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切实提高研究效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活动都是围绕“任务”的完成而展开的。要精心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应该以学生经验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依托,既涵括教材内容又适当拓展学生的视野;任务完成要有可操作性,研究内容的把握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产生共鸣,体验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比如,研究任务之《沿途认知保护区的常见和珍稀鸟类、昆虫等动植物,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完成巡护记录》,仅仅组织学生观察生物种类、拍照收集素材、简单登记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动植物在保护区内的生存状态,这些生物之间如何形成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保护动物的等级分类,生态系统可能受到何种破坏,等等,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细致研究,寻找答案。“任务”设计不能形式主义,要结合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生涯教育的开展,合理规划与准确制订。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核心。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各小组通过实地统计调查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按照分配的任务查找并传递信息,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信息的交流、讨论和加工,最后整合并形成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层次,小组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和困难,导致活动过程的中断或是研究工作的暂停。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整个团队向着同一目标一起努力完成任务,取得研究的成功。
附 研究主题和内容方向
1.保护与科研
a)保护区的历史
b)保护区的运作
i.运营机构
ii.部门架构和责任
iii.人员来历(如何加入保护区工作……等)
c)区域规划
i.地形
ii.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
d)生态系统
i.森林生态系统、溪流生态系统……
ii.生态系统的恢复
e)物种研究
i.物种的介绍和研究
ii.物种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
iii.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iv.科研工具和科研方法
2.保护与社区发展
a)保护区的社区发展历史
b)人口
i.人口结构
ii.人口流动
iii.社区精英
c)教育(www.xing528.com)
i.儿童
ii.学校和老师等教育资源
d)产业
i.村社区的支柱产业和产业结构
ii.新经济、新模式
e)文化
i.生活习俗习惯(风水林……)
ii.保护区建立的影响,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关系;
3.保护与生态旅游
a)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
b)生态旅游产品
i.生态旅游的资源(可到达性、承载量……)
ii.优质生态旅游内容的开发
iii.不同的生态旅游产品
c)生态旅游的设计和环境友好的改造
i.生态旅馆
ii.游客中心
iii.户外营地
iv.生态步道
v.环境解说系统
d)合作渠道
i.高校、企业的合作
iii.户外、亲子机构的合作
e)传播
i.新媒体
ii.设计保护区的卡通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