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14岁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设计有针对性和功效性的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其身心完善、推进立德树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问卷星采集到的数据表明:学校七八年级有95%以上的学生对自主经营的校园慈善超市项目感兴趣并愿意参加,不到5%的学生因为自身的时间安排、学习压力、不善沟通以及其他原因对项目不感兴趣。这对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2.认知基础及既有经验
校园慈善超市属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内容,是以不同学科的关键概念或能力为载体的,指向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需要学生整合包括数学、艺术、信息、语言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体现对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整体理解。七八年级的相关任课教师对与学习目标及内容相关联的认知技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具备了项目所需要的起点要求,并将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做好承上启下和新旧衔接的工作。
3.个体差异及合作优势
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风格等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学校七、八年级的学生,一方面了解其理解掌握新知识及学习新技能的能力及思维方式(擅长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等),另一方面了解其个性特征及特长爱好(乐于表达还是羞涩保守等),借此区分不同类别的学生,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更好地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并各自获取收获与进步。(www.xing528.com)
4.学习策略及实践形态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学生既可以是其中某一类专家,与其他专家共同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明智而理性的公民,作为终身学习者和灵活的问题解决者来解决问题。在慈善超市这个项目中,既有学科专家的实践也有真实而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们通过对项目化学习的五种实践形态(探究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审美性实践、技术性实践、调控性实践)设计问卷了解学生的倾向性。这使得项目更具有包容性,对学生的多样性、过往经验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多元化等都可以兼顾。[2]
5.可预见的困难与障碍
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与发展的障碍。我们通过小组座谈和个别访谈提前听取学生的想法,收集可预见的问题,并在梳理后再多方协调沟通,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逐步扫清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