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教学研究: 中小学师资培训视角下的文化内涵

中国画教学研究: 中小学师资培训视角下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探究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当我们观看一幅中国画时,首先需对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作一些了解,这是因为中国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土壤。在了解作品诞生的背景时,鉴赏者应勤于思考,并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倪瓒一生的风格变化并不十分明显,正因如此,许多人都认为其风格是始终不变的。这是倪瓒现存作品中唯一一幅画有人物的作品。此后的作品,随着他生活境遇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

中国画教学研究: 中小学师资培训视角下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国画着重表现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画家心灵关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作品诞生时代的审美趣味及画家个人的风格,这将有助于对绘画作品的理解。

(一)探究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观看一幅中国画时,首先需对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作一些了解,这是因为中国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土壤。

中国画自北宋苏轼提出文人画观点之后,就出现了职业画家和业余文人画家的差异,两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完全不同,这种泾渭分明的差异在当时几乎是无法逾越的,这两种画家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画方式和审美趣味。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为中国画注入了更多的人文色彩。中国画不再只是一门技艺,它几乎已成为一门修养的学问。由此,可以认为要鉴赏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如果不了解其人文背景,这种鉴赏永远只能是隔靴搔痒。

在了解作品诞生的背景时,鉴赏者应勤于思考,并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例如:宋代绘画以雍容华贵为美;元代绘画以萧散、孤寂为美;明代绘画以平和、雅致为美;清代绘画则追求个体情感的发泄,以奇为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呢?为什么文人画理论会产生于北宋末,而不是元代呢?

通过查找与作品相关的文献资料,鉴赏者会发现:首先,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不同造成了画家审美理想的差异,也造成了大众审美趣味的差异。因此,不同时代的中国画所传递的审美情趣是不同的,这也构成了作品的时代风格。其次,宋代统治者对文人士大夫特别宽容,同时宋代开始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录取名额,并且不论门第。这样就彻底地改变了许多出身贫寒、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考试而成为朝廷命官,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来自民间的文人士夫都有很好的才学,虽然他们的身份在一夜之间由民间的文人转变为朝廷的士大夫,但从民间带来的审美趣味却没有因身份的转变而改变。相反,他们把自己的艺术见解和审美趣味带到了朝廷,并在自觉不自觉间影响着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与宫廷画间的差异,为了与宫廷画工有所区别,他们提出了文人画的主张,这就是为什么文人画的提出是在宋代,而不是唐代或是元代的原因。

(二)探究画家生平及个人风格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正如树上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一样。除了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之外,对画家的生平及个人风格的探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元代绘画为例,通常认为元代山水画是书斋山水[36],书斋是文人读书作画的场所。由于元代是异族统治,文人没有社会地位,元代文人大多选择以归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因此书斋便成为元代文人画家的生活中心及内心世界的反映。元代绘画普遍追求一种萧散、孤寂的审美趣味,但画家个性的不同决定了画家作品的个人风格间的差异。如赵孟頫作品的风尚古俊;黄公望作品的逸韵松秀;王蒙作品的繁密郁茂;倪瓒作品的简约高逸;吴镇作品的沉郁古厚。画风不同皆与画家个性、人生态度和生活境遇密切相关。

如果进一步了解画家一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态度,就能找到画家个人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以元代画家倪瓒为例,他笔下的画面都为“一江两岸”式的三段平远构图法,即近坡杂树数株,远景云山一抹,中隔湖水一汪。其绘画特征为简约、高逸,追求萧疏淡远、清幽素净的意境。倪瓒一生的风格变化并不十分明显,正因如此,许多人都认为其风格是始终不变的。当我们了解了他的个性、人生态度及生活境遇之后,就会理解其个人风格形成的原因。(www.xing528.com)

倪瓒家道殷实,生活优渥,家有园林之胜,其中还有用以收藏书籍书画文物的清秘阁,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书画艺术,进而从事绘画活动。但由于父兄早逝,倪瓒不得不独立支撑这个大户之家。当时红巾军大起义,社会动荡不宁,倪瓒曾几次离家避难于太湖。在他五十多岁时,因欠租遭到官衙的拘禁,之后,他便弃家隐迹江湖,有时寄居于朋友家,有时“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有时则住在古庙里。倪瓒的个性也异于常人,有洁癖,且达到极致,众多史料中都谈到他的这种怪癖。他每天戴的帽子、穿的衣服要拂拭几十次,连书屋外面的梧桐树和假山石也常常要人洗净,怕染上污垢。他作品中呈现的去繁就简、以白计画,追求恬淡素净的风格无疑与他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洁癖习性相关。

作于1339年的《秋林野兴》(图3-32)是目前所见倪瓒存世作品中最早的画作。当时他正过着读书作画、与文人道士相往来的悠游生活,此画可说是他生活的写照。画面构图和表现内容都很简单:河的两岸各有缓坡相对,近景的缓坡上有树丛,树下一茅亭,亭内一高士临河独坐,另有一童子侍于其后。这样的情景可能是倪瓒在自家园林清秘阁幽居读书的片断景象吧。这是倪瓒现存作品中唯一一幅画有人物的作品。此后的作品,随着他生活境遇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首先,当他散尽家产、漂泊江湖时,他的画中只剩下了一个空无的亭子,再后来连亭子都没有了,只剩下干净而萧瑟的山水。其次,他笔下的树主要以枯树为主,这也与其洁癖有关。在他的墓志铭中曾记载:为了保护庭院里一片碧绿可爱的苔藓,遇有树叶落下来,倪瓒不用扫帚去扫,而用针缚在杖头上将叶片挑去,不使绿苔弄坏。这里,他不喜落叶的心理可见一斑。再则,通过比较倪瓒早年与晚年的作品,可以发现他画中树的表现呈现出从早年有树叶的树逐渐发展到晚年树叶明显减少的趋势。如其晚年的作品《容膝斋图》(图3-33)、《虞山林壑图》(图3-34)。倪瓒绘画作品中人物、亭子从有到无及树叶由繁到稀的变化过程都与其个性和人生境遇有关。

了解时代的审美趣味及画家个人的生活阅历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画家会选择这种表达方式语言,及作品中透露出的个人趣味和情感表现。也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可能真正通过古人所说的卧游和畅神的方式来达到与作品的沟通,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样,对绘画作品的鉴赏活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通过对前人史料

图3-32 元倪瓒秋林野兴纸本墨笔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图3-33 元倪瓒容膝斋图纸本墨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34 元倪瓒虞山林壑图纸本墨笔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和绘画史的了解是理解中国画的一条通途。同时,亲自参与绘画实践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语言来表达内心体验的一种艺术活动,如果只通过美术史家的表述是不足以真正理解笔墨的,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体会画中笔墨的节奏、线条的起伏、墨色的韵律等表现语言的独特性。这样,通过对作品产生时代、画家等知识的了解,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这些知识的不断积累将有助于观者不断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画,并不断提高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