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对策:中国画教学需加强人文素养课程

相关对策:中国画教学需加强人文素养课程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此提出解决中国画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但纵观目前国内许多师范院校的绘画理论课程,大多只设置了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等课程,而无中国画论及相关人文素养的课程。而诸如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哲学、诗词、书法、篆刻、鉴赏等相关人文素养的课程,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无疑也是必不可缺的。

相关对策:中国画教学需加强人文素养课程

针对高师“重技轻文”的现象,我们倡导“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相结合的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中国人倡导“由技入道”,技进乎道的过程,但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反思过程。而“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者的共同努力,可加速对中国画的理解。中国画作为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必要把对中国画的学习基于人文学科基础之上,这样能有利于学生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丰富和拓展人文学科的另一纬度。

目前,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各类高等师范教育不少,由于其创办时间、办学规模、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学生来源各不相同,因而其存在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但由于其培养目标的同一性,又决定了其存在的问题有相通性。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此提出解决中国画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基于师资培养的教学定位

现在许多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使用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学模式,这对学生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培养和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很大的误导作用。专业美术院校培养从艺的画家,而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21]。两者对美术专业知识的要求有所不同。高等师范教育要求的知识结构是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理论和技能,两者进而内化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以完善其专业素养。进而言之,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对象是综合性人才,而非单一专业性人才。

鉴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目标,高师中国画教学就具有了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特点,因此要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克服专业面过窄、分科过细的弊端,把相关的学习内容加以整合,建构具有综合特点的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出从技能型向文化型过渡的战略转移,对知识的类型、来源、形态提出选择标准。课程内容要贯穿“文之艺”的培养意识,课程内容的知识选择,要具有了解中国艺术的“通识”特点,需要具有一定的广度,而并非一对一去解决问题,克服学以致用的“器”的狭隘观点。

(二)重视人文精神理解的中国画教学

钱穆在《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一文中说:“教育与宗教不同,宗教固亦在教人做人,但宗教先重起信,教育则重在开悟。信在外面,悟在己心。教人做人,亦分内外两面。知识技能在外,心情德性在内。做人条件,内部的心情德性,更重要过外面的知识技能……最高的教育理想,不专在教其人之所不知不能,更要乃在教其人之本所知本所能。”[22]可见,教育的作用是启人之智,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心情德性的培养是不健全的教育。因此,针对目前高校美术教育“重技轻文”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倡导“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和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中国人倡导“由技入道”,技进乎道的过程,但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反思过程。而“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者的共同努力,可加速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

强调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对人文内涵的重视,这是因为中国画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相对完整而自足的系统。中国画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观察方式、表现手法和发展路径,并与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意识和哲学理念紧密相连。如果仅仅把中国画归结为一种表现世界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探讨隐伏其下的法则,即画理。因此,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中也要注重内在画理的阐释,关注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贯通,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绘画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绘画,这是美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从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可见国家已关注到美术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但纵观目前国内许多师范院校的绘画理论课程,大多只设置了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等课程,而无中国画论及相关人文素养的课程。中国画论是前人在总结作画体会、收藏著录、课徒传授和品味鉴赏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画史、品鉴和画法三部分,涉及中国思想史、艺术趣味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可见开设中国画论课是相当重要的。而诸如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哲学、诗词、书法篆刻、鉴赏等相关人文素养的课程,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无疑也是必不可缺的。所以设置这些课程内容无疑是必要的,但鉴于师资,这些课程如果没有相关教师承担,则应鼓励学生旁听相关专业的课程或讲座,充分利用师范院校综合类学科设置的优势,弥补本专业的不足。

在中国画教学中尤需关注各种艺术类型所基于的文化差异。局限于中国文化之中,同样不利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宏观把握,仍须加强学生对西方相关艺术和理论的学习,这样能在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质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这样,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中国画的重任。

(三)建立中国式的写生方法

20世纪初,作为西方写实绘画的观察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写生方法,被视为作为改造中国画传统唯一的方法和手段,被借鉴到中国画创作,并被引入高等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中。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画具有独特的观察方法,这种体察自然,并把自己的感悟化之于笔端的表现方法,与简单的实景写生完全不同。西式的写生方法表现的是眼之所见,强调实景的取材,有固定视点,过于直观,容易养成照抄对象的习惯。中国画家也注重体验自然,《笔法记》记载了五代画家荆浩隐居于太行山之洪谷中,尝携笔写生松树万本;《写山水诀》记述了元代画家黄公望“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23]。但此种写生强调的是目识心记,是感受自然和积累素材的过程,因而荆浩的《匡庐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不是简单的实景再现,而是经过提炼、概括而成,正如郭熙所总结的:“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24](www.xing528.com)

以造化为师,除上述这种观察方法外,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由明末董其昌所倡导的:“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吾见黄子久《天池图》皆赝本。昨年游吴中山,策筇石壁下,快心洞目,狂叫曰:黄石公!同游者不测,余曰今日遇吾师耳。”[25]“朝起看云气变幻,可收入笔端,吾尝行洞庭湖,推蓬旷望,俨然米家墨戏。”[26]也就是画家在不断游历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印证古人图式与自然景观间的相互关系,来加深对传统的认识,从而获得表现自然的能力。这种溯本求源的方法,体现了前人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在“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认识过程中获得对文化传统认识的升华。因此,笔者认为写生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传统,了解中国独有的观察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物象。

(四)重视临摹的价值

临摹是中国画教学有别于西式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西画教学侧重于写生,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对外在物象的描摹和表现能力;而中国画教学中的临摹课则是帮助学生研究规律,掌握和获得语言图式,进而凭借个人的天资和悟性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语言图式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中国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独特的规律、程式和体系,《芥子园画传》《董其昌课徒稿》等众多历代画谱的出现正是体现了中国画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说明学有师承是条捷径。学校教育虽替代了传统的师徒制教学,但使学生了解规律、获得规律的使命不变。

重临摹还是重写生,这是基于对中国画的不同认识。六朝谢赫将“传移摹写”作为六法之一,就是肯定临摹是获得中国画基本技巧和对前人成果深入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和西方古典绘画相比,传统中国绘画有较强的程式化、意象性和继承性,中国笔墨具有独立的欣赏功能,重视神、意、趣、韵、不似之似,及它与中国传统哲学、书法、诗歌的内在联系。尽管中国画也强调“外师造化”,但它最终是落实在“中得心源”上,也就是说首先要理解绘画形式结构的内在含义,并获得一定的笔墨表现力,而后才可能把对自然的体悟表现出来。可见临摹是理解传统图式结构和把握笔墨语言不可或缺的途径。临摹课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掌握图式语言和意境创造的方法、更快地进入传统语境,并了解其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人文内涵。在本科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应以临摹教学为主、写生和创作为辅,并根据不同表现科目的特点作适当的比例调整。

(五)建全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艾斯纳认为美术学习需涉及三方面:其一,研究人们如何学会创造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视觉形式——创造;其二,研究人们如何欣赏艺术和自然中的视觉形式——批评;其三,对美术的理解是如何开始的——文化[27]。而教学评价内容也应着力于这三方面。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对学生作品作出简单的评判,其评价过程也应成为学生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往的美术教学评价只局限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反思自我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在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中应倡导多元评价机制,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及同伴的作品,提供其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并确认自己努力的方向。多元评价机制既可以表现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也可以表现在评价具体作品时评判标准的多维度,如对材质的掌握、线条的使用、色墨的运用、意想的表现、章法的把握等方面。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对自我作品的剖析、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及教师讲评等环节进行,使学生把自己在绘画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与评价中所需的理性认识相结合,加深他们对中国画笔墨、构成方式、意象生成、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理解,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多元评价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自我,同时具有对文化价值的判断能力,也有利于达到激励的目的,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基础。而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判断和反思。

(六)树立对传统重要性的认识

对传承方式的讨论一直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一直就与“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相关联。许多人一提起传统,就认为是落后和保守的,与时代背道而驰。殊不知传统的内涵,乃是具有传而承之的寓意。更何况,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传统就好比一条流动的河流,在其流淌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溪流加入,使之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而这正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和魅力所在。中国画传统包含了许多内容,就具体的技术层面而言,有笔墨、结构、意境、章法等;就精神层面来看,则包含了审美、人格、人品和修养等;就传统而言,它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指向。所以,对传统自律性进程的自信和对中国艺术未来前景的自信,是完全基于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因此,认识传统的价值所在和如何承传传统是探讨中国画传承问题的重要内容。

潘公凯先生认为:审视20世纪中国画教学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生存发展问题。倘若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古代又不同于西方、有我国特色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其关键在于重建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在中国文化固有理念上构建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根基。因而,如何评价传统、对待传统和研究传统,有选择、有批评地继承传统,并在继承基础上发展传统,走出一条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就成为中国绘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问题。

由于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教学中更应强调学习传统,通过不断深入地认识和系统研究中国画传统,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使学生不仅在中国画的技术层面上有充分的实践机会,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表现,在中国画的精神和审美层面上也有充分的感悟,并具有从事艺术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别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评判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胜任传播中国画的重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