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教学研究:重塑写意内涵

中国画教学研究:重塑写意内涵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理清“写意”的涵义,我们首先应该追问所写之“意”究竟为何?当然,由于中国绘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丰富变化,某些流派、风格中存在着类似西方艺术的因素,但我们若是整体地了解两者的源流脉络、理解其间发展出的差异,对于把握“写意”这样独特的绘画理念是有借鉴价值的。因此,第二个维度就是概括地考察一下在中国绘画的几个主要时期中“意”的变化,尝试归纳其核心。

中国画教学研究:重塑写意内涵

要想理清“写意”的涵义,我们首先应该追问所写之“意”究竟为何?这个“意”是否可以概括出一些核心理念?它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又显示出哪些表面上看似矛盾的解释?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绘画及其他艺术语言要表达的对象除了“意”之外,还有哪些?比如:西方古典艺术中的“再现”或者现代艺术中的“观念”等,与“意”有何区别?进而,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何要用“写”来描述“意”被表现的过程与状态。随着“写”的含义明确化,具体的操作技法及画面呈现出的视觉结构也就能了然于心了。

对于今天的学习者来说,考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必须从两个维度出发。我们应当明确它与作为当代主流文化形态的西方艺术及其传统的差异。如果将“写意”简单地按字面翻译为“表达某种意念”或“流露某些情意”之类,则非但显得肤浅,而且不知不觉地落入西方文化语境中。诸如把抽象表现艺术中主体的“本能”“直觉”比附于“心”“意”,或者将再现艺术中客体在固定视点下的体积感以及光色原理比附于“写生”“造化”,等等。是我们在近百年来经常产生的误读方式。

目前很多理论文献都对中国独特的主客观合一的“意象说”等有所阐述。我们无意在此进行形而上的讨论,中国历代绘画的独特面貌便是最好的证明。简而言之,技法层面上显示出“空间的无间断性”,证明了这种视觉语言的独特结构,正如古人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了通过整体把握,达到物我两忘超然境界的东方智慧。当然,由于中国绘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丰富变化,某些流派、风格中存在着类似西方艺术的因素,但我们若是整体地了解两者的源流脉络、理解其间发展出的差异,对于把握“写意”这样独特的绘画理念是有借鉴价值的。(www.xing528.com)

因此,第二个维度就是概括地考察一下在中国绘画的几个主要时期中“意”的变化,尝试归纳其核心。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分析:绘画者与其文化环境;代表作品的技法分析;此时期所体现之“意”的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