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所说的“写意”则是特指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以较为豪放、简练而洒落的手法来描绘物象的形神,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工笔”这一说法最早由谁提出和定义,现已无法确认。五代时期黄荃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了笔迹,遂有“没骨花卉”之称。“没骨”之名遂来源于此。“没骨”表现出的物象较之“写意”来得工致些,较之“工笔”则显得较为洒脱,可见,是在“写意”和“工笔”之间的一种表现方法。
“写意”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刘道醇的《圣朝名画评》中,用来描述徐熙的绘画:“熙善花竹林木、蝉蝶草虫之类,多游园圃,以求情状。虽蔬菜茎苗,亦入图,写意出古人之外,自造于妙,尤能设色,绝有生意。”[6]清初恽寿平也曾指出:“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7]从这两段话来看,“写意”包括“写”和“意”两重意思,即指描绘或书写出物象的意象或意趣。今天所说的“写意”则是特指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以较为豪放、简练而洒落的手法来描绘物象的形神,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可见今天所说的“写意”与古人所说的“写意”并非一个意思,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古人强调从本质上把握“写意”,而今人则从形式上强调“写意”。
“工笔”这一说法最早由谁提出和定义,现已无法确认。但能肯定的是这一提法出现较晚,不会早于明末清初。“工笔”是相对今人所说“写意”技法而言的,也是特指一种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它的意思就是“工于技法的用笔”(skillful brushwork),也就是采用工整细致的用笔,通过层层晕染敷色的手法细腻地描绘物象的一种表现方法。(www.xing528.com)
“没骨”是指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色来描绘物象的一种表现手法。五代时期黄荃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了笔迹,遂有“没骨花卉”之称。北宋徐崇嗣效仿黄荃,所绘花卉摒弃墨线勾勒,只用彩色画成,名为“没骨图”。“没骨”之名遂来源于此。“没骨”表现出的物象较之“写意”来得工致些,较之“工笔”则显得较为洒脱,可见,是在“写意”和“工笔”之间的一种表现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