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是1948年物理学家弋柏和罗杰斯发明了光学全息术后提出的一个概念。1973年,我国26岁的医药工作者张颖清,根据自己的针灸实践,发现了人第二掌骨侧穴位群的全息规律。继而他刻苦钻研,不断扩大试验,发表了有关“全息生物学”的论文和专著。他在全息生物学的论著中提出了不少植物的全息现象。
在物理学上,全息的概念是明白易懂的。例如,一根磁棒将它折成几段,每个棒段的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每个小段与它原来的整根棒全息。但是,“生物全息”的概念,可能还未被人们熟知。所谓“生物全息”,就是生物体每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
植物的全息现象,在大自然中,已从形态、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多方面找到了论证的实例,本文作者也曾于1985~1990年发表论文,曾以组织培养方法加以论证过。你注意过马路的棕榈树吗?它的一张叶子,由蒲扇似的叶片和长长的叶柄组成,你仔细观察一下叶子的整个外形,当把它竖在地上与全外形相比时,你会发现,它们的外形是多么的一致,只是柄的大小不同而已。一只梨子,它的外形与它的整棵树形象吻合。叶脉分布形式与植株分枝形式也全息相关,如芦苇、小麦等易行叶脉的植物,它们都是从茎的基部或下部分枝,主茎基本无分枝,相反,叶脉为网状的植物,则它们的分枝多呈网状。在植物的生化组成上,也有明显的全息现象。例如,高粱一片叶子的氰酸分布形式与整个植株的分布形式相同。在整个植株上,上部的叶含氰酸较多,下部的叶含氰酸较少,在一张叶上,也是上部含量较多,下部含量较少。
更有趣的是,当进行植物离体培养时,也发现了植物的全息现象。若将百合的鳞片经消毒用来离体培养,发现在鳞片基部较易诱导产生小鳞茎,即使把鳞片从上到下切成数段,同样发现小鳞茎的发生都是在每个离植段基部首先产生,且每个鳞片上诱导产生小鳞茎的数量遵循由下至上递增的规律。这个诱导产生小鳞茎的特性与整株生芽特性相一致,呈全息对应关系。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以大蒜的蒜瓣、甜叶菊、花、芋和彩叶草等多种植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同样的试验观察时,都能见到这种全息现象。(www.xing528.com)
植物全息的规律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实践,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例如,马铃薯的栽种,习惯以块茎上的芽眼挖下“种子”。但有世以来,人们并没有考虑到块茎上芽眼之间遗传势差异。根据植物全息的原理,想来这些芽眼之间必定有特性的区别。马铃薯在全株的下部结块茎,对于全息对应来说,它的下部(远基端)芽眼结块茎的特性也一定是。为了证实上述的想法,科学家做了系统的试验。以“蛇皮粉”、“同薯8号”、“跃进”,“68红”、和“岷15”等5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为材料,将它们的芽眼成远基端芽眼和近基端芽眼两组,进行种植比较试验。结果,以5个品种远基端芽眼切块制种生产时,各个品种增产,平均增产达19.2%。
上述在农业上的全息应用实例给人以启示。人们自然会想到小麦、水稻……,它们的留种应该采用什么部位制种呢?这些有趣而具生产实践意义的全息课题,目前不少人正在试验观察中。不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个别的生产措施是符合生物全息律的,只不过未意识到这点罢了。例如,我国少数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他们在留种时,习惯把玉米棒上中(或偏下)的籽粒留下作种,而把两端的籽粒去除,确保玉的年年丰收。这种玉米籽粒的留种方法是符合生物全息律的。因为玉米棒子是在植株的中间或偏下部分着生的,而作为株对应全息的玉米棒,其中间(或偏下)着生的籽粒,在遗蕾上也一定较强。经试验,以这种方法制种,的确可以增产35.47%。
全息生物学观点的提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已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国内已先后4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统计了各方面的研究信息,其中,植物全息方面的论文也有一定数量。在国外,日本、巴西等国的有关学者对“全息生物”的提出给予极高的评价。目前,植物全息现象的观察研究方兴未艾,无数未解之谜还有待人们去揭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