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都认为学生自从幼儿阶段起开始学习美术,经过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学习阶段的提高,美术创造能力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即“L”曲线,高中阶段后该曲线与X轴趋于平行,表明该学生的美术能力出现停滞。
本部分个案研究的对象现在就读于浙江省湖州市第十二中学,这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该学生既具有一般学生学习美术的共性,亦即从幼儿开始学习美术(书法和中国画),在小学阶段凭借个人对美术的兴趣,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课外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绘画和手工作品。到了初中阶段,面对课业负担的加重,虽然在美术创作上的时间较以往有了减少,但该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素描和中国画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这位学生从4岁开始接触美术,至今已有12年了。
(一)研究目的
当前,学校面对升学等硬性指标展开竞争,加重了教师的课时负担,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而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丰富学习内容,更具缓解学习压力的作用。美术学习并非会影响到其他课业的学习成绩,相反还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事实是否如此,笔者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对促进美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因素进行考察,力求探明此中关系,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选择浙江省湖州市第十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邵丹青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原因:个案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并非专业美术学校;且该校历史悠久,学校领导对学生美术活动较为支持,可以为其他学校起示范作用。此外,笔者与该学生熟悉,便于交流和沟通。此个案的主角7岁时开始接触中国画至今,从未间断。(www.xing528.com)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开放式的访谈、非正式的交流、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笔者和该生本人进行过多次访谈,与他的母亲、他的美术老师各进行了两次访谈。访谈时间每次大约1小时。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笔者还得到了这位学生从刚接触中国画直到现在的部分作品。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表现在不同的领域,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方面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有来自家庭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同学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这样的划分,笔者制订了访谈计划,访谈提纲主要从学校同辈群体的影响、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社会生活对学生创造力的刺激及学生的认识方式、思考方式和自我效能等维度进行编制。
(三)研究对象的资料
邵同学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为初中三年级学生。从家庭经济状况来看,父母月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双方均为大学毕业生,但不具备任何美术方面的创作经历,因此可以说该学生的中国画学习未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只是从普通欣赏者的角度提些建议。他四岁时,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其母亲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法让他安静学习,而书法班的学习使他能够沉浸其中,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边练字。从此以后,他便渐渐喜欢上画画,并与纸笔相伴,直至现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