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验
1.认识古猗园里的竹子,能辨识竹子的特征,并了解两种竹子的不同特点。
活动参考
1.区角活动:泥工创作小竹林、水墨画竹趣。
2.教学活动:参观竹林、欣赏水墨画、有用的竹子。
活动资源
1.亲子收集竹制品。
2.亲子收集不同的竹子图片及资料。
3.与古猗园联系,参观竹林。
活动建议
1.与“有用的植物”主题相融合。
2.实施时间为2~3周。
大班教学活动实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到竹林里观察竹子、参观竹制品展览、画竹子、用竹子制作玩具等系列活动,让幼儿认识竹子并了解其用途。
二、活动准备
1.选择古猗园的竹林。
2.竹制品展览。
3.现场竹刻。
三、活动过程
1.收集竹子资料(引导幼儿收集竹子的资料,为寻找真正的竹子积累经验)
(1)竹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收集到哪些竹子的资料?
小结:竹子看着一样,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我们今天去找一找,看看在古猗园里能够找到多少种竹子。
2.寻找竹子(通过对竹子的观察,了解竹子的特征,知道竹子能够做成各种工艺品)
(1)你找到什么竹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2)竹子是什么样子的?能做什么?
(3)观赏竹制品,现场竹刻。
小结:竹子的用处有很多,竹制品既美观又实用。
3.活动延伸(进一步关注生活中的竹子)
(1)你还在哪里见过竹子?
(2)找找生活中的竹子。
活动二 欣赏水墨画——竹(以艺术领域为主)
一、活动目标
尝试用水墨画竹子,体验动手画国画的乐趣,萌发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用实物竹子布置活动场地。
2.郑板桥的《墨竹图》四幅及他的其他代表作。
3.录像《竹林深处》。(www.xing528.com)
4.国画材料和绘画工具(教师和幼儿人手一份)。
5.去古猗园观赏竹子。
三、活动过程
1.欣赏回忆(通过看、摸竹子,了解竹竿的颜色、粗细、形状以及竹叶的形状等)
(1)还记得我们去古猗园里找到的竹子是什么样子的吗?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通过欣赏录像《竹林深处》,让幼儿感受竹林的美。
(3)你们看到了什么?走进竹林,你们感觉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古猗园里找到了很多的竹子,绿绿的竹节、绿绿的叶子、清香的味道、沙沙的声音,让我们觉得很舒服。
2.国画欣赏(用水墨画竹,感受传统艺术的美)
(1)你们喜欢竹子吗?古时候的画家也很喜欢竹子,他们经常边欣赏竹子边把它们画下来。(出示《墨竹图》)
(3)它们是我国的国画大师郑板桥画的。(简要地介绍郑板桥)
(4)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画面上竹子的颜色一样吗?浓墨画出的竹子看起来离我们远还是近?那淡墨呢?(感受墨色的深浅变化)
(5)这些竹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粗细、长短、直斜)
(2)进一步欣赏郑板桥其他的作品。
小结:郑板桥爷爷画的是一片竹林,静静的竹林图很美。他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竹子的粗细、高低、远近,让我们看了感觉很舒服。
3.大胆尝试(尝试运用水墨画竹,能够注意墨色的深浅变化)
(1)教师介绍国画材料以及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画竹子和竹叶,如何让墨色有深浅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竹子。
活动三 有用的竹子(以语言领域为主)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前期的调查与记录,用完整清晰的语句交流调查结果。
2.了解竹子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竹子用途调查表。
2.各类竹制品。
三、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通过观看课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古猗园里都有些什么竹子?
(2)竹子的用处大,那我们熟悉的竹子有些什么用处呢?
小结: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观赏,还可以做成各种竹制品。
2.交流讲述(以小组形式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感受竹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用竹子做的?
(2)你知道竹子还可以做什么东西?请幼儿补充说明。(如窗帘、茶具、工艺品等)
小结:竹子的用途真多,像扁担、畚箕、竹篮、牙签、席子、坐垫等,都是用竹子做的。
3.拓展提升(通过观看有关竹纤维加工和竹炭的视频,丰富生活经验,激发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1)你们知道吗?现在人们可以把竹子里面的竹纤维提炼出来制作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制作的过程吧。
(2)毛巾、衣服是怎么用竹子做成的?
(3)竹纤维有些什么好处?
(4)竹炭有些什么用处?(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自然,更全面地呵护家人健康)
小结:竹子的用处还真不少,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