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教学研究:中小学师资培训的教学案例

中国画教学研究:中小学师资培训的教学案例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小眼睛看大都市”课程设计思路第一,“小眼睛”。笔者认为学生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角,教师只是协助者。表7-2“小眼睛看大都市”课程设计(续表)(三)教学案例:“小眼睛看大都市”课程实施——“双面上海”◆课程实施背景1.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对“多面上海”主题的总结。此单元课程是“小眼睛看大海派”系列课程的开端,也是笔者在课程开发上

中国画教学研究:中小学师资培训的教学案例

(一)课程开发意图

本课程是针对上海市少年宫小画家工作室开发设计的,旨在通过围绕海派文化进行多维度的学习,最终以美术创作形式展示出来。本单元包含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课程类型和创作材料根据每节课不同主题而更改。课程评价需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对海派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

(二)“小眼睛看大都市”课程设计思路(表7-2)

第一,“小眼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小眼睛”代表学生们不同的视角,他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文化是最有话语权的。以上海市少年宫的学生为例,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寻常的视角和眼界。

第二,“看什么”?海派文化有丰富的资源,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看呢?以时间为线索,我们可以找到上海在过去、现在、未来中不同的文化。上海过去的图片资料、祖父辈们对上海的记忆、由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上海的未来交通建设,这些都是值得学生思考和观察的文化内涵。以空间为线索,各个海派之间、海派与农村之间都有很多可比性,学生可以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探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只有良好的一面,所以教师不能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应该鼓励学生辩证地客观看待身边的文化。

第三,“怎么看”?笔者认为学生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角,教师只是协助者。学生通过主动搜集资料寻找感兴趣的内容,考察研究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描绘出各自心中的上海形象,用档案袋的形式梳理学习过程。在这其中,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线索和适当的帮助,比如,提供议题资料、美术创作的材料工具,解释绘画创作原理,带领他们参观城市风貌。

表7-2 “小眼睛看大都市”课程设计

(续表)

(三)教学案例:“小眼睛看大都市”课程实施——“双面上海”

◆课程实施背景

1.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对“多面上海”主题的总结。在开展了前三节“城市的高度”“石库门里的故事”“小桥流水人家”的学习之后,本节课设计成“综合·探索”的课程类型,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后,再用刮蜡画和抽象水墨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表现上海多元文化的作品。

2.学生状况分析

笔者在上海市少年宫小画家工作室(学生年龄为7—8岁)实施了教学。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在使用美术表现工具和手法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

◆课程实施前的回顾

前三个课时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上海多元建筑的风格(图7-25),并且使用了多种贴切的表现手法来衬托出三个主题的特点。但是有些学生在创作“小桥流水人家”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抽象作品很不理解,甚至认为这是“瞎胡闹”的游戏,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了第四课时的计划。

图7-25 课程架构图

◆教学目标

1.将绘画与诗歌相联系,感受抽象中国画意境,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评述吴冠中的抽象水墨画

2.通过体验式水墨教学,让学生尝试用美术语言来提炼景物的“意象”,并对上海的多元文化有深入认识。

◆教学过程(www.xing528.com)

1.感受吴冠中的诗与画

教师准备配有诗文的吴冠中作品卡片,安排互动环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卡片,一边展示作品,一边朗读卡片上配套的文字,最后说说自己喜爱作品的理由(图7-26)。

图7-26 吴冠中春雪

2.“点、线、面”的游戏

有了诗歌的作用,学生们对吴冠中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并被作品的诗性所感染。接下来就要从美术语言上来分析作品了。吴冠中的很多作品由“点、线、面”组合而成,与真实的景物不同,吴冠中作品是艺术化的,与真实世界的物象有距离。例如,在《水乡》(图7-27)作品中画家用墨块表示屋顶,用点表示窗户,点和面的组合形成了独具装饰特色的作品;又如,《荷花池》(图7-28),画家用细线匀勒荷叶,荷花和莲蓬也都用细线来表现,只用一些点来表示池塘里的浮萍,形成了一张由点和线构成的彩墨画。

图7-27 吴冠中《水乡》

图7-28 吴冠中《荷花池》

3.向大师致敬——绘画的再创造

笔者用一幅设计系学生的作品《对大师的致敬》(图7-29),解释了画面中某一元素的改变可以完全改变作品的“意象”。这幅作品粗看似乎“抄袭”了吴冠中的作品《春风》(图7-30),其实不然,这张画保留了风筝自由飞舞的线条和中国画的巧妙布白,但是将原画中的墨块和色块变成了生活中的服装和配饰,极具校园的生活气息。尽管作品采用了电脑绘图技术,但并没有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反而给作品平添了许多新的看点和意义,既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致敬,也是一种崭新的诠释,是很有创意和深度的一幅作品。此画完成于吴冠中先生2009年去世后,可看成莘莘学子对他的致敬和怀念。

图7-29 设计系学生作品对大师的致敬

图7-30 吴冠中春风

4.意象中国画创作

欣赏完吴冠中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生活中寻找“意象”。上海往往给人繁忙高速感觉,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的道路灯光璀璨,快速移动的车辆留下的光线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景象;而在上海郊区的古镇又是另一番面貌,那里有古色古香的庭院式建筑和鸟语花香的田园,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象让人顿感宁静悠然。

在创作作品《双面上海》时,学生们再一次使用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这次他们已不再陌生,而且对墨色的枯湿浓淡有了新认识,这些线条和块面已不再是单纯的点线面,而是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没有人认为这是在胡乱涂画了(图7-31)。

在创作城市和古镇两幅“意象”作品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把快速划过的线条当作流光溢彩的光影;把缓慢弯曲的线条当作流淌的清泉;把紫红、金黄的彩点想象成城市中攒动的人头;把嫩绿、湛蓝的彩点想象成古镇中枝头上流连的小鸟。这样,两幅风格截然不同的“意象”作品就诞生了,学生把之前创作的城市和古镇的刮蜡画与这两幅作品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综合材料作品。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创新点在于课程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三课时结束后,教师经过深入的教学反思后,决定在第四课时加入一部分美术鉴赏教学,来弥补之前教学不完善的地方,这对课程的连贯和深入是至关重要的。

此单元课程是“小眼睛看大海派”系列课程的开端,也是笔者在课程开发上的新尝试,所以在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例如,如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更多地启发学生,使之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特色,这也是在接下去的课程实施中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的。

图7-31 学生作品创作思路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