百花齐放,夏天荷香四溢,秋天硕果累累。冬天呢,小草枯萎,树木也多数凋零,孩子们也很少去那里。因此,当我们第一次要在冬天去古猗园游玩时,消息一发布,教室里面立刻炸开了锅。

二、案例实录

游园前:

当得知周五去古猗园游玩时,很多孩子对冬游古猗园充满了疑惑,自由活动时更有许多孩子说冬天的古猗园一点也不美。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冬游古猗园”的谈话活动。

问题一:你们觉得古猗园美不美?哪里最美?

幼:古猗园里的荷花很美。

幼:古猗园里有很多的亭子

幼:古猗园里还有仙鹤、黑天鹅等动物。

问题二:古猗园里哪个季节最美?

幼:古猗园里春天最美,有很多的花,小草也都长出来了。

幼:古猗园里夏天最美,池塘里会有很多漂亮的荷花。

幼:古猗园里秋天也很美,树叶都变成金黄色的,满地的落叶很漂亮。

问题三:古猗园的冬天怎么样?你喜欢吗?

幼:冬天古猗园里的树叶都掉光了,树上光秃秃的,不太好看。

幼:冬天天气冷,动物们也要冬眠了,古猗园里就不那么好玩了。

师:那今天我们去找找古猗园的冬天有没有美的地方吧。

游园中:

带着寻找古猗园冬天美景心愿,我们带着孩子走进了古猗园。进门映入孩子眼帘的是迎新年的装扮,漂亮的彩灯、有趣的生肖景点,这让孩子们禁不住停下脚步,纷纷拍照留念。走入梅园,一株株色彩缤纷的梅花含苞待放,或粉或白,或艳丽或淡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看着园林工人在枝头修剪梅树,大方的孩子们主动走上前询问起来。工人们看到热情好奇的孩子也忍不住让他们尝试自己动手修剪树枝,跟他们讲解修剪树枝的方法。经过九曲桥,湖面上两只可爱的鸳鸯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冬游古猗园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游园后:

游玩结束,我们回到幼儿园,孩子们意犹未尽,还在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游园的趣事。我趁机再次组织了一次讨论活动。

问题四:这次去古猗园,你们觉得古猗园的冬天美不美?美在哪里?

幼:古猗园的冬天有梅花,很香也很美。

幼:冬天里,在古猗园的草地上晒晒太阳很舒服,我们还能一起开心地玩。

幼:原来冬天的时候古猗园还有很多花草树木,冬天的古猗园也很美。

幼:仙鹤和鸳鸯还没有冬眠呢,我们今天都看到了。

幼:里面布置得很漂亮,有各种各样的灯笼

三、思考与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孩子们集体参观过古猗园,和家人也去游玩过,但当我们准备组织冬游古猗园时,孩子们有些不解,兴致也不高——大家都认为冬天的古猗园没什么好玩的。于是,借着孩子们生成的话题,我们走进公园,让孩子们在观察、探索和比较中发现了古猗园冬天不一样的美。

四、我的感悟

1.关注幼儿话题,真正以幼儿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教师的预设活动产生有价值的生成内容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契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孩子们好奇好问,所交流话题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孩子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当一位细心的聆听者,去聆听孩子谈论的话题。在聆听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并能适时地给予回应与指导。我们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信心,我们的支持和赞赏有助于孩子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在活动参与中,我们注重与孩子互动,使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学会聆听与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对话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深入了解活动,真正为幼儿服务。

教师只是生成内容的支持者,并非引领者。我们要做的是宽容、理解和等待。对于即将开展的活动,教师要先做好自己的功课,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但在活动过程中,对孩子自己的探索不急于指导和点评;对孩子的疑惑不急于解答;当孩子在活动中碰到困难时,不急于帮助、代劳,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笔者注意观察孩子的发展水平,在观察中等待,在等待中观察,在观察中寻找教育的契机。

三游南翔老街

王怡婷

一、案例背景

南翔老街作为“翔乡乐园”社会实践基地,是孩子们喜欢、熟悉的地方。借着每月一次外出实践的机会,我们组织班里的幼儿去过三次南翔老街。第一次去南翔老街我们定下了“参观老房子”的主题,但在活动中,我们发现班上的孩子似乎对南翔老街的美食更加感兴趣。为了满足大多数幼儿的需求,我们带领幼儿第二次和第三次逛南翔老街时,将活动的侧重点放在了幼儿感兴趣的老街美食上,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开展了“逛老街,享美食”的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二、案例实录

实录一:

孩子们参观完檀园和乡土陈列馆,我们便一起来到了熙熙攘攘的老街。孩子们一边听老师介绍沿街的老房子,一边也会用手点一点这些老房子,一路走来非常安静。“是臭豆腐,我闻到了!”开开显得特别激动,开开话音刚落,其他孩子也纷纷叫起来。“我也闻到了。”“臭豆腐我吃过的,很好吃的。”“我也吃过的,爸爸带我来吃的。”……我们一边排队往前走,幼儿一边讨论着沿街的各类美食。“老师,如果可以吃一下这些好吃的该多好呀!”开开充满期待地说道。其他孩子的脸上也露出了渴望的神情,有的孩子甚至驻足观看,久久不愿离开。

实录二:

孩子们又一次来到了南翔老街,可能因为知道可以自己购买和品尝南翔老街的美食,所以个个都特别开心。“谁愿意第一个去买草头饼呀?”“我先来!”朵朵大胆地举起了手。“特别棒,朵朵先去试一试吧!”“老板你好!我要一个草头饼,请问多少钱呀?”朵朵很大方地对老板说道。“小朋友,1块钱一个!”老板和蔼地说。朵朵将自己手中的1元硬币付给了老板,并说了一声“谢谢”。她走到一边高兴地给同伴看自己购得的美食。紧接着另外几个孩子也都排好队,一个个有礼貌地和老板交谈,都成功地买到了草头饼,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自己购得的美味。“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去买草头饼哦!”在老师的鼓励下,不一会儿,所有的孩子都买好了草头饼。

我们离开草头饼店,来到了其他店铺购买美食……(www.xing528.com)

实录三:

幼儿来到老街木锤酥店,看到品种丰富的木锤酥口水直流。“小朋友,想不想尝尝看呀?”店员热情地询问着幼儿。孩子们都非常高兴,接过店员手中的木锤酥品尝起来。“谢谢叔叔!”“你看,我的木锤酥上面是有芝麻的,很香!你吃吃看。”果果骄傲地把芝麻味的木锤酥拿给雯雯看。雯雯说:“我吃到的是花生味的,也很好吃!也给你吃吃看。我特别想买回家给奶奶吃。”“我想买回家给我的妈妈吃。”果果高兴地说道。果果和雯雯来到柜台前,向店员询问着木锤酥的价格。“一包要10块钱,可是我只有五块。”“我也只有五块钱。”两个孩子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你们怎么不买了?”我上前询问道。“本来我们想买的,我和果果的钱加起来就可以买一包了,但是木锤酥一包就一个味道,我想买花生味的,果果想买芝麻味的。”雯雯着急地向我解释道。“没关系啊,你们为什么不去找找别的小朋友,问问她们是否也需要买木锤酥呢?”于是两个孩子分别去找别的小朋友。最后,果果和瑾瑜一起买了芝麻味的木锤酥,雯雯和优优一起买了花生味的木锤酥。他们还问店员要了食品袋,将一大包木锤酥一分为二。

三、思考与分析

1.对实录一的分析与思考

(1)从案例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是老街上的建筑,而是老街上的美食。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以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也是教师应努力做到的。

(2)由于老街美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因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主动地投入,不断地发现问题,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样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3)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这些兴趣点上引发、生成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逛老街,享美食”,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在活动前制定适宜的计划,和幼儿、家长一起收集、购置活动需要的材料,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丰富幼儿的购物经验,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2.对实录二的分析与思考

(1)由于第一次独自购物,有些幼儿表现得有一些腼腆,这是正常的表现。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一些时间,让幼儿自己迈出第一步。通常只要有一个幼儿愿意尝试,其他幼儿就会紧随其后。

(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非常大方且能够使用礼貌用语,其购物的生活经验能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3)要善于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使其在活动中学会等待。在幼儿不敢尝试的时候给幼儿一些时间及鼓励,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引导幼儿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4)对幼儿在活动中积极的亲社会行为给予肯定。同伴之间的影响作用不可小看,对幼儿勇敢、大方的表现多给予鼓励,以对其他幼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对实录三的分析与思考

(1)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已经自主地产生了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也愿意将自己拿到的不同口味的木锤酥与同伴分享,这一点非常值得教师肯定和鼓励。

(2)从幼儿的表现来看,教师的引导对幼儿还是有效果的。果果和雯雯能够尝试着找别的幼儿一起商量,最后解决了问题,此时教师不但可以就此事夸赞幼儿,还可以引导幼儿生成其他亲社会行为与情感。

(3)要善于穿针引线,在幼儿兴趣正浓却无法解决困难时提供帮助,促使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活动才更加有价值。

(4)在幼儿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商量、合作、分享,让幼儿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循序渐进,体验探索与合作的乐趣。

四、我的感悟

1.做有心人,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翔乡乐园”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适宜的计划和材料。随着“翔乡乐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展开,幼儿的经验和情感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教师只有在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准备和收集适宜的材料,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才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一个推进作用。

2.做放手者,活动时给予充分的自由

为了使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幼儿在“翔乡乐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自由活动,包括自由选择环境、自由地选择同伴、自由地交流等。只有让幼儿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参与的活动才是真正让其快乐的活动。

3.做陪伴者,活动时进行隐性指导

“翔乡乐园”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亲社会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少干预。但少干预并不是说我们就不用适时地跟进了。我们应及时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隐性指导,如表扬幼儿的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这不但不会影响活动的开展,而且能够更加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龟山在哪里

王晓羽

一、案例背景

作为园本特色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我们组织幼儿来到了古猗园。大班组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观察重点,这一次我们班要去观察和了解的是龟山。

二、案例实录

古猗园好大呀,带着孩子们入园后我们开始了寻找龟山之旅。龟山在哪里呢?有幼儿叫道:“我们去看看地图吧。”于是,孩子们纷纷奔向园内的地图研究起来:“我们现在在哪里?”“我知道了,有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可是龟山在哪里呢?”“这里有座山,是不是龟山?”“不是,这里不是龟山的名字。”……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番之后,我们发现地图上没有龟山,只有一个龟山湖,于是我们决定围着龟山湖走一圈看是否有所发现。

围着龟山湖绕了一圈后依然没有找到龟山,我问孩子们:“还能怎么办呢?”“可以问一问别人。”这时候我们看到一位老奶奶,有的孩子就自告奋勇地去问:“奶奶,你知道龟山在哪里吗?”“我不知道呀!”孩子们发现没有人知道后挺沮丧的。这时我继续引导他们想办法:“游客可能对古猗园不熟悉。想想看,谁可能对龟山更了解呢?”“我知道了,问这里的工作人员!”这时有孩子看到旁边有个小店,走过去问道:“阿姨,请问您知道龟山在哪里吗?”“你们走过九曲桥后往左转,向前走一点就到啦!”获得这一信息后,孩子们兴奋不已,按照阿姨指的方向一路走去,真的找到了龟山!

三、思考与分析

1.对活动价值的分析

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构成了其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让孩子自己走入社会环境中,进一步去了解与感受,使其能够在感受家乡美好的同时又体验到融入社会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2.对幼儿经验的分析

园本课程来源于幼儿,也应回馈于幼儿。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

从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说,孩子生活在南翔,南翔的很多地方都去玩过,对很多地方都已经熟悉了。而我们就是以孩子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以亲身感知与体验的方式“走入社会”,以此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内化南翔文化。

从幼儿的未知经验来说,孩子们知道南翔,知道古猗园,但是对内部一些小的景点并不是非常了解,进园也只是逛逛看看玩玩而已,所以我们每次挑选一个小景点,让孩子去感受与了解,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南翔有更多的了解,也增进他们对南翔的喜爱之情。

但是,从活动中幼儿们的表现来看,我们发现孩子们比较依赖教师,教师带到哪里就看哪里,缺乏主动参与。我们要认识到,活动是源于孩子的,教师需要做好准备,但是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突出孩子的自主性,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四、我的感悟

1.活动前孩子们的准备

我们的特色活动往往是教师们精心准备的,孩子们只要知道去哪里就可以了。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发现要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特色活动中,就要让他们不仅仅是参与者,还应该让他们成为活动的小小组织者。具体可以这样做:

(1)活动前将活动地点告知孩子,让孩子们回家讨论和研究活动的路线。

(2)开展一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分组商量制定出行路线。

(3)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志愿者协助维护幼儿的安全,当孩子们分组出发时,看看哪组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制定的路线找到龟山,哪组用的时间最短。

这样让孩子们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让我们的园本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2.提前收集有关资料

让孩子们先回家收集关于活动主题的资料,活动后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园本活动变得更有趣味。

3.实践活动更能锻炼幼儿

走出幼儿园走入社会,不仅是让孩子懂得更多知识,还可以使其获得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园本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对我们的家乡更为了解,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认定目标并坚持的能力。虽然这次寻找龟山孩子们走了很多的弯路,但是他们进一步熟悉了古猗园,或许以后能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导游呢,以后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类似问题也能够想出办法来解决。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何晓兰

一、案例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绿意盎然的季节。结合“翔乡乐园”乡土课程内容,我们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目标,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带领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帮助幼儿感知、认识事物,从封闭的园所环境走向开放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快乐健康地成长。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从幼儿园出发,步行前往南翔镇丰翔社区的高尔夫公园,和春天来了一次美丽的约会。

二、案例实录

来到了草坪上,小朋友们把自己带来的零食拿出来与其他小朋友分享时,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小明笑眯眯地拿出自己的零食,自己吃一口,再分给老师和小朋友。谁来到他身边,他都热情、好客地请别人吃他带来的东西,自己也尝尝别人的食品,还不时地说一句“好吃,真好吃”。这时我走到小红身边,看她一个人坐着,身边也没有一起分享的朋友,问:“小红,你的东西看起来好好吃,我可以和你交换吃吗?”他看了看我手里的零食(我的零食比他的小),说:“我不要,我想自己一个人吃。”

三、思考与分析

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精心呵护。笔者曾就班里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有的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有的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有的干脆去别人那里争抢玩具;还有的没要到玩具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这些都表明本班幼儿缺乏分享的意识。而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幼儿们的上述表现,反映了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不少幼儿在家里都是“小太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前呼后拥地围着他转,最好吃的东西宝宝先吃,最好玩的东西宝宝先玩,只要宝宝开金口,没有办不到的事。长此以往,难免造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懂得关爱别人,不懂得与人分享。然而当幼儿站在了旁观者的位置时,他们会清楚地认识到对和错。

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通过许多生动的事例来说明,培养爱的情感和关心他人的意愿有助于提高人的自尊感。因此,他主张必须使儿童从小就学会关爱别人,学会分享快乐。

四、我的感悟

让幼儿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根据幼儿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实际,教师、家长可采取的教育措施有:

其一,创设良好的情境。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性,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良好的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如幼儿园可开展好东西大家尝、新玩具大家玩、新图书大家看等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心人、谦让人,有团队精神、有共享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其二,提供良好的榜样。幼儿好模仿,教师、家长应积极地为他们提供模仿的对象,通过讲一些经典故事、创编一些情景剧,如“孔融让梨”、情景表演“大苹果分给谁”……让幼儿耳濡目染,感受榜样的力量、同伴间的相互关心,分享同伴间团结友爱的快乐。

其三,家园配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如:好吃的东西先给长辈吃;什么东西都不要让幼儿独占,应全家分享。家庭教育要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家园教育要一致,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幼儿在家里是被重点关爱和满足的对象,很多孩子没有分享与合作意识。而进入幼儿园后,集体生活使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一起做游戏和交流,初步形成分享与合作的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不是通过一次活动、一个主题就可以成功做到的,需要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有效渗透“分享与合作”内容,并且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

乱糟糟的“翔乡饭店”

朱晓珍

一、案例背景

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场所,开始摆弄起材料来。“翔乡饭店”是比较抢手的区域,也是宝翔幼儿园“翔乡乐园”乡土课程的一个实践内容。孩子们喜欢在饭店里扮演各种角色,每次都玩得很开心。今天在“翔乡饭店”工作的是欣怡、浩浩、辰辰、诺诺和悦悦,生意还不错,服务员们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二、案例实录

片段一:

欣怡和浩浩在“翔乡饭店”做点心,点心弄得到处都是,面条撒了一地,草头饼、饺子、馄饨洒落在煤气灶上,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去整理,各自做各自的,互不相干。

过了一会儿,欣怡叫了起来:“这个不是放在这里的,是放那里的。”她不停地挥着小手,很着急的样子。可浩浩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继续把面条往蒸笼里倒。

我走过去,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只见浩浩把馄饨、饺子等点心都一股脑儿地倒入了蒸笼,不紧不慢地盖上盖子,然后就傻傻地看着一旁又焦急又气恼的欣怡。

片段二:

顾客希希走到柜台前,说:“我想要一碗面。”服务员辰辰和诺诺抢着给他盛了一碗面,希希接过就去餐桌边吃了。坐在旁边的洋洋想要一笼小笼包,辰辰就从篮子里取了些小笼包盛在盘里给洋洋。

生意就这样做下去,两人依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顾客也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于是我也扮成顾客,要了一份面和小笼包。两个服务员还是按照原先的操作把食物给我。我说:“呀,天气已经很冷了,难道还吃冷面吗?”辰辰一愣,吐吐舌头,不知所措。我说:“为什么不把面条煮一煮呢,煤气灶上不是有锅吗?还有小笼包,用蒸笼蒸一蒸呀!”两人这才恍然大悟,拿去给厨师悦悦煮面条、蒸小笼包。

三、思考与分析

1.从活动的两个片段来看,孩子们很喜欢做饭店服务员、厨师这类工作,但问题出在对服务员的职责、如何烹饪食物、如何做好卫生工作等知之甚少。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在厨房中操作并保持整洁,导致局面很混乱。当厨房乱成一团时,四人也各做各的,没有合作和商量。

2.在片段一中,女孩欣怡看到男孩浩浩居然把面条放在蒸笼里,想要制止。这说明欣怡知道面条该放在锅里煮,而不是放在蒸笼里蒸,她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可惜浩浩到最后也没有理睬她,把所有东西都放进蒸笼里蒸,看得欣怡目瞪口呆。

此时教师可以鼓励欣怡把“为什么面条不能放蒸笼里蒸,应该放哪里煮”好好地解释给浩浩听,让他知道食物有不同的烹调方法。也可以鼓励他回家看看,并不是所有食物都能放在一种器具里烹饪的。同时,也引导幼儿发现蒸笼是蒸小笼包、糕、烧卖等食物的。当浩浩愿意采纳欣怡的建议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收拾厨房,使厨房保持卫生、整洁,这需要两人的合作,而不是从头到尾各管各的。

3.在片段二中,孩子们只是重复地收钱、拿食物,没有体现烹饪食物的过程。在他们自己和顾客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些不规范的操作时,教师可以顾客的身份介入,向服务员提出意见和建议,给予他们正确的导向,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做好这份工作。

教师要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教师创设的环境和材料,与游戏材料和环境产生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在游戏分享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组织幼儿讨论饭店服务员到底要做些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

四、我的感悟

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当游戏不能有序进行时,教师可以直接介入给予指导,或者请有相关经验的孩子来帮助缺乏经验的孩子,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使游戏得以合情合理地继续。除了教师现场的指导和活动后的交流分享,还可通过家园配合,建议家长提供给孩子更多体验老街小吃、厨房烹饪、饭店用餐的机会,以此丰富相关经验。同时也要鼓励幼儿在做游戏时有合作,有分工,这样才能使游戏更加和谐。

银翔湖之旅

张燕红

一、案例背景

宝翔幼儿园地处千年古镇南翔,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镇。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好地熟悉自己家乡的文化资源,立足于宝翔幼儿园的“祥”文化,立足于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立足于本土特色,宝翔幼儿园每月都会开展一次园本特色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南翔的文化,提升对自己家乡的归属感。

二、案例实录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孩子们乘上了大巴,开启了银翔湖之旅。在车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聊起了银翔湖。有的孩子说:“我已经去过银翔湖了,那里有音乐喷泉,很漂亮”;有的孩子没去过银翔湖,猜道:“银翔湖应该很好玩吧”;还有的孩子说:“我奶奶最喜欢在银翔湖散步了”……下了车,孩子们手拉手排着队走到银翔湖的入口。我看到入口处有个大大的银翔湖导览图,就问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孩子们说:“这是地图。”笔者追问:“是什么地图?有什么用?”嘉嘉说:“这是银翔湖的地图,告诉我们银翔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能认不少字的杰杰看着导览图说:“银翔湖里有水舞台、有厕所,还有滨水步道”……在和孩子们看看说说导览图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银翔湖公园有了大概的认识,知道了导览图是介绍公园景点和路线的。

接着,我们围着银翔湖走了半圈,孩子们有时摸摸树干,有时走在落叶上聆听脚踩树叶的声音,有时和小伙伴们在湖边追逐嬉戏,不时会发出爽朗的笑声。

最后,我们来到了东侧的延伸部分,孩子们在滑坡上玩起了滑坡游戏,在挑战不同高度的滑坡中结束了此次的银翔湖之旅。

三、思考与分析

1.在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讨论导览图的过程中,孩子们虽然对银翔湖公园有了初步了解,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由于没有整体地规划,没能充分利用好导览图,导致活动结束也没能游完整个银翔湖。

2.虽然我们在游览前试图通过网络查找银翔湖的资料,但查到的信息很少。因此,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由于笔者对银翔湖的特色了解不多,所以也只能带着孩子们走走看看,有些走马观花,不能全方位介绍银翔湖,这是比较遗憾的一点。

四、我的感悟

此次的活动让笔者认识到,在活动中应更多地以孩子为主体,如:在看导览图时,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游玩路线,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应全方位地去了解景点,在网络搜索资料收获不多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年级组和银翔湖的负责人沟通,请他们将银翔湖的景点特色告知我们,这样我们也能更全面地介绍银翔湖的特色等,让孩子们收获更多。

翔翔出租车

孙艺苓

一、案例背景

小班第二学期第一个主题就是“小司机”,于是我们班自制了一辆玩具出租车,孩子们为它取名“翔翔出租车”。孩子们对汽车本来就非常感兴趣,现在班里就有汽车了,每个孩子都想与汽车进行亲密接触,于是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出租车上发生的事情正好体现了孩子们的经验现状,也是考查我们教师提升幼儿经验的水平和能力的时候了。

二、案例实录

片段一:

游戏活动开始,嘉怡开着出租车在教室里载客人,乘客们也非常有秩序地站在站台上等出租车。“请问你要到哪里去?”嘉怡停下出租车,有礼貌地问。“我要到肯德基。”妈妈抱着娃娃回答。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后,嘉怡把车停在教室中间不动了,头一直转来转去,显得很着急。我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她没有和别人交谈,也没有任何举动,于是我扮演小客人靠近她,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司机,我要去南南、翔翔家”。“汽车没油了,我找不到加油站!”嘉怡回答。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片段二:

天天是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哲哲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小司机狠狠地撞了一下。小司机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刚才发生的一幕,我严肃地走近他们,突然看见哲哲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呢,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于是,我装作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问他们:“怎么了?”小司机边哭边说:“哲哲跑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检查一下。哲哲,还不快来帮忙呀。”笔者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很激动,表情丰富到位。哲哲着急地把小司机扶了起来。我说:“我打120,等一会儿医生就来了。以后过马路要看好车辆,不要着急。”

三、思考与分析

从片段一中嘉怡这位驾驶员的游戏表现来看,她在游戏中增加了新的游戏情节——出租车没油了,她要找加油站加油。由此可见,幼儿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嘉怡肯定和爸爸妈妈一起给汽车加过油,所以在游戏中有所体现。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观察后可以适当引导幼儿找替代物来给出租车加油,解决困难,延续嘉怡的游戏情节。还可以利用讲评的环节,了解幼儿关于汽车的相关经验,共同讨论“汽车没油了,怎么办”“你们的爸爸妈妈还会给汽车做哪些事”“汽车脏了怎么办”等问题。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幼儿共同开设“加油站”“汽车美容站”等游戏主题,投放相关的游戏材料,如汽车工具、加油枪等,进一步拓展幼儿角色游戏的游戏情节与内容。

片段二中的事情,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流血事件,非常危险。教师们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导幼儿不要在室内奔跑,要注意安全,结果教师说得口干舌燥,“肇事者”当时也总是诚惶诚恐、乖乖认错,但在玩的时候却又总是忘记,教育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笔者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境中。如此,避免了哲哲由于撞倒人而挨批评,还使哲哲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天天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四、我的感悟

从幼儿游戏的状态看,“出租车”这个游戏内容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心中有一定的规则认同,但是毕竟是小班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恐怕效果甚微。将孩子出现的问题融入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引导,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显然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所以教师要观察每个环节,但不要急于介入,要先观察,再判断,最后再提升。同时对于幼儿的表现,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支持,推进幼儿进一步的游戏行为。

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思考

浦志英

一、案例背景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孩子在游戏中有着最真实的自我表现,教师作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应关注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分析和思考孩子的需要、意愿、困难和情绪体验,并以此作为自己指导游戏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游戏需要,推进游戏的发展。因此,在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二、案例实录

片段一:

“超市”忙过一阵之后,突然变得非常冷清,超超坐在“收银台”前左顾右盼。“怎么没有人来呢?”他自言自语,但是没有离开座位。大约又过了5分钟,“超市”仍然没有生意,超超再也坐不住了,他离开“超市”来到了“小吃店”,非常高兴地点了一份小笼包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哎呀,超市怎么没有人呢?”田田想到“超市”买东西,看见没有人,就在“超市”周围晃荡了一圈。“还是没有人来,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这时齐齐也来到“超市”买东西,看见“收银台”没有人,也说道:“超市没有人,怎么买东西呀?”一旁的田田连忙说:“你要买什么,我来收钱。”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田田成了“超市”的收银员。

片段二:

在角色游戏室,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医院、饮食店、超市和商店了,每个小顾客走在路上都会听到各种叫卖声!听,大昌成的商品又打折啦!顾客们纷纷赶去疯狂抢购。另一边的“翔乡饭店”也不甘示弱,波波和辰辰这两个小吃店员工大声叫着“我们这里也有优惠啊!!!赶紧来吃啊”。小店生意很是兴隆,可是另一个地方——“翔乡小舞台”,此时却冷冷清清,空无一人,既没有观众,也没有演员,只能歇业。

三、思考与分析

在角色游戏中,总会有一些区域比较受孩子们的欢迎,有些区域会被冷落。在上述两个游戏片段中尽管都发生了一些问题,但笔者并没有直接介入幼儿的游戏,而是先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第一个片段中虽然超超擅自离开了岗位,使得重要岗位人员缺失,游戏几乎做不下去了,但是其他孩子却能根据情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尤其明显的是田田的游戏行为,表现得非常灵活。当她是超市顾客的时候,她会等待,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她又很灵活地当起了收银员,可见孩子游戏的灵活度非常高。再说说超超,他在游戏中擅自离开岗位虽然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没有生意一直干坐着对他来说的确有些无聊,因此在集体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就“超市没有生意该怎么办”这个话题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孩子们有的觉得可以做一些宣传或者叫卖,有的说可以开展送外卖的服务等。

第二个片段中显然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翔乡小舞台”空无一人。笔者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幼儿更喜欢到小吃店等有交易活动的小店去玩,另一方面可能小舞台缺乏一个和小店一样的经营者,所以小舞台热闹不起来。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也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之后让孩子们轮流当台长,组织小舞台活动。

四、我的感悟

游戏使孩子们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生成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教师的放手,以让孩子们自己探索。笔者注重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与成长,而不是追求结果。要促进孩子的发展,就应该相信孩子,给他们更多大胆尝试和探索的机会。

作为教师,我们要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分析幼儿,理解幼儿,相信幼儿,接纳幼儿,并对幼儿的言行做出准确的判断,针对游戏中的问题事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给予指导,这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同时也能促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