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教学内容的研究

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教学内容的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美术教科书中的中国画内容1.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呈现方式人美版教科书主要以单个课例为组成单位,有时将内容相近的课例编排在一起,组成一个单元。在人美版教科书中,此方式选用的中国画图例有9幅,分布于第2、3、8册中。三者相加,共计32个课例,占全套教科书课例总数的10.4%,可以认为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所占比重较大。以此来看,中国画内容的分布较为广泛,且涉及的学习领域也较为全面。

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美术教科书中的中国画内容

1.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呈现方式

人美版教科书主要以单个课例为组成单位,有时将内容相近的课例编排在一起,组成一个单元。每册课例数从13个至20个不等,共有308个课例。其中,小学每册的课例从18个至20个不等,共有226个课例;中学每册的课例从13个至15个不等,共有82个课例。此外,每册教科书中的扉页上都登载了1幅中外美术作品,并有相应的文字解说,其中中国画作品4幅,皆为人物画(表5-3)。

表5-3 教科书扉页中国画分布表

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课例特征,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呈现方式:

(1)以中国画学习为核心的单个课例或单元课例

以中国画学习为重点的课例,即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造型、形式和审美,由感受、认识、表现和鉴赏等完整学习中国画的活动环节构成。此呈现方式的课例在人美版教科书中最多,涉及其中10册教科书,共计17课(表5-4)。

表5-4 中国画课程在人美版教科书中的分布

(续表)

(2)将中国画作为主要素材来使用的单个课例或单元课例

这些单个课例或单元课例不以传授中国画为直接目的,而是为了实现该课例或单元的教学目的而将中国画作为主要素材来使用。虽然不是直接传授中国画,但为了完成单个课例或单元课例所设定的核心主题,中国画图例成为主要展示的素材,这是比较重视中国画内容的单个课例或单元课例。通过对人美版教科书的梳理,此方式的课例涉及五册共七课(表5-5)。

表5-5 中国画作为主要素材

(3)中国画仅仅用来作为学习一般概念的素材

在这些课例中,中国画图例的使用仅仅是为了说明教授课例或单元课例中提及的概念和内容,只是单纯作为实例来使用。在人美版教科书中,此方式选用的中国画图例有9幅,分布于第2、3、8册中(表5-6)。

表5-6 中国画作为学习一般概念的素材

2.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的容量

(1)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的课例

全套教科书共计308个课例,有10册教科书中有以中国画的学习为核心的单个课例,共计17个课例,在全套教科书课例总数中所占比例为5.5%。这17个课例覆盖三个学习领域,其分布情况为:“造型·表现”有14个课例,“欣赏·评述”有2个课例,“综合·探索”有1个课例。将中国画作为主要素材的课例有7个,占课例总数的2.3%。仅仅用来作为学习一般概念的素材的课例有8个,占课例总数的2.6%。三者相加,共计32个课例,占全套教科书课例总数的10.4%,可以认为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所占比重较大。

(2)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的图例

人美版教科书中共选用中国画作品73幅,其中有5幅作品重复出现,重复率达到7.4%;在这些图例中,古代作品23幅,占33.8%,近现代作品45幅,占66.2%。在近现代作品中齐白石的作品最多,共有10幅,占图例总数的14.7%。

3.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与图例的特征

第一,在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占有一定的比例,覆盖面较广,既有以中国画的学习为核心的课例,也有将中国画作为主要素材或作为一般素材的课例;在课例、扉页、目录和封底上都有隶属中国画的图例,分布广泛。

第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隶属中国画的课例和图例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但分布并不均匀,第10、16册中以学习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例数量最多(各有3个课例),除第一学段没有中国画内容外,第12、13、17册中也没有出现中国画内容的课例和图例。

第三,从隶属中国画图例的年代来看,各时代图例分布极不均匀,唐代4幅,宋代4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4幅,近现代37幅,显然近现代图例数量居多,占66.2%,在近现代作品中齐白石的作品最多,共有10幅,占图例总数的14.7%,在比例上严重失衡。

第四,在近现代作品中选用了吴冠中作品3幅,均为抽象水墨,显示了水墨画的多样化,但这样的水墨画是否属于中国画范畴,值得商榷。带有强烈的中西融合风格的作品有林风眠2幅、黄永玉和张桂铭各1幅作品。此外,近现代作品主要集中于齐白石、吴冠中、张大千李可染徐悲鸿潘天寿和林风眠这些画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近现代中国画的面貌。

(二)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的编写特点(www.xing528.com)

通过对人美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和图例的梳理,大致总结出如下特点:

第一,对中国画的学习历来强调在实践进行理解和体会,在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学习主要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17课以中国画学习为核心的课例中就有14课,并且分布于第二学段至第四学段中,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实践机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画及中国传统艺术,此套教材还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置了相关内容的7个课例。以此来看,中国画内容的分布较为广泛,且涉及的学习领域也较为全面。

第二,从接触材料到尝试表现各种不同题材内容的中国画,教材内容安排基本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从表现题材看,花鸟、蔬果、山水、人物等题材均有涉及,可见题材的涉及面比较广,易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局限于写意画,缺少了对工笔画的实践,有碍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全面认识。

第三,突破题材的限制,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重组学习内容,创意性地组成课例,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中国艺术的美感和价值。如第15册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以唐代为例,通过对唐代的人物画、舞马衔环银壶、三彩骆驼载舞俑的欣赏和评析,进而了解唐代的社会文化,此课有助于学生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理解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造型载体的意义。第18册第1课《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则是从中西美术比较的角度来凸显中国传统美术的独特魅力;提出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西融合与发展及其文化趋同等观点,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有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第四,以中国画的学习为核心的课例中主要致力于介绍知识、传授技能,缺乏从不同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画,如可以从空间表现和观察方法等角度来理解。在课例中中国画更多地是基于继承、爱护的层面,缺乏从动态的发展观、批评、评价的认识层面以及多元文化观等角度出发来编写中国画的课例。

(三)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存在的问题

1.课例问题

纵观人美版教科书中的中国画内容,给人留下一个强烈印象,就是中国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中国画是运用笔墨在宣纸材质上表现的一门艺术样式。显然这与中国画的真正内涵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学校美术教育是为了认识和体验中国画,以及培养学生树立爱护传统美术的意识,但并不是肤浅地去了解和尝试,而是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接触,在实践、欣赏、评述、探索中去真正理解中国绘画,显然此套教材达此目标尚有些距离。

(1)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内容单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教学内容单一,前后内容似有重复之嫌;其二是表现手法单一。同时前后课程间缺乏系统性的建构,教学目标并不清晰,难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画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单一和重复,表现在第5册第15课《彩墨游戏(一)》和第6册第8课《彩墨游戏(二)》,这两课都是体会和尝试水彩和墨色的渗化效果,但并未呈现出递进的学习内容。而有关墨色渗化的技法及对宣纸材质的认识,在第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和第4课《笔墨的情趣》中再次出现,虽与前面要求有所递进,但内容较为单一。在教材中有多课是使用水墨材料来表现,但未涉及任何有关中国画审美和造型特点的内容,诸如第7册第12课《娇艳的花》、第8册第8课《用彩墨画鱼》和第9册第7课《动物的脸》,究其原因,主要与课例中的图例有关,如果编者多选择一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表现此类题材的经典作品,则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绘画的审美特色。

中国画从表现形式来看,有写意、没骨和工笔之别,此套教材主要关注了写意画而忽视中国画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全面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在第四学段完全可以安排工笔画的教学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中国画表现能力。

(2)知识点有待商榷

在第16册第3课的《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编者把中国画的形式美归纳为四点,并在“章法之美”中谈到了中国画的形制,在图例中也展示了各种不同形制的中国画,显然编者也意识到中国画形制的独特性,但把形制置于“章法”之中似乎并不妥当。章法是指表现物象在画面内的构成方式,而形制则是画面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装帧方式,显然“形制美”也是“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把它从“章法美”中独立出来更合适。

在第16册第4课《用电脑画“山水画”》中写道:“在空间处理上,中国山水画运用散点透视,‘以小观大’,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形成了完全不同于风景画的独特的画面效果,运用图像处理软件来绘制山水画。”其中“散点透视”一说值得商榷。“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意即“看透”。透视学即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所以透视的基本特点是拥有一个固定的“视点”[7]。这一原理来源于西方,“散点透视”的提出者应该是想借用西方古典绘画中“透视”这个科学名词,来形容中国绘画中局部纵深的空间表现手法,但又苦于在画面上找不到固定的消失点,因此,臆造了“散点透视”这一概念。若细究其理,中国画不仅在局部组织上,即使在单个元素,如一树、一石上也是找不到消失点的,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未以固定视点来观察物体,而是采用了“游观”的观察方法,也就是画家并不限于一时一地的“目之所见”,而是“目识心记”后对自然的整体观照,通过整合视觉意象,把神游而后的顿悟想象为鸟瞰式的观照,从而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山水画表现中则是结合了由郭熙及其后人不断阐释的“三远法”,通过“折高折远”将近大远小的自然空间关系转换为山水画图式中自下而上的空间层次关系。可见,西式“定点透视”与中式“游观”的不同观察方法体现出的乃是各自不同的文化理念,而“散点透视”说法的产生乃是对自身文化特色不自信的表现。

(3)课例中文字内容不精炼

课例中文字说明不多,有些说法流于空泛,很难系统地去理解内容。像《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课例,探讨的是美学中“真”的问题,编者在图例上虽然选择了中西不同的绘画作品,却未对西画作品进行评述,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中西艺术中对“真”的不同观念。而文字说明和图例间的关系也不密切,有些文字表述上显得语焉不详。为了更加准确地传递课例的主题内容,有必要精炼文字,明确知识点的内容。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文字说明的比重,或可增加图例的文字说明,以此提高文字和图例的相互联系。

2.图例问题

教科书中的图例是学生直观感受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图例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图例进行探讨。

(1)古代和近现代图例比例失调

人美版教科书共选用中国画作品68幅(已除去5幅重复出现的作品),重复率为7.4%;在这些图例中,古代作品23幅(其中唐代4幅,宋代8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4幅),占33.8%,近现代作品45幅,占66.2%,出现两幅以上作品的画家有齐白石(10幅)、吴冠中(3幅)、吴昌硕(3幅)、张大千(2幅)、李可染(2幅)、徐悲鸿(2幅)、潘天寿(2幅)、林风眠(2幅),除吴昌硕外,全为近现代画家,可见古代与近现代画家作品在比例上严重失衡。

中国画历经了千余年的演化发展至今,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孕育着不同的时代风尚,其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近现代中国画的变迁。近现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而近现代的中国画也多表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在教材图例中以近现代的中国画为主,会使中小学生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有所偏颇。

(2)图例选择面较为狭窄

在此套教材中,齐白石作品共选用10幅,占图例总比例的14.7%,由此可见编者对齐白石的偏爱。在教材中有两个课例与齐白石有关,第10册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和第14册第1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是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和作品为教学目的,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课例完全可以选用别的图例,但仍然以齐白石作品为案例。而图例的重复在此套教材中也屡有出现,不禁让人联想教材编写者看待中国画的眼界似乎有些狭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