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视角

中国画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视角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画教学的期刊论文所提出的问题、引发的思考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由此可以探知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动向和研究现状。2007年杨军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高师中国画造型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反思》。

中国画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视角

(一)期刊论文

期刊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学科交叉、内容新颖的特点。中国画教学的期刊论文所提出的问题、引发的思考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由此可以探知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动向和研究现状。

1.有关中国画教学实践的研究

有关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探讨,早期的文章侧重于中国画技法的传授等问题,之后开始关注中国画各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探讨最多的是写意人物画教学。此外,临摹教学、欣赏教学以及有关材料研究等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

1994年黄柔昌发表的《也谈中国画线的优劣观》一文,是《中国美术教育》杂志最早在教学实践方面有关中国画技法研究的一篇论文。他纵观古代画论、画品和品评标准,将中国画概括为以形写神、形神皆备和注重线的组织排列、功力及线形变化两大方面。他指出历代中国画家大多遵循这些准则,认为中国画的线是利用人们在生活中对事物所给予的不同视觉感受和引起的情感联想,在二维空间中来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动势、质地、空间乃至整体画面的节奏和韵律,以得到人们的共鸣和首肯。作者对社会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存在的新艺术评判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自己在数十年工笔画教学中遇到的诸如此类问题进行了一一探讨,其中包括:中国画用线的标准是什么,国画专业高年级学生究竟怎样修炼线条。1999年莫高翔在其《试论白描的结构图式和语言》一文中提出了白描的重要性。白描常被认为是工笔画的造型基础。基于传统中国工笔画的造型特性,无论是工笔重彩或工笔淡彩,其绘制过程一般都是先勾线描稿,再赋彩完成。这种作为工笔重彩或工笔淡彩的线描稿也被人们笼统地称为“白描”。作者通过比较白描和工笔重彩或淡彩的结构图式和语言特征,从而廓清白描和工笔重彩或淡彩的线描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白描这一艺术形式的结构图式和语言特征。

写意人物画在高师中国画教学中一直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写意人物画教学也主要集中在写生方面的探讨,有关于此的论文相对也较多,比较有代表性观点的有如下几篇。林逸鹏在1998年《中国美术教育》上发表了《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简述》。他在文中提出:在高师中国画人物教学中大多采用直接写生模特儿的教学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如中国画的写生应强化对模特儿的韵律、节奏与结构的把握和表达,把“气韵生动”作为艺术追求。主要的表现方法是采取高度概括、较为抽象的线条,而且以柔软的用笔在渗透性极强的生宣纸上挥洒出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以强化水墨画的写意特点和笔墨趣味,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转换学生的造型观念放在首位。2003年陈燕雏在《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发表了《“写意人物”水墨肖像写生教学基础方法说》,针对水墨人物肖像写生中的教学环节,以及对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培养,结合高师美术专业的教学实际来展开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所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旨在使中国画教学更符合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2008年张亚林在《中国成人教育》上发表的《高师美教专业写意人物画教学研究》,针对全国高师中国画专业在写意人物的基础教学中,重技法轻创作,传统单一的写实教学方法,提出要尊重人自身心灵感受的个性表达的观点。

除人物画教学外,对花鸟画和山水画的教学也有文章加以阐述。1999年潘强发表的《浅谈花鸟画构图教学》,就对学生常束手无策的画面布局构图问题进行了系统解析,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详细讲解了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方法。不等边三角形的布局方法包含诸多的构成因素:首先,依照三点法布置的物体必然在视觉上造成疏密聚散、均衡稳定之感;其次,三点间的物象在视觉的合成下能转化成三角形的视觉联想,布置在此形内的物体则具有整体、统一和呼应之感。利用不等边三角形的布局方法可以使画面的结构饱满而对比强烈,克服了画面结构松散、板滞的弊病。因此在形态上,三角形相比圆形、方形更加灵活多变,便于学生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学习和理解。2009年李明在《大众文艺》上发表的《高师工笔花鸟画教学刍议》一文,强调了工笔花鸟画是高师工笔画课程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基础造型练习,在熟练掌握工笔画技法的同时也要完善自身的画理、画论知识。2009年曹爱华在《科教文汇》(中旬刊)上发表了《当下高师设色山水画临摹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探讨了当下高师设色山水画临摹课存在着重技法轻理论、重渲染、轻用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设色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和意象造型观等进行理论上的学习,强调临摹要系统,提出对临、背临交替进行的学习方法。

临摹教学、欣赏课教学、基础课教学、材料研究等问题也都是中国画教学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有关于此的讨论也一直未曾停止。2009年吕瑛在《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高师中国画临摹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针对目前高师中国画教学中临摹教学课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探究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临摹课程中不够集中、临摹对象泛而不精、临摹方法较为单一,且在临摹学习中缺乏对传统精神的体会与研究等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摹技巧以及对于传统精髓的继承与体会。2005年邹东升在《美与时代》上发表了《高师美术欣赏课中的“文本嫁接”》,意在强调美术欣赏课中既要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美术史,又要让学生学会全面地欣赏美术作品,使之处于有趣、有味的境地,而合理地嫁接文本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2007年杨军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高师中国画造型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反思》。由于现在高师美术专业造型基础课教学所沿用的西画造型体系与中国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致使中国画教学难见成效。由此分析了造型基础课与中国画教学之间存在的矛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2003年涂永录的《水墨画程式化教学的传承和求新》,提出要打破笔墨法则、造型法则和着色法则中单一的固有程式,应更关注如何将无固定形象、转瞬即逝和瞬息万变的物象巧妙地转化为多种样式符号,从而使学生更易记忆和掌握,并且能表现出来。2010年王晓兰在《教育与职业》上发表了《浅析高师美术教育中的岩彩画教学》,倡导把岩彩画运用于高师教学中,探讨了岩彩画教学在高师中国画教学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

2.有关中国画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的研究

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高等师范教育的中国画教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始终未曾停息。尤其是近十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整合中国画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的师资人才成为高师中国画教学的目标,而围绕于此的探讨正在不断深入。

2001年吕敏在《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上发表了《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文中指出:目前多数专科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的“表现式”训练方式具有“空洞性”,并提出其教学的三个必要环节,即加强中国画作品赏析教学,诗、书、画、印一体化和技能训练环节中的必要步骤。2002年孔耘在《艺术探索》上发表了《整体化知识教育——高师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探索》一文,指出整体化知识教育是当代高师中国画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向培养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过程转变为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现代教学过程的强大推进器。张景鸿在《美术观察》2004年第8期上发表了《关于高师中国画教学优化的辩证思考》的文章,主要从重艺术性轻师范性、重技轻文、专博对立、体用割裂这四个方面阐述我国高师美术教育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师范性的教学路子。2006年蔡松立在《湖北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提出: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种种繁荣现象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令人忧虑的地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已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而提出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生态要做到:1.进一步明确高校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2.更新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观念;3.构建现代美术教育课程新体系,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改革;4.抓教材建设、编写全新的美术教材;5.促进高校之间的联合,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003年张充吕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上发表了《试论高师“复合创造型”教学模式的优势》的文章,以山水画基础课教学为例,提出从中国画的特点入手,建立一种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旨在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中国画人才的教学模式。2003年张鸿照在《美术观察》上发表了《高等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提出一专多能的模式和选用经典教材的建议,以此解决中国画教学中的问题。2004年徐从先、陈雷在《美与时代》上发表了《中国画辅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提出高师美术学专业不同于专业美术院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以往的辅助课程设置已经形成瓶颈,在无形中束缚和限制了学生潜能的进一步开发,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李小妮在《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上发表了《高师中国画课程研究性学习浅议》一文,文中提出了美术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为高师美术教育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为可能。2007年文艺在《艺海》发表了《高师中国画边缘学科整合研究》,认为中国画已渗透到中国的文学哲学美学、自然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层面,这就需要完善中国画边缘学科的整合,而要达此目标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要求教师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邀请专家来讲学,开设新课拓展学生视野,等等;学生方面,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旁听其他专业课程、多听讲座等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促成知识的整合。2009年杨智敏在《中国科技博览》上发表了《高师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教学现状及分析》一文,描述当前我国高师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方向教学的现状,对当前教育模式下该专业方向教学效果进行分析,阐述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其教学改革的展望。(www.xing528.com)

3.有关中国画教学中的审美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

由于中国画中暗含着丰富的文人内涵,因此对中国画的审美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成为高师中国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方面的探讨也从各个方面展开:

2000年朱国华在《中国美术教育》上发表了《线描写生中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文中指出要从情态美、构图美、线条美、个性美四方面进行线条的表现,尤其是情态美的修炼正是审美的重要过程,让学生的表现欲望与对象的生命意义、形态特征、品质意韵等产生共鸣。2009年田晓菁在《美术向导》上发表了《中国画教学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探究》一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高师美术教育的国画教学中被“重技法、轻理论”的教学现象取代,为适应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提高对传统中国画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国画技法的学习,以此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段汶利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师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画形成、发展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在高师中国画教学面临困境的情况下,运用传统文化丰富厚重、渗透性强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综合能力。2001年张瀛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题画诗欣赏在国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中国画整体精神的获取和综合认识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中国画教学中,对题画诗的赏析,可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中国画审美知识结构。

(二)学位论文

近年来也有一些硕士论文开始关注高等师范教育的中国画教学问题,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美育等多方面对高师中国画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下所述诸篇较具代表性。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徐丹旭的硕士论文《高师中国画课程设置研究》,通过历史回溯,比较与分析国内三所高等师范教育中国画课程设置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找到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偏离了师资培养的轨道;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重技轻理;课程结构的线性逻辑呈现茧化的趋势;对高师中国画课程价值认识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徐丹旭认为,高师中国画课程应将师范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作为终极目标,将学科经典性知识技能的传承作为重要手段,以课程的生态性建构为实现终极目标的主要途径,建立以课题为核心的开放性的高师中国画课程。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王亚萍的硕士论文《从美育谈高师中国画教学》强调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重大意义。21世纪,社会大众在精神上的诉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精致化特点的情况下,传统社会一元化的单极审美观和价值体系日益受到挑战与怀疑,这也是中国画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创新的根源。

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彭琛的硕士论文《由宋代院画探讨当下高师花鸟画教学的策略》,指出:在高师美术教育中花鸟画课程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宋代院画的考察,借古开今,对高师美术学的花鸟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偏离了师资培养的轨道。提出调整教学模式,从教学上优化专业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加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构建具有“写生+创作”特点的花鸟画教学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田晓菁的硕士论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改革高师中国画教学》,提出调整中国画教学结构,整合中国画教学内容,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专业理论、书法、民间美术的学习;在专业技法上打破“国画教材即教学内容”的格局,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进教学观念,建议采用导师制;采用传统直观教学与交互式、研发式、流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改变重技法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师资质培养,从而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一专多能的教育工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吴安丽的硕士论文《当代语境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研究》,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五所有代表性的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画教学新模式应重视创新意识培养,建议在中国画教学中用比较的方法导入有关当代艺术、艺术批评等理论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展其创作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就未来教师人才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